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科学界最伟大的革命,往往由现实和预期之间最细微的差异所引发。16世纪,哥白尼提出地球并非宇宙中心,他的立论基础在当时许多人看来,不过是天体...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科学界最伟大的革命,往往由现实和预期之间最细微的差异所引发。16世纪,哥白尼提出地球并非宇宙中心,他的立论基础在当时许多人看来,不过是天体运动中一些深奥难懂的细枝末节。今天,一场新的科学革命,已经随着11年前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而拉开序幕。超新星亮度上的细微差异,曾让天文学家得出结论:构成宇宙的所有物质成分当中,有70%是完全未知的。也就是说,空间中充斥着一种不同于其他任何物质的成分——它们始终推动着宇宙膨胀,而不像其他物质那样阻碍膨胀。这种成分被称为暗能量(dark energy)。
10多年过去了,一些宇宙学家依然对暗能量的存在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开始重新思考那些最初令他们推导出暗能量的基本假设。其中一个假设正是早期科学革命的产物——哥白尼原理。这个原理认为,地球所处的位置既不是宇宙中心,也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如果我们抛弃这一基本原理,一套能够解释这些观测现象而又不需要借助暗能量的宇宙图景,就会令人惊讶地显现出来。
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这样一个观念:我们这颗行星不过是一粒宇宙微尘,在一个毫不起眼的星系边缘附近,围绕着一颗普普通通的恒星旋转。在我们这个宇宙当中,类似的星系至少有数十亿,分布之广甚至超过我们的宇宙视界(我们能够观测到的最远边界)——这使我们相信,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没有任何独一无二之处。不过,有什么证据能够支持如此谦卑的宇宙观?我们又如何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处在一个特殊位置上呢?天文学家通常会跳过这些问题,假定我们的微不足道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进一步探讨。我们或许真的处在宇宙中一个特殊的位置——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然而,这正是世界各地一些物理学家小组最近正在认真思考的观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假设自己在宇宙中无足轻重,恰恰给宇宙学家提供了强大的解释能力。根据哥白尼原理归纳而成的宇宙学原理声称:任何时刻,从空间中的任意一点朝任意方向看去,宇宙的模样都是一样的。这个假设让我们可以把自己在宇宙一隅看到的东西外推到整个宇宙。宇宙学家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宇宙学原理为基础,构建起了代表科学最高水准的宇宙学模型。结合现代科学对空间、时间和物质的理解,宇宙学原理暗示:空间正在膨胀,宇宙正在变冷,其中充斥着来自炽热宇宙开端的遗迹——所有这些预言都被天文观测一一证实。
比如说,天文学家发现,遥远星系发的光似乎比邻近星系发的光更红一些。这种被称为“红移”的现象就能够用空间膨胀来巧妙解释,因为光波也会随空间的膨胀而被相应地拉长。微波探测器还发现了宇宙极早期发出的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这种大爆炸原始火球的遗迹,像一层帷幕包裹在空间各个方向,平滑得几乎完美无瑕。公平地讲,能成功解释这些现象,我们自视谦卑的态度实在功不可没——假设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越不重要,我们就越能够“全面”地探讨宇宙。
1.下列关于“暗能量”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有天文学家认为,暗能量是一种充斥在宇宙空间中的不同于其他任何物质的特殊成分。
B.在有些科学家看来,暗能量始终推动着宇宙空间的膨胀,而不像其他物质那样阻碍宇宙膨胀。
C.一些宇宙学家推导出暗能量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早期科学革命的产物——哥白尼原理。
D.让一些宇宙学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暗能量,目前已成为解释许多天文现象的重要依据。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哥白尼认为地球并非宇宙中心,这一观点太过深奥,所以被认为是天体运动中的细枝末节。
B.根据哥白尼原理归纳而成的宇宙学原理,帮助科学家们构建起了代表科学最高水准的宇宙学模型。
C.科学家们通过天文观测证实了宇宙空间正在膨胀、变冷以及大爆炸原始火球遗迹已经消失等预言。
D.科学家观测遥远星系发的光似乎比邻近星系发的光更红一些,主要是因为其光源有强弱之分。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其它数十亿类似于太阳系的星系中,存在和地球一样围绕恒星旋转的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
B.根据宇宙学原理,我们站在南极、北极或者赤道仰望天空,所看到的宇宙模样都是一样的。
C.经过世界各地一些科学家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处在宇宙中一个特殊位置的观点必将被证实。
D.运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极其重要的观点,能很好地解释宇宙微波背景、太阳系迷你黑洞等现象。
答案

1.D
2.B
3.B
解析

1.此项的说法在原文无据。
2.A项中,被认为是“细枝末节”的是哥白尼观点的立论基础,“观点太深奥”不是“被认为是天体运动中的细枝末节”的原因。C项中,“大爆炸原始火球遗迹已经消失”一说有误。D项中,“主要是因为其光源有强弱之分”在原文并未提及,这种“红移”现象可以用空间膨胀的观点来巧妙解释。
3.A项中,由太阳系外存在数十亿类似于它的星系,不能推断出“存在和地球一样围绕恒星旋转的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的结论。C项中,“必将被证实”的说法太绝对。D项中,“运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极其重要的观点”前提是错误的。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科学界最伟大的革命,往往由现实和预期之间最细微的差异所引发。16世纪,哥白尼提出地球并非宇宙中心,他的立论基础在当时许多人看来,不过是天体】;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
