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人类文明与宗教从文明发展史来看,倘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精神文明的“元胎”原本就是宗教。它囊括一切,包容一切,将今天已经分门别类的所有文...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人类文明与宗教
从文明发展史来看,倘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精神文明的“元胎”原本就是宗教。它囊括一切,包容一切,将今天已经分门别类的所有文明品种之萌芽全部融成一体综合其中。在当时,科学、哲学、医学、天文、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伦理、法律……全都总揽于原始宗教之中。古老的世界三大宗教以及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宗教史诗中都涉及到天地起源、万物起源、人类起源这类科学的根本问题。史前人类岩画中的生殖崇拜、太阳崇拜以及祭祀舞蹈也多带有原始宗教性质。图腾崇拜集美术、雕塑、抽象艺术于一体,带着面具的宗教群舞更是戏剧的前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天文学起源于占星术,数学起源于数术,地理学起源于堪舆之术,化学起源于岐黄炼丹之术,医学更是从巫术脱胎而来,带有明显的宗教“胎记”。五千年前的古巴比伦医学认为疾病总是与诸神、鬼怪、星辰有关(有两千块楔形文字泥板为证)。三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医学是神庙学校秘密教义的产物,最早的医学文献也写在纸草经卷当中。古印度直到公元前790年婆罗门医学才从吠陀医学中衍生出来,医生也从僧侣阶层中分离出来。古希腊的祭司就是医生。我国的中医同样是诞生于巫术的丛林草莽之中。宗教的“宗”字有“根本”、“本旨”之意,它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原始宗教包罗万象,乃是文明之宗的这一特征。
人类文明发祥于宗教,随着文明的逐渐演进,分门别类的专业从宗教中分化出来。这种分化一直不断地进行,不仅越分越细,各专业也日趋独立,沿着各自的轨道互为辐射发散,彼此绝少交叉往来。这种“重分化、少综合”的倾向,正是当今诸多弊端的根源。其中最明显的病症当属“技术发展”与“人文理念”的脱节。人类文明当前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必须追寻到本源的综合上,追寻到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上,追寻到涉及人性的宗教范畴才能谋求彻底的解决。当前人类活动业已扩展到整个地球,不同的地域文明逐渐融合,走向信息、商品、资源、人才的全球一体化。这种“合”的势头非常有利于人们从“综合”着眼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世间的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种更加健全的文明必将在“合”的趋势中诞生。
阿•汤因比曾经设想过“人类未来的宗教究竟是怎样的宗教?”他认为:“产生并支持新文明的未来宗教,必须赋予人类明辨和克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罪恶力量。这些罪恶当中最可怕的是那些从人类历史中沿袭下来的陈旧东西。这就是和生命本身具有同样古老历史的贪欲,以及和文明具有同样古老历史的战争和社会的不公正,还有和这些几乎同样可怕的新罪恶,这就是认为满足自己的***,应用科学和技术所造成的人为的环境。”
当前,彻底消解人与自然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实际上是树立一种正确信仰的问题。首先是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汤因比认为:“人类本来是怀着敬畏之心看待自己环境的,应该说,这才是健全的精神状态。”遗憾的是,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类,自以为对大自然的了解已经透彻得一览无余,人们已不再敬畏自然,进而还要藐视自然,主宰自然。也许只有一些对自然有着精深理解的人如今还能对无比严格,无比艰深,无比庄严,无比美妙的大自然保持一种由衷的敬畏之心,对大自然还怀有一种虔诚的宗教感情。他们深切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始终是处于一种“有限”与“无限”,“暂时”与“永存”的关系。
