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题。锣鼓杂戏,又名铙鼓杂戏,因所操乐器为锣鼓而得名。长期以来,流传于山西的运城、临猗新绛、万荣、稷山、垣曲、夏县等地。其中临猗、万荣、运城,...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题。
锣鼓杂戏,又名铙鼓杂戏,因所操乐器为锣鼓而得名。长期以来,流传于山西的运城、临猗新绛、万荣、稷山、垣曲、夏县等地。其中临猗、万荣、运城,至今在民间还保留着这一剧种的演出活动。锣鼓杂戏,最初是一种用来酬神的民间艺术。据老艺人回忆,原猗氏(现临猗)县十里许,有一建筑宏伟的庙宇,称龙岩寺(毁于日寇),里面所供为南无观世音菩萨。当地人盛传,自从有了龙岩寺,便有了锣鼓杂戏。这种传说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戏曲的产生有赖于宗教,在中世纪的广大农村,有庙必供神,有神必演戏。
锣鼓杂戏,都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演出,由临近的几个村子轮流做东道主。为祈求神灵赐福纳吉、驱灾免祸,村民对演出活动,看得尤为重要。演出前一天,须先向全村作一次预演。待正式演出时,凌晨由村主出面,会同群众,为登场的演员设宴饯行,然后演员披红戴绿,骑上高头大马,在一片锣鼓声中,有群众簇拥着去参加酬神演出。演出前,先跪拜神灵,然后才由禅师引导登台表演。演员所穿服装,是由胶泥仿制的鱼鳞片,贴缀在厚实的粗布上,犹如今日之古装戏,其笨重可想而知。所用乐器,即锣鼓和钹。如遇元帅升帐、誓师和出征等场面,便要唢呐来伴奏,藉以渲染大将的威武和制造战争的气氛,以上述介绍,可以一窥锣鼓杂戏的原始状态,说它是一古老剧种,并不过分。
关于锣鼓杂戏产生的确切年代,我认为对它的舞台艺术和流传于民间的剧本作一番认真的研究,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1981年3月,我们曾应邀在运城地区临猗县新庄村观看当地老艺人们演出的《徐母骂曹》《张飞闯辕门》《铜雀台》等锣鼓杂戏。回来后,参看剧本,深感于不论是它的演出场面,还是剧本内容,都似属于宋金之际的剧种。
从锣鼓杂戏的演出形式来看,其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演员上下台不分生、旦、净、丑诸行当,刘备即刘备,关羽即关羽。一出戏,从头到尾,只见人物有上有下,而无场次安排,更没有什么舞台提示。唱腔,实际是吟诵,听来粗犷、平庸、单调,没有固定的板式,也没有众多的曲牌。因此,我认为锣鼓杂戏是和宋杂剧、金院本平行发展、同时流行的两种艺术,最早它还是宋金杂剧的母体。发展到后来,才逐渐分道扬镳,一个经文人之手,向联曲体方向飞跃,一个却一直在民间呼啸前行,到了清代,便成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日臻完善的板腔体艺术了。不过,既然是平行,它们之间总不免要互相影响,互相启迪,互相吸收。                                (摘编自窦楷《略论山西锣鼓杂戏》)
小题1:下列关于锣鼓杂戏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员所穿服装,是由胶泥仿制的鱼鳞片,沾缀在厚实的粗布上,十分笨重。
B.锣鼓杂戏演出时所用乐器通常是锣鼓和钹,有时也用唢呐来伴奏。
C.演员没有生、旦、净、丑之分;演员上上下下,不分场次。
D.锣鼓杂戏的唱腔,实际上就是吟诵,没有固定的板式,演员只有道白,没有演唱。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锣鼓杂戏的起源与寺庙有关。
B.锣鼓杂戏的剧目内容都是为了祈求神灵赐福纳吉,驱灾免祸的。
C.锣鼓杂戏是大约产生于宋金之际的古老剧中。
D.锣鼓杂戏是流传于山西晋南一带民间戏剧艺术。
小题3:根据全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庙必供神,有神必演戏,有庙有神的地方,就会有戏剧的产生。
B.早期的锣鼓杂戏听起来粗犷、平庸、单调,到了清代发展为一种成熟的板腔体艺术。
C.锣鼓杂戏是和宋杂剧、金院本同一时期的不同剧种,但在发展过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的。
小题4:作者说,锣鼓杂戏“一直在民间呼啸前进”,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答案

小题:D(有演唱,只是曲牌不多)
小题:B(演戏的目的才是为了祈求神灵赐福纳吉。)
小题:A(戏剧的产生与庙、神有关,但并不能因此说有庙有神的地方就会有喜剧产生。)
小题:锣鼓杂戏深受人们群众的喜爱,在民间很有影响力;很有生命力,发展势头迅猛。
解析

小题:D(有演唱,只是曲牌不多)
小题:B(演戏的目的才是为了祈求神灵赐福纳吉。)
小题:A(戏剧的产生与庙、神有关,但并不能因此说有庙有神的地方就会有喜剧产生。)
小题:锣鼓杂戏深受人们群众的喜爱,在民间很有影响力;很有生命力,发展势头迅猛。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题。锣鼓杂戏,又名铙鼓杂戏,因所操乐器为锣鼓而得名。长期以来,流传于山西的运城、临猗新绛、万荣、稷山、垣曲、夏县等地。其中临猗、万荣、运城,】;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生物质产业展现能源生机
绿色植物可利用日光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下来。因此,绿色植物是光能转换器和能源之源,碳水化合物是光能储藏库,生物质是光能循环转化的载体,连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也是绿色植物在地质作用影响下转化而成的。
传统的生物质燃料已不能满足大量和集中供能的需要,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但经过一二百年的强度开采与消费,这些非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渐趋枯竭,其对环境的沉重压力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忧虑。
当人们将目光聚集到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时,生物质能源重新受到关注,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烁烁闪光的亮点——当然不会是简单地燃烧,而是基于现代技术的高效利用。
现代的或狭义的生物质产业概念,是指“利用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它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性土地和水面种植能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进行生物基产品、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的一种新兴产业”。
