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给(    )填上恰当的字,并予以注音、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提示标出各则格言的数字代号。
(1) 谈求知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谈修身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③⑦⑧中划横线处的意思。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愠 yùn 生气、发怒
2 .(1)⑤⑥⑦ (2)①③④ (3)①②⑧⑨⑩
3.③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有新的体会,可以成为老师
  ⑦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⑧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以上意对即可)
4.当今有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放之四海皆标准的真理”,这是没文化妄言自大言语,文化理论成熟的今天,科学让我们知道,世界之大,人因为环境,信仰,阶层,角度,时间的不同,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论,所谓每条真理是有它的范围的,千篇一律的真理之说必是谎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来自维护封建,远古的孔子说的周礼行为,如果今天有人想借用它,就不必要再犯其后人犯下的这些错误,也应该在特定的规范行为内,切莫再上升思想上,什么“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宽恕”,这些思想性的东西再混到这里面来,那无疑再轮回着惨痛的几千载经历,沾着血迹班班的千百年来的文化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教训应该够了。(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1—4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公输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少而***众,不可谓知类。”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下边的句子都是疑问句,哪一句与“宋何罪之有?”的语气不同(    )
A.南方有鸟,其名鵷 ,子知之乎?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D.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用现代汉语翻译“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上面的文字说说墨子对战争所持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己。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
1、解释加粗词意思。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
②惟楼一座。(            )
③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
窗扉皆洞开。(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语句。
①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译文:                                                                    
②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译文:                                                                    
3、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鬼市”?
答:                                                                     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尔而与之    (    )     
(2)今官室之美为之(      )     
(3)所动心忍性    (    )     
(4)困于心于虑    (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然重要,但_______________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②化:同化。③鲍鱼:成鱼。④肆:店铺。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欲有甚生者 游是乎始
B.即与化矣 春冬
C.久不闻其臭 妇拍呜之
D.我所欲也 与之化矣
3.翻译下列句子。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   
甲文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的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小;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 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解释下面加粗字。
①数年不一见________。
②而楼上人往来屑屑________。
③楼五架窗扉皆开________。
如星点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线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