人类应该确立与自然“和谐”的信仰,注重科学技术与人文理念的“综合”。这“和”、“合”二字在民间又称之为“和合二仙”。但愿他们能够保佑人类走出技术阴影和人性的暗区,自觉地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纳入到大自然的普遍和谐之中,在大自然协调统一的庄严秩序中发挥人类的智慧与创造能力。
(节选自詹克明《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忧虑》,题目为编者所加。)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中外漫长的文明发展进程表明原始宗教是人类文明的起源。
B.宗教的分化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促使各门专业日趋独立。
C.人类文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与“重分化、少综合”倾向有关。
D.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必将推动人类文明向更健全的方向发展。
E.人类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就可以透彻地了解和改造大自然。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更加健全的”人类文明特征的一项是        (3分)
A.具有科学的眼光和高超智慧,怀有虔诚的宗教感情和征服自然的决心。
B.以整个人类为根本,顾及地球资源的长远利用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
C.注重科学技术与人文理念的相互结合,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
D.排斥野蛮、奢欲、愚昧、不公正等恶俗,关注人际关系的和睦友善。

答案

小题1:AD
小题2:A
解析

小题1:A 、D(A 项见第一段。D项见第二段。 B项原文是说“分门别类的专业从宗教中分化出来”,并未说“宗教分化”。C项原文只是说“当今诸多弊端的根源”与“重分化、少综合”倾向有关,而并非说人类文明发展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与其有关。E项“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透彻地了解和改造大自然”,与原文意思不符。)   
小题2:A(对宗教“怀有虔诚的感情”可以说是一种文明,但未必是“更加健全的”人类文明;
而且“更加健全的”人类文明对自然应是敬畏并能与之和谐相处,而不应是“征服”。)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人类文明与宗教从文明发展史来看,倘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精神文明的“元胎”原本就是宗教。它囊括一切,包容一切,将今天已经分门别类的所有文】;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未知难度:未知|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大家知道,噬菌体是一类细茵病毒,可通过细菌滤过器,有裂解细菌的作用,并在医药上得到了实际运用。蛭孤茵与噬菌体有些类似,它也有这样的功能,并具有一般细菌所具有的各种特征,但它不是病毒。常居于污染水域之中,所以人们有可能扭它作为一种生物因子应用于水源自净或净化污水方面。
一般说来,寄生细菌在自然界的传布,能造成环境污染、传染病害,给农牧业遣戍损失。但它们的生命话动同样也遭受另一粪寄生细菌——蛭孤菌专一性的寄生或裂解。蛭弧菌一般分布在土壤、水域及畜禽肠道中,特别是污水环境分布得最普遍;相反干净的井水、泉水往往不易找到它们。
蛭弧菌不仅对某些藻类有裂解活性,而且对某些致病茵特别是革氏阴性细菌更有强力裂解作用。当这些病菌处于对数生长时,其裂解活性最强也最有效。这与茵龄也有一定关系,最适菌龄为10小时。蛭弧菌的活性还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困素。它自己生长所需逢温为30℃-35℃,超过42℃-45℃即停止生长,水温在26℃~38.5℃时净化力相应提高。化学药物也会影响蛭弧菌的活性。
小题1:对蛭弧菌与噬菌体类似之处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病毒B.可以作为生物因子
C.通过细菌滤过器D.常居于污染水域中
小题2:“它们的生命活动同样也遭受另一类寄生细菌——蛭弧菌专一性的寄生或裂解”,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蛭弧菌是一种不一般的寄生细菌。
B.寄生细菌的生命力靠蛭弧菌寄生和维持。
