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蒋琬二三事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蒋琬二三事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我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我言,则显我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场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且不如,则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耶?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非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作事愦愦   愦愦:___________   
(2)杨敏毁琬  毁: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我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我言,则显我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话概述短文所写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蒋琬正确处理这几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糊涂
  (2)诋毁
2.人心不同,就像他们各自的面孔一样;当面服从,背后又说反对的话,这是古人劝诫的毛病。杨敏想称赞我说我是对的,就不是他的本心;想反对我的话,就又显示我的不对,因此不出声,这是戏的快啊。  
3.蒋琬不听对杨戏的诋毁;蒋琬不听对杨敏的诋毁;蒋琬没有挟私报复杨敏。  
4.蒋琬对几件事的处理说明,做人应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正确的认识,能听得进批评的意见,同时还要能秉公办事,不挟私报复。(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蒋琬二三事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也。父信,少仕州郡,历乐乡、平舒、平成三县令,皆以廉能称。
  惠达幼有节操,好读书,美容貌。魏齐王萧宝夤为瀛州刺史,召惠达及河间冯景同在阁下,甚礼之。及宝夤还朝,惠达随入洛阳。宝夤西征,惠达复随入关。宝夤除雍州刺史,令惠达使洛阳。未还,而宝夤谋反闻于京师。有司以惠达是其行人,将执之。惠达乃私驰还。至潼关,遇大使杨侃。侃谓曰:“何为故入兽口?”惠达曰:“萧王必为左右所误,今往,庶其改图。”及至,宝夤反形已露,不可弥缝。遂用惠达为光禄勋、中书舍人。宝夤既败,唯惠达等数人从之。宝夤语惠达曰:“人生富贵,左右咸言尽节,及遭厄难,乃知岁寒也。”
  贺拔岳获宝夤送洛,留惠达为府祭酒,给其衣马,即与参议。岳为关中大行台,以惠达为从事中郎。尝使至洛,魏孝武与惠达语及世难。惠达陈天下事势,述岳有诚节,唯以忧国定乱为事。言辞激切,帝甚嘉之。及还,具以白岳。岳曰:“人生于天,受命于君,岂有利人荣禄,而不忧其祸难?卿之所奏,实获吾心。”自是更被亲礼。岳每征讨,恒命惠达居守。又转岳府属。
  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悦得惠达,欲官之。惠达辞以疾,不见许,乃遁入汉阳之麦积崖。悦平,惠达归于太祖,即用秦州司马,安辑陇右。及太祖为大都督总管兵起雍,复以惠达为府司马。太祖为大将军、大行台,以惠达为行台尚书、大将军府司马,封文安县子,邑三百户。太祖出镇华州,留惠达知后事。于时既承丧乱,庶事多阙。惠达营造戎仗,储积食粮,简阅士马,以济军国之务,时甚赖焉。寻除中书令,进爵为公,增邑通前九百户,加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惠达虽居显职,性谦退,善下人,尽心勤公,进拔良士。以此人皆敬而附之。十年,薨。追封萧国公。(节选自《周书·列传十四》,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惠达辞以疾,不许/见:被
B.今往,其改图/庶:希望
C.太祖出镇华州,留惠达后事/知:主持
D.何为入兽口/故:缘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此人皆敬而附之/而卒惶急无击轲
B.不忧其祸难/今行无信
C.惠达私驰还/今其智反不能及
D.时甚赖/风雨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外出镇守华州时,辅佐太祖的周惠达,呕心沥血,后方事务大都有赖于他。不久,太祖给了他加官进爵的奖赏。
B.周惠达虽然身居显要职位,但品性谦让,善居人之后,为公事尽心尽职,推荐选拔优秀人士,因此人人都敬重他依附他。
C.周惠达得知魏齐王萧宝夤要谋反后,虽然自己并不赞同,但为报知遇之恩,仍然从洛阳赶往雍州,去追随他。
D.周惠达在与魏孝武谈论天下事势时,说明贺拔岳有忠诚的气节,既得到了孝武帝的赞赏,又很得贺拔岳的欢心。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以惠达是其行人,将执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悦得惠达,欲官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化经典阅读,按要求作答。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1)下面各项对选项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两段文字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则,而非严刑峻法。
B、孔子认为以道德教化治国,国君就能像北斗星一样,处在那个位置上,群臣百姓自然就会拥护他。
C、孔子指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使用刑法只会使人不会犯罪,对百姓实行道德教化则高明得多。
D、本章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则。
(2)孔子还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请结合上面的文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越国以(边邑)远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
3.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
①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 既东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
   ② 等到他在东边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B.① 您曾经 对晋君 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 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C.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 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D.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4.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D.越过秦国而把 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
6.下面是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其中正确的几项是(    )
A.怀才不遇,牢***满腹
B.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C.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D.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E.不卑不亢,善于激将
