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蒲松龄《狼.》两则故事,回答问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蒲松龄《狼.》两则故事,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涎垂,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刀,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b),则死狼也。仰首(c),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鄂,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也!(注释 蚤:通“早”; 昧爽:拂晓 ; 直:通“值”,价值)
小题1:将“细审、遥望、近视”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
a.       b.        c.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1)野有麦场               (2)一狼其中           
(3)有屠人,肉归           (4)既,又从之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小题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也!”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从
甲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答案

小题1: “遥望、近视、细审、”(3分,每空1分)
小题2:回头看;打洞;卖;离开(4分,每题1分)
小题3:(1)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2)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黄金呢。(于是由于)屠夫(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4分,每题2分)
小题4: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贪婪愚蠢。(2分)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
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2分,写出一点即可,
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乙】文中屠夫第二天来取肉,先从远处看到树上悬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上吊死的样子,大惊;后来迟疑地走近看,原来是死狼;最后再抬头仔细看,发现狼口咬住肉,但钩子钩住了狼的腭部。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所以a、b、c三处,应填写的词语分别是:“遥望、近视、细审”。
点评: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原文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思路,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小题2:试题分析:(1)中的“顾”在这里的意思是“回头看”,不能与“三顾茅庐”中的“顾”(拜访)相混;(2)中的“洞”是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常作名词,意思是“窟窿,深穴,孔”等;(3)中的“货”在这里是动词“卖”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常作“、钱币、商品”等意思;(4)中的“走”在这里是“离开”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行、往来、移动”等意思。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黠”(狡猾);“而”(表转折,可是、但是);“顷刻”(一会儿);“毙”(被砍死);“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等词的意思;翻译(2)时,要注意“时”(当时);“直”(通 “值”,价值)等词的意思。另外,文言文翻译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4:试题分析:“缘木求鱼”:爬上树去找鱼。比喻方向不同、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不知变通,贪婪愚蠢,为了眼前蝇头小利白白失了性命,实在愚笨可笑至极!启示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答:①从屠户角度回答:面对恶势力应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道理。②从狼的角度回答: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否则会因小失大,害了自己。
点评:这道综合题有两问:第一问首先要读懂选文内容,然后再根据题干要求结合相关语句进行分析,最后归纳出答案;第二问是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设计的启示只要符合题干要求,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蒲松龄《狼.》两则故事,回答问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4分)
①略无处   (     )      ②沿溯   (       )
多趣味   (     )      ④巘多生怪柏(      )
小题2: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王命急宣以钱币丐之
B.不疾也我酌油知之
C.间千二百里见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D.睨,久而不去。康肃笑而遣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小题4: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2分)
小题5:文中末尾引用“渔者歌”有什么目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山市》,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小题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2分)
①高插青(         )        ②连六七里(          )
③黯然缥(           )        ④忽如拳如豆(            )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4分)
①相惊疑(        )          ②始为山市(          )
③窗扉皆开(        )        ④如星点(         )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句话。(4分)
①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
                                                                             
②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小题4: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这些时间词表明了山市变化具有什么特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2分)
①略无处(      )  ②月(       )③飞其间 (        )④素(      )
小题2:解释加横线的词语。(4分)
①沿阻绝(        )      ②夏水陵(     )
③虽乘御风(        )    ④引凄异(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                                                                             
小题4:从作者对三峡四季景象的描绘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节选,完成题。(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小题1:解释下面加线词的含义。(2分)
①不见月(    )   ②湖中人鸟声绝(    )
小题2:下面各组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上下白长烟B.飞漱其又何
C.孥一小舟荆国有于地而不足于民D.多趣味此皆
小题3: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
小题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末句引用渔者的歌谣来说明三峡秋景的凄凉。以衬托游者哀愁的心情。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小题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10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面的加线字。(4分)
(1)有仙则(        )              (2)(         )
(3)惟吾德(         )             (4)白丁(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3: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4:有人认为本文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