C.蛭弧菌侵入并寄生于寄生细菌。
D.蛭弧菌对寄生细菌产生破坏作用。
小题3:对蛭孤菌的作用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消灭病原细菌B.净华污水
C.消除藻类危害D.改善生态环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和《偶然》一样,这首《再别康桥》也是貌若洒脱而心实惆怅,只是《偶然》之惆怅乃因人而起,而《再别康桥》之惆怅乃因地而生。表面上诗人只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似乎是无所依恋,但他的“心头”却荡漾着康河的波光艳影,“甘心”做柔波里的一条水草,而临别前夕,怅然无语,欲歌不能,连夏虫也为他沉默了。其实一开始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便已有好景无多之感。
从晚霞到夕阳,从夕阳到星辉,从星辉到悄悄的夏夜,时序交代得井井有条。金柳、青荇、青草、彩虹,和斑斓的星辉,诗中的色彩与光芒十分动人,但听觉上却是十分沉寂,形成特殊的对照。论者常说徐志摩的诗欧化,从这首诗看来,并不如此。综观全诗,无论在情调上或词藻上,都颇有中国古典诗的味道。“寻梦?撑一支长篱”以下的四行,简直像宋词。“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两句,更有李白的神韵。但在这两句里,云彩还在西天,徐志摩还在人间;到了诗末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康桥竟已云霞掩映,俨同仙境,而徐志摩已成下凡的仙人了。意境到此,何欧化之有?同时,诗人再别康桥,悄悄的不是别离的钢琴或提琴,而是笙箫,仍不失其中国气质。至于“满载一船星辉”,虽是佳句,却本于宋朝张孝祥的《西江月》:“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句法上倒是有些欧化的。例如开篇的三行: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确有一些欧化,但用得十分灵活;副词“轻轻的”连用了三次,在句中的位置忽升忽降,重复中有变化,绝不单调。第四段第二行在文法上和第三行不可分割,是为西洋诗中所谓“跨行”,这也是欧化的,所以行末无标点。其实第二段的一、三两行和第三段的首行,全是跨行,原不应有标点;徐志摩都加了逗点,反为不美。
重词叠字,是本诗音调上的一个特色。篇首三用“轻轻”,篇末三用“悄悄”,前后形成双声叠字,有如天籁。整个末段的句法,和首段的句法呼应,又是一种重叠。而呼应得最有趣的,则是第四段末到第六段末。“虹”“梦”“青”“星辉”“放歌”“沉默”等字眼,均重复一次,但重复的方式各异,交织成纷至沓来的音响效果,却又安排得十分自然,并不惹眼。“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句,兼双声,叠韵,叠字而有之,音调脆爽之极。不过在第五段中,第二行末的“溯”字和第四行末的“歌”字,该押韵而实未押韵,是一失误。徐志摩是浙江人,可能把“歌”字读成“姑”了。                   ———一摘自《徐志摩诗小论》
小题1: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表述对徐志摩《再别康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是一首貌若洒脱而实惆怅的诗歌。
B.《再别康桥》在情调上或词藻上都颇有中国古典诗的味道。
C.句法上欧化色彩浓,主要是采用了西洋诗中所谓的“跨行”。
D.“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句,兼双声,叠韵,叠字而有之,音调脆爽之极。
小题2:下列表述中属于“论者常说徐志摩的诗欧化,从这首诗看来,并不如此”中“如此”所
指代内容的一项是
A.“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两句,具有李白飘逸的神韵。
B.“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中,从乐器的选择上,仍不失其中国气质。
C.“满载一船星辉”是从宋代张孝祥《西江月》诃中演化而来的。
D.开篇三行“轻轻的”连用了三次,重复中有变化,绝不单调。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诗的开首那句“作别西天的云彩”,便已有好景无多之感。
B.《再别康桥》既有宋词的柔美,又有李白的飘逸,总体是柔美多过飘逸。
C.徐志摩在有的跨行诗句中加了标点,使得诗歌在句法上反而不美。
D.《再别康桥》的第二行束的“溯”字和第四行末的“歌”字应该是押韵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潘朵拉的盒子”是怎样被打开的?