生物质能源如此受重视,与它的多功能和对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有关。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提供能量,但不能形成物质性生产,不能像煤炭和石油那样形成庞大的化工产业,生产出上千种产品;而生物质既是可再生能源,又能生产出化工产品,且其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与环境友好,又胜化石能源一筹。再则,它以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为原料,使之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植物蓄存的光能与物质资源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堪称循环经济之典范。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工业化、中小城镇建设、富余劳力转移,以及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
我国每年有7亿多吨作物秸秆(相当于3.5亿吨标煤)没有很好利用,其中2亿吨被就地焚烧,污染大气;每年有1000多万公顷农田因覆盖石油基塑料地膜而导致土壤肥力衰退;此外,尚有1亿多公顷(稍少于现耕地面积)不宜垦为农田,但可种植高抗逆性能源植物的边际性土地。这些农林废弃物和边际性土地对生物质产业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能量资源和物质财富。
小题1:下列对“生物质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质能源是由绿色植物利用日光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合物而形成的一种能源。
B.生物质能源是由生物质经过光能循环转化,成为化学能并贮存下来的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
C.生物质能源是在非再生能源资源渐趋枯竭下重新受到人们关注的燃烧生物质燃料的一种传统能源。
D.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利用可再生的有机物质,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生产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能源。
小题2:下列对“生物质产业展现能源生机”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技术的高效利用使传统的生物质燃料得到了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并使生物质能源成为新兴产业。
B.生物质能源的原料广泛,能源的多功能和对资源的节约及循环使用受到重视,能源的生产及应用也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C.生物质能源胜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因为它既可提供能量,又可形成煤炭、石油,还可生产出化工产品。
D.生物质产业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工业化、中小城镇建设、富余劳动力转移及缩小工农城乡差别。
小题3: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下来的绿色植物,是光能转换器,更是能源之源。
B.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由绿色植物经地质作用的影响下,转化而成的主要传统生物质能源。
C.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可以使一些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无害化和资源化。
D.我国不宜垦为农田但可种植能源植物的边际性土地,可为生物质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资源。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他(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生命的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于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了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节选自《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小题1:下列对第二段中三个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腔热情”表现了马克思对于革命事业的积极态度,充满斗志,充满爱。
B.“坚韧不拔”表现了马克思作为一个革命家的光辉品质,不屈服,不放弃。
C.“卓有成效” 不仅表现了马克思工作的实效性,更表现了他辉煌的革命成果。
D.这三个词语从不同的方面赞扬了马克思,调换三个词语的顺序不影响表达效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公敌。
B.“许多”“一个”,一多一少,作者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马克思的高贵品格、高尚人格,表达了赞美之情。
C.这句话中的“可能”“未必”,都有“不一定”的意思,这样的措辞虽不准确,但说话把握分寸,留有余地。
D.这句话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都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总结。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一句属承上启下句,作者借助代词和表转折意义的连词,使上下文自然衔接转换,行文严谨。
B.“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一方面说明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很多,但很无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
C.马克思逝世后,千百万革命战友对他表示了尊敬、爱戴和悼念,这说明了马克思是无产阶级忠实的代表和导师及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
