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  注: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2 期末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
  注: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1)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灯灭”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前后映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灯前”、”灯残”、“灯灭”,写出了整个一个过程——由“读诗”,到“诗尽”,直到“暗坐”——情谊是真挚的,而黑暗是漫长的,环境是阴森的,诗人的心情是灰暗的。一面是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一面是内心的阴郁与苍凉,交织在一起。(意对即可)
(2)诗的末句运用了双关、比喻的手法。一方面,“逆风吹雨打船声”,是诗人在舟中雨夜读诗时的真实情境,一方面又是以惊风骇浪喻指险恶莫测的政治风浪,隐喻着因与挚友同时横遭不测的心灵呼号,也蕴含着与志同道合的挚友在逆境中相互抚慰的心情。(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  注: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问题。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下列关于《从军行》主题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 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2、下列关于《从军行》艺术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很好地烘托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B、“孤城遥望玉门关”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用倒装句是为了突出孤城戍守的悲凉。
C、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将之组合在一起,显得大气磅礴。
D、本诗的结尾融情于景,气象浑茫、含蓄丰富地展现边塞战士的豪情壮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下列关于《声声慢》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诗人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全词抒写了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的哀愁,情调哀伤凄苦。
B、叠词的运用是本词的一大亮点。开头连用七组叠字,声情并茂,把诗人哀愁忧伤、惆怅迷惘的内心感受和凄清寂寞的外在环境融为一体。
C、本词语言含蓄典雅。诗人选取了急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抒写内心的忧伤,似是信手拈来,实则精雕细琢。
D、全词借景抒情,透过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景象, 表现诗人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
2、下列诗句与例句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C、凭阑拂袖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①阁着:含着。②痛煞煞:痛苦到了极点。
(1)请说出“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一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曲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来表现离别的主题的?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阅读唐代严维《丹阳送韦参军》,请你体会并分析“秋”字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