许多美国人购买住房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居住,而是试图谋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其中相当大比重的荚图人购买住房,超过了家庭经济价值创造的能力。这就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展现得非常充分了
就美国“次按贷款”危机可观察到的事实论,人性是贪婪的,或至少是有贪婪成分的。但是,我们不应简单化这样的本质性判断,因为人性的贪婪,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支持下形成,并镐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够展现出来的。人性不过是一种社会性,而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属性。
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从其宗教和哲学之源看,是认定人性贪婪自然属性的。建立在意识形态之上的主流经济学,其基本假定就是“人是自利的经济人”。从通常意义上看,“自利”不能与“贪婪”画等号,前者只是对于自己利益的关心胜予关心他人,它有一个理论或心理上的边界;后者则是突破了这种边界的极度自私自利。然而,经济学是完全接受并高度认可“人具有自然的贪婪本性”这种判断的,在许多情况下,经济学家甚至于将“自利”与“贪婪”等同起来使用。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假定,从学界扩展到社会生活之中,强化成了人们的普遍意识,成为一种近似于信仰的认同感。
美国的“次按贷款”危机,背后有着非常深厚的“人性贪婪”社会意识形态化力量的催动。美国人不仅用“贪婪”解释自己也解释别人的言论行为,进而解释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和现实,而且被“贪婪”’的社会意识内化为自我行为模式,在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贪婪”地对待他人和外部世界。
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人性贪婪常常受制个体生命的有限和自然环境的有限。然而,人类社会自己制造出来的制度环境,则完全可以打开一个有限个体生命里的无限追求空间,这便是所谓“制度创新”游戏。在美国的“次按贷款”危机中,就是由于美国人创造出了相应的信用等级制度、抵押贷款制度、资产证券化制度和没有边界的金融及衍生产品的市场交易制度,引诱出人们追求财富的无限***。在美国的“次按贷款”危机里,我们再一次读懂了制度安排的双刃性,尤其是它巨大的社会破坏性。
制度的安排者受自己“贪婪”之性的驱动来构建制度,为自己和社会创造出一个无限的“贪婪”制度空间来;他们安排制度所依据的,也是社会他人在人性方面表现出来的“贪婪”属性,他们认定人们会高度地信仰和接受这样的制度安排。当然,在我们的理解里,人类社会的制度安排,的确带来了人性善恶的某种激励或是驱动力量,至少,它是一种重要的加速力量。坏的制度,为人性的贪婪提供最完备的彰显动力的空间。
小题1: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以直接居住为目的,以家庭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为限度的住房购买行为才是合理的。
B.存在决定意识,人性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离开了社会存在,谈不上人性的善恶。
C.美国的主流经济学深受其宗教和哲学的影响,以“人是自利的经济人”作为其基本假定。
D.美国的“制度创新”使人的贪婪得以突破个体生命和自然环境的限度,诱导出追求财富的无限***。
小题2:造成美国“次按贷款”危机的原因,哪一项表述有误?
A.许多美国人超过家庭经济价值创造的能力,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收益而购买住房。
B.在美国,人性的贪婪是人的自然属性,具有普遍的绝对的性质。
C.在美国,人性的贪婪被意识形态化,人们普遍地以“贪婪”来解释一切对待一切。
D.美国人玩弄“制度创新”游戏,作了一系列不恰当的经济制度安排。
小题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性的贪婪固然是现实的存在,但也是可以被改造的,至少是可以被逐步弱化的。
B.不合理的“制度创新”造成了人性的贪婪,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又使得这种贪婪得以泛滥开来。
C.为了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当努力营造人际间乃至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
D.我们应当注意制度安排可能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从而加强经济运行中的制度监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橘颂》创作时期考
人教社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第三册中选录的《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最早的作品,如诗中有“年岁虽少”句;有的以诗中整体意象表达为其远大志向的依据,认为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有的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橘生淮南而为枳”的说法);有的则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还有的认为该作品是诗人遭谗被疏、闲赋郢都时期作,或是早于晚年自沉之前所作。而曹大中先生则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作者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义的认识上,缺乏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
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中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的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的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涵义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生志行的总结、肯定和自勉。
小题1:对《橘颂》创作时间众说纷纭,第一段提到了些原因,下列各项中不是原因的一项是(  )
A.屈原距今时代久远,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可靠的史料太少。
B.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对此认识就很模糊。
C.有的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朝,有的以为作于顷襄王晚期,还有的人认为是屈原绝笔。
D.至今对屈原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或有认识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的地方。
小题2:本文作者对赵逵夫的观点提出异议,最重要的一点依据是(  )
A.屈原写《橘颂》借鉴《士冠辞》,未必在行冠礼之后。
B.《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C.从《橘颂》及屈原其它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来看,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
D.屈原完全可以在晚年回顾生平、总结志行。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橘颂》的创作时间,作者的结论与曹大中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B.引用王逸的观点是为了说明其对后世贡献之大。
C.作者虽不同意赵逵夫的结论,但承认《橘颂》确实受了《士冠辞》的影响。
D.赵逵夫寻找外证的研究方法是应该肯定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