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为马克思所做的悼词,悼词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节选的这部分主要评述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①40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
②奶奶带我走出那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号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④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
⑤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里去沉沉地唱,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他用。
⑥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
⑦18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
⑧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前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
⑨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杈杈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1994年
18、从全文看,作者在第⑧段中提到的“珍贵的以往”主要包括六个典型的生活场景。 请选择其中四个生活场景作概括,每个场景不超过15个字。(6分)
                                                                    
19、请分析“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阅读第⑨段,请联系作者的人生,说说作者认为“命运的构造”与“密如罗网的胡同”有什么关系。(4分)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胡同中的诵经声和钟声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
B.第⑦段中的“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这句话,表现出身残之后的作者对于人生的怀疑和对命运的困惑。
C.作者以“故乡的胡同”为题,选取了与胡同有密切关系的典型生活场景,来表达他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胡同的抱怨之意。
D.母亲“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表现了她对残疾儿子的殷切希望;作者特意选取这个材料,表达了对早逝的母亲的深切而悠远的怀念之情。
E、本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末收结于两个疑问句,似乎是在表示:已届“知命”之年的作者已经洞察了命运和人生的真谛。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2005年印度尼西亚发生里氏8.5级的大地震,不仅给当地而且给邻国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幸运的是,这次震中并不在人口稠密地区,否则人员伤亡将难以估量。这也正是地震学家们最担心的事情,300年前美洲西海岸发生过一次里氏9级的超级地震,将来这样的地震也肯定会发生,问题是,下一次超级地震何时发生?
大地一连震动了好几天,当地的村庄被海啸吞没,海水退去,人们在森林里竟然发现了一条搁浅的鲸鱼!这样的故事曾经被当作是土著人的神话传说,但现在地震学家们表示,这其实是土著人对发生在1700年1月26日美洲西海岸的那次里氏为9级的大地震的准确描述。
就在那次地震发生10个小时后,大洋底部产生的海啸袭击了日本,当时的记录竟然如此完整,几年前科学家们根据这些资料找到了那次大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和震中!它就在范库弗岛附近。地震发生后,一切归于平静,接着,一代又一代土著人开始流传起当时的情景。克拉拉姆部落成员乌尔梅尔在1925年告诉一名人类学家:“河水变咸了,山谷也涌进了海水,天气奇冷,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冻死。”科学家们现在知道了,那次灾难发生在大约300年前,是发生在北美洲的第二大地震。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想知道:下一次“大地震”何时发生?
一代又一代的地质科学家都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人取得成功,但科学家们并没有退缩,许多国家也加大了对地震预测研究的投入。加拿大地质勘测调查机构的地震学家加里•罗杰斯表示,未来地球上的某个地区肯定会发生级别相当于1700年的那次超级地震,如果研究人员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话,就可以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在加拿大土著人的传说中,她让自己的两个孙子跑到山顶上,以免被海啸吞没。可是,对地震学家来说,这样的预感只会出现在他们的梦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要想找到预测地震的办法,就必须脚踏实地、一代接一代地进行研究。   
在中国,研究人员一直希望通过动物或昆虫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在美国,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日本科学家则在利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可是,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找到一种可以预测地震的好方法。1993年,美国地质勘测机构的科学家认为,他们逮到了一条“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37%。可是,最后的结果是虚惊一场。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波罗克似乎在预测地震上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1995年1月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他还成功预测了2003年12月发生在美国加州的地震。可是,接下来他预测加州南部将发生地震却没有发生。于是,人们对他提出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出质疑。