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实际上是科学家受天然湿地净水功能的启发而发明的一项技术。天然湿地有丰富的野生植被及大量的生物对水质起到了良好的净化作用,同时还能调节水分和气候,被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肾”。我国青藏高原、黑龙江等地有多种形式的自然湿地,各类繁多的动植物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是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的结果。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起净化作用的主要是植物、基质和微生物。基质由砂和石构成,是湿地中最基础的物质。植物栽种在砂石上,与砂石共同创造一个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产生的微生物能将污水净化。
人工湿地净水技术的原理:当污水流入净化池后,首先接触的是植物,污水中颗粒比较大的污染物会被植物的根和茎以及基质表层阻挡,形成厚厚的像泥巴一样的污垢。污水继续向下渗透,由于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可将大量的氧气导入污水中,使好氧菌大量繁殖,从而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吸收和降解。污水中的氧气被好氧菌消耗完后水流继续向下渗透,当到达深度近1米的净化池底层时,污水中的氧气含量极少,厌氧菌便能在无氧的环境中,以污水中剩下的有机质为营养进行大量繁殖。污水经过系统中的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吸收、降解后,最终变成干净水排出池外。
在生活中,湿地净化水质的现象随处可见,一个荒芜的小水塘,门前的一条小水沟,它们天生就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人工湿地净化水质系统就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原理,大大提高了净化水质的效率。目前国外已广泛地采用了人工湿地技术,根据居民居住的地理条件设计小户型人工湿地。福罗瑞恩是奥地利的一名环境工程师。他说:“奥地利人工湿地技术一般应用在偏远的山村、村庄和家庭。他们将房子后院的一处低洼地改造成人工湿地,建好后根本不用怎么管理就可以把生活污水处理得干干净净,十分方便。”
也许不久的将来,人工湿地系统只是我们农舍旁的一条小水沟,社区里、别墅边的一个小水塘,但是它比天然的小水沟、小水塘净化水质的效果高出上百倍,到那时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都将会无污染地回归大自然。
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由于它具有投入小、能因地制宜等特点,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球上的许多自然湿地已遭到严重破坏,而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能够降低因自然湿地的缺损而造成的环境危害,在不知不觉中净化了水质,美化了环境。
摘自《走近科学》2002年10期(有改动)
7.下列对“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的原理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就是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吸收、降解后,最终变成净水排出的一项技术。
B.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实际上是科学家受天然湿地净水功能的启发而发明的一项技术。
C.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就是利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植物、基质的降解作用和微生物的吸收作用,将污水净化的技术。
D.人工湿地净化水质技术是既能净化水质,又能美化环境,降低因自然湿地的缺损而造成的环境危害的一项环保技术。
8.从全文所提供的信息看,下列对“人工湿地是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的结果”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人工湿地不仅具有自然湿地的功能,而且还有比自然湿地更强的净化水质的功能。
B.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一样,能对水质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同时还能调节水分和气候。
C.在生活中,湿地净化水质的现象随处可见,但自然湿地的净水功能不及同等规模的人工湿地。
D.人工湿地中厌氧菌能大量繁殖,从而能更好地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吸收和降解,因此人工湿地有比自然湿地更强的净水功能。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人工湿地系统已能将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废水无污染地送回大自然。
B.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天然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可以通过建造人工湿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然湿地的缺损。
C.建造人工湿地,不仅能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而且能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D.由于人工湿地比天然湿地净化水质的效果高出上百倍且易于普及,它必将取代天然湿地。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题。
锣鼓杂戏,又名铙鼓杂戏,因所操乐器为锣鼓而得名。长期以来,流传于山西的运城、临猗新绛、万荣、稷山、垣曲、夏县等地。其中临猗、万荣、运城,至今在民间还保留着这一剧种的演出活动。锣鼓杂戏,最初是一种用来酬神的民间艺术。据老艺人回忆,原猗氏(现临猗)县十里许,有一建筑宏伟的庙宇,称龙岩寺(毁于日寇),里面所供为南无观世音菩萨。当地人盛传,自从有了龙岩寺,便有了锣鼓杂戏。这种传说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戏曲的产生有赖于宗教,在中世纪的广大农村,有庙必供神,有神必演戏。
锣鼓杂戏,都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演出,由临近的几个村子轮流做东道主。为祈求神灵赐福纳吉、驱灾免祸,村民对演出活动,看得尤为重要。演出前一天,须先向全村作一次预演。待正式演出时,凌晨由村主出面,会同群众,为登场的演员设宴饯行,然后演员披红戴绿,骑上高头大马,在一片锣鼓声中,有群众簇拥着去参加酬神演出。演出前,先跪拜神灵,然后才由禅师引导登台表演。演员所穿服装,是由胶泥仿制的鱼鳞片,贴缀在厚实的粗布上,犹如今日之古装戏,其笨重可想而知。所用乐器,即锣鼓和钹。如遇元帅升帐、誓师和出征等场面,便要唢呐来伴奏,藉以渲染大将的威武和制造战争的气氛,以上述介绍,可以一窥锣鼓杂戏的原始状态,说它是一古老剧种,并不过分。