F.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7.用原文填空:烛之武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表现出他能言善辩、智能过人。其说辞大体可分三个层次,二 、三层次中又可各分两小层意义:
第一小层:不卑不亢,引出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层:分析情势,说明利害
a.亡郑,对晋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存郑,对秦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小层:回顾历史,预见未来
a.过去,晋国曾过河拆桥,忘恩负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将来,晋国必贪得无厌,进犯秦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晋文公
  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敌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蘩礼之君,不足于文;蘩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  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  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不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  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文公处其一,知胜之所成也。胜而不知胜之所成,与无胜同。秦胜于戎而败于崤。楚胜于诸夏而败乎柏举,武王得之矣,故一胜而王天下。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敌众 我寡,奈何而可/奈何:怎么办
B.焚薮而,岂不获得/田:打猎
C.而尊贤/反:与诈术相反
D.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五/乃:仅仅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粗的字在意义用法上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繁战之,不足于战
亦诈之而已
成毁,其胜败
④文公处
A.两个“君”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两个“君”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C.两个“君”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D.两个“君”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3.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和例句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泽而渔,岂不获得
B.焉有以一时之务百世之利者乎
C.足以
D.君用其言而赏其身
4.下列各句中的 “所以“与文中句子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胜而不知胜之所以
A.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B.天地之所以养人者
C.而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
D.原庄宗之所以得天 下
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诈伪之道,今虽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A.欺诈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勉强可行,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
B.欺诈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
C.欺骗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
D.欺骗作假的手段,虽然现 在勉强可行,以后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
6.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    )
A.各种诈术充斥整个国家,不能靠它来形成安定的局面,祸患不只是外国才有的。
B.各种诈术充斥整个国家,不能认为是安定的局面,祸患不只是外国才有的。
C.各种诈术充斥整个国家,不能认为是安定的局面,祸患不只是来自国外啊。
D.各种诈术 充斥整个国家,不能靠它来形成安定的局面,祸患不只是来自国外啊。
7.以下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和雍季、晋文公、孔子等四人的观点完全一致。
B.四人的观点基本一致,但作者 更接近雍季,孔子更接近晋文公。
C.四人的观点在基本相同之外各有一些差异。
D.作者、晋文公、孔子的观点完全一致,与雍季则有一些差异。
8.本文的中心意思分 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反对在战争中使用诈术,否则胜了也会很快失败。
B.主张行赏要从百世之利着眼,而不要从一时之务着眼。
C.主张战争可用诈术,但治国要着眼于王道 。
D.主张战争以后要总结经验,找出取胜原因,否则胜与不胜一个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吾家佳弟子,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袒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好养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传》有删改)
【注】①重牛心炙:把考熟的牛心肉作为最高级的食物。②骨鲠:性格耿直正派。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幼讷于言,人未之 奇:认为……奇特
B.导令东厢遍观子弟 就:赴,到
C.善鸣,求未能得  市:购买
D.意甚悦,求甚之  固:本来 
2.下列句子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②君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①任率如此        ②孰能讥之乎
C.①司徒导从子也      ②不知老将至
D.①曦之欣然写毕,笼鹅归  ②劳苦功高如此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羲之“富有才学”和“率真洒脱”的一组是
A.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         ②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B.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惟一人在东床袒腹食,独若不闻
C.①裕亦目曦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②王氏三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D.①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②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他的祖父王正,做官曾做到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官至淮南太守。
B.王羲之幼年讷于言,无过人之处,十三岁时因周顗 的重视才渐渐出名。
C.王羲之长大之后,能言善辩,因为个性刚健正直,而被人称道,他写的隶书被誉为古今第一。
D.太尉郗鉴向王导求取女婿,王导要他自己去挑选,结果郗鉴在王氏诸弟子中挑中了在东厢房袒腹进食的王羲之。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尝与同志宴集于会嵇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