地震是全人类的灾难,大地震自不待言,即使是小规模的地震,如果发生在都市区也是非常危险的。人们知道地震肯定会发生,却又不知道它何时何地发生,这是最令地震学家们头痛的事。好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国对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视,地震学家距离揭开地震之谜也许不远了。(有删改)
小题1:对地震学家们“最担心的事情”所包括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来不知什么地方会发生像印度尼西亚一样的大地震。
B.将来印度洋沿岸各国还会发生里氏8.5级的大地震。
C.将来发生的大地震的震中可能会在某一人口稠密地区。
D.将来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像美洲西海岸一样的大地震。
小题2:下列对各国预测地震的研究成果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根据加拿大土著人的描述资料,预测到美洲西海岸大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和震中。
B.加拿大地震学家加里•罗杰斯成功预测了未来地球上肯定会发生超级地震,在地震预测上取得了突破。
C.中、美、日在地震预测上力图有所突破,但都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好方法。
D.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波罗克成功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在地震预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动物或昆虫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有可能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
B.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利用电脑技术可以找到预测地震的最好方法。
C.大地震肯定还会发生,就现在的技术而言,成功预测的可能性为零。
D.地震是全人类的灾难,只要各国重视地震预测研究,就会很快揭开地震之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谁解其中味
——关于《随想录》的随想
丹晨
巴金的《随想录》是在1978年底开始写作,发表在香港《大公报》的。刚开始时不过是应编者老朋友潘际垌之约而写,并无长远的写作计划。只是稍后发现在该地该报发文章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因为他在经历“文革”以及前几十年的惨痛经验以后,渴望独立思考,再也不要“奴在心者”。他觉得写这样的随想,可以比较及时表达自己的思考、认识和探索;那时他又正觉得有满腔的话要说,有感情要宣泄,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汹涌而出。于是,渐渐地他有了一个想法:写五本这样的随想录。后来,主要因为疾病缠身,多次住院治疗,直到1986年才完成,历时近8年。
巴老总结几十年中国政治文化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教训,坚持不懈地大声疾呼“讲真话”。
他清醒地认识到:“说真话,做到言行一致,我知道即使在今天这也还是一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他也清醒地看到此事的意义重大:“讲真话”——独立思考——言论自由——人权——道德理想的重建和人文精神的提升,这是一条现代精神文明链,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实在太重要了。他在给萧乾信中就曾说:“这些年我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想到这,我就悔,我就恨,不过我总算留下一部《随想录》,让后人知道我的经历,我的感情;我还指出了一条路:讲真话。”
终于,随着《随想录》五卷的出版,巴老的思想在内地也开始广为流传。巴老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自我的严苛拷问,呼唤“讲真话”的巨大现实意义……渐渐为人们所理解、呼应和支持。想到20年后的今天,开始提倡“诚信”、“求真务实”,企望用来治疗、改造被谎言和欺骗渗透在各个角落的社会顽疾。这不能不说是对巴老“讲真话”的积极认知,也说明我们的社会车轮正在向前转动。
随着历史的进展,《随想录》的思想文化内涵,也许会更加深刻显示出来。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于人类,其影响将是深远的。这使我想起我曾接触到的海外的一些反应。例如,日本石上韶翻译《随想录》,几乎是每一卷都与香港出版的中文版“同步”,比中国内地出版得早。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巴老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固然是由于巴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更是因为他在《随想录》中表现的深厚的人文情怀。
1986年10月,中国部分作家接待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一行,举行座谈。说着说着,水上勉说到了巴老,非常动感情。他说:“他是我极尊重的前辈。巴金的《随想录》在日本拥有很多的读者。巴老在《随想录》中说:一个人不应该在人家痛苦面前盘腿而坐。我每每读到这里,总是含着热泪。我相信这样的话也激动着日本青年读者。”
当我想到这些外国作家怀着这样的深情,有这样的眼光,相比之下,我感到汗颜。显然,我们对巴老的认知和理解,还是少了一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题“谁解其中味”中的“味”主要指巴金在文革中饱受的肉体、精神上的磨难和
对大量宝贵时光被浪费的悔恨。
B.本文既能“入乎其中”,深深体味巴金《随想录》中的真话,真心,真情;又能“出
乎其外”,对《随想录》博大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蕴作精当的总体把握。
C.作者在对《随想录》的评述中,不仅能用一种纵深的历史眼光阐述其巨大的现实意
义,而且能用一种阔大的世界视野观照其对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
D.本文中,作者在严谨翔实的思想和文化透视之外,为了增强其趣味性,还穿***一
些有关外国作家谈论巴金的动人场景。
E.文末说“我们对巴老的认知和理解,还是少了一些”,不仅流露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之情,而且也是对广大读者的一种警策和期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