关于锣鼓杂戏产生的确切年代,我认为对它的舞台艺术和流传于民间的剧本作一番认真的研究,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1981年3月,我们曾应邀在运城地区临猗县新庄村观看当地老艺人们演出的《徐母骂曹》《张飞闯辕门》《铜雀台》等锣鼓杂戏。回来后,参看剧本,深感于不论是它的演出场面,还是剧本内容,都似属于宋金之际的剧种。
从锣鼓杂戏的演出形式来看,其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演员上下台不分生、旦、净、丑诸行当,刘备即刘备,关羽即关羽。一出戏,从头到尾,只见人物有上有下,而无场次安排,更没有什么舞台提示。唱腔,实际是吟诵,听来粗犷、平庸、单调,没有固定的板式,也没有众多的曲牌。因此,我认为锣鼓杂戏是和宋杂剧、金院本平行发展、同时流行的两种艺术,最早它还是宋金杂剧的母体。发展到后来,才逐渐分道扬镳,一个经文人之手,向联曲体方向飞跃,一个却一直在民间呼啸前行,到了清代,便成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日臻完善的板腔体艺术了。不过,既然是平行,它们之间总不免要互相影响,互相启迪,互相吸收。                                (摘编自窦楷《略论山西锣鼓杂戏》)
小题1:下列关于锣鼓杂戏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员所穿服装,是由胶泥仿制的鱼鳞片,沾缀在厚实的粗布上,十分笨重。
B.锣鼓杂戏演出时所用乐器通常是锣鼓和钹,有时也用唢呐来伴奏。
C.演员没有生、旦、净、丑之分;演员上上下下,不分场次。
D.锣鼓杂戏的唱腔,实际上就是吟诵,没有固定的板式,演员只有道白,没有演唱。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锣鼓杂戏的起源与寺庙有关。
B.锣鼓杂戏的剧目内容都是为了祈求神灵赐福纳吉,驱灾免祸的。
C.锣鼓杂戏是大约产生于宋金之际的古老剧中。
D.锣鼓杂戏是流传于山西晋南一带民间戏剧艺术。
小题3:根据全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庙必供神,有神必演戏,有庙有神的地方,就会有戏剧的产生。
B.早期的锣鼓杂戏听起来粗犷、平庸、单调,到了清代发展为一种成熟的板腔体艺术。
C.锣鼓杂戏是和宋杂剧、金院本同一时期的不同剧种,但在发展过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的。
小题4:作者说,锣鼓杂戏“一直在民间呼啸前进”,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生物质产业展现能源生机
绿色植物可利用日光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下来。因此,绿色植物是光能转换器和能源之源,碳水化合物是光能储藏库,生物质是光能循环转化的载体,连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也是绿色植物在地质作用影响下转化而成的。
传统的生物质燃料已不能满足大量和集中供能的需要,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但经过一二百年的强度开采与消费,这些非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渐趋枯竭,其对环境的沉重压力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忧虑。
当人们将目光聚集到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时,生物质能源重新受到关注,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烁烁闪光的亮点——当然不会是简单地燃烧,而是基于现代技术的高效利用。
现代的或狭义的生物质产业概念,是指“利用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它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性土地和水面种植能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进行生物基产品、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的一种新兴产业”。
生物质能源如此受重视,与它的多功能和对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有关。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提供能量,但不能形成物质性生产,不能像煤炭和石油那样形成庞大的化工产业,生产出上千种产品;而生物质既是可再生能源,又能生产出化工产品,且其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与环境友好,又胜化石能源一筹。再则,它以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为原料,使之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植物蓄存的光能与物质资源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堪称循环经济之典范。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工业化、中小城镇建设、富余劳力转移,以及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
我国每年有7亿多吨作物秸秆(相当于3.5亿吨标煤)没有很好利用,其中2亿吨被就地焚烧,污染大气;每年有1000多万公顷农田因覆盖石油基塑料地膜而导致土壤肥力衰退;此外,尚有1亿多公顷(稍少于现耕地面积)不宜垦为农田,但可种植高抗逆性能源植物的边际性土地。这些农林废弃物和边际性土地对生物质产业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能量资源和物质财富。
小题1:下列对“生物质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质能源是由绿色植物利用日光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合物而形成的一种能源。
B.生物质能源是由生物质经过光能循环转化,成为化学能并贮存下来的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
C.生物质能源是在非再生能源资源渐趋枯竭下重新受到人们关注的燃烧生物质燃料的一种传统能源。
D.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利用可再生的有机物质,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生产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能源。
小题2:下列对“生物质产业展现能源生机”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技术的高效利用使传统的生物质燃料得到了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并使生物质能源成为新兴产业。
B.生物质能源的原料广泛,能源的多功能和对资源的节约及循环使用受到重视,能源的生产及应用也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C.生物质能源胜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因为它既可提供能量,又可形成煤炭、石油,还可生产出化工产品。
D.生物质产业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工业化、中小城镇建设、富余劳动力转移及缩小工农城乡差别。
小题3: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下来的绿色植物,是光能转换器,更是能源之源。
B.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由绿色植物经地质作用的影响下,转化而成的主要传统生物质能源。
C.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可以使一些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无害化和资源化。
D.我国不宜垦为农田但可种植能源植物的边际性土地,可为生物质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资源。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他(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生命的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于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了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节选自《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小题1:下列对第二段中三个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腔热情”表现了马克思对于革命事业的积极态度,充满斗志,充满爱。
B.“坚韧不拔”表现了马克思作为一个革命家的光辉品质,不屈服,不放弃。
C.“卓有成效” 不仅表现了马克思工作的实效性,更表现了他辉煌的革命成果。
D.这三个词语从不同的方面赞扬了马克思,调换三个词语的顺序不影响表达效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公敌。
B.“许多”“一个”,一多一少,作者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马克思的高贵品格、高尚人格,表达了赞美之情。
C.这句话中的“可能”“未必”,都有“不一定”的意思,这样的措辞虽不准确,但说话把握分寸,留有余地。
D.这句话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都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总结。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一句属承上启下句,作者借助代词和表转折意义的连词,使上下文自然衔接转换,行文严谨。
B.“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一方面说明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很多,但很无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
C.马克思逝世后,千百万革命战友对他表示了尊敬、爱戴和悼念,这说明了马克思是无产阶级忠实的代表和导师及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
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为马克思所做的悼词,悼词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节选的这部分主要评述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①40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
②奶奶带我走出那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号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④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
⑤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里去沉沉地唱,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他用。
⑥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
⑦18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
⑧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前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
⑨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杈杈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1994年
18、从全文看,作者在第⑧段中提到的“珍贵的以往”主要包括六个典型的生活场景。 请选择其中四个生活场景作概括,每个场景不超过15个字。(6分)
                                                                    
19、请分析“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阅读第⑨段,请联系作者的人生,说说作者认为“命运的构造”与“密如罗网的胡同”有什么关系。(4分)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胡同中的诵经声和钟声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
B.第⑦段中的“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这句话,表现出身残之后的作者对于人生的怀疑和对命运的困惑。
C.作者以“故乡的胡同”为题,选取了与胡同有密切关系的典型生活场景,来表达他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胡同的抱怨之意。
D.母亲“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表现了她对残疾儿子的殷切希望;作者特意选取这个材料,表达了对早逝的母亲的深切而悠远的怀念之情。
E、本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末收结于两个疑问句,似乎是在表示:已届“知命”之年的作者已经洞察了命运和人生的真谛。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