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点百科 > 物质的元素组成
百科

物质的元素组成

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一、主要内容

  ①元素的概念;②常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③元素符号及意义;④元素周期表简介;⑤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⑥物质的简单分类。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元素概念的含义(了解),初步认识元素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

  2.记住几种常见元素在自然界里含量的排序(了解)。

  3.记住并会书写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能说出元素符号的意义(了解)。

  4.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能说出常见的具体元素属于哪类元素(了解)。

  5.能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了解)。

  6.能运用元素概念认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能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识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建立元素概念、探究元素符号的意义、运用元素概念认识和区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概括能力和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元素概念的学习,增进学生对“世界是物质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2.通过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学习,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三、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元素概念的建立;元素符号及意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难点:元素概念的建立

  关键:同一种类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元素概念

  本节教学的基本思路:写出某些物质的化学符号,观察,找出其组成的相同点:含有共同的 原子 → 由共同的原子含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建立元素概念 → 讲解自然界中存在和人工合成的几千万种物质就由这100余种元素组成 → 阅读教材,初步认识元素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元素在地壳的含量 → 阅读教材,总结元素简单分类 → 阅读教 材,总结元素符号的由来、书写规律,练习书写、记忆元素符号 → 探究元素符号的意义 → 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 → 运用元素概念探究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练习识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为了给元素概念建立预备知识,建议课上先复原子的构成知识,让学生说出氧、氢、碳等常见原子的核电荷数。

  新课导入可以采取教参上说的方式,即展示一些食品的商标,让学生找出有关成分含量,指出这里的成分指的就是元素,从而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后,教师说出几种都含有氧原子物质的名称(如氧气、二氧 化碳、水、四氧化三铁等),让学生写出它们的化学符号(板书或板演)。

  学生观察上述物质的符号,找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都含有氧原子;说出这些物质中氧原子的共同点——核电荷数(质子数)都是8(这一点,学生可能出现电子数相同等说法,也可能说不出来什么,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引导 )。

  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和点拨:不论是氧气中的氧原子,还是二氧化碳中、水中、四氧化三铁中的氧原子、还是其它物质中的氧原子,核电荷数都是8,都属于同一类原子,总称为氧元素;同理,不论是氢气中的氢原子,还是水中、过氧化氢中的氢原子,还是其它物质中的氢原子,核电荷数都是1,都属于同一类原子,总称为氢元素。

  再让学生说一说,不同物质中的碳原子核电荷是多少?总称是什么?

  那么什么叫做元素呢?让学生给元素下定义,教师引导、规范,并板书元素定义。

  教师讲解目前人们发现的元素已有100余种,(这时可以让学生看一下书后元素周期表中的100多种元素,暂不介绍周期表,只为了加深有100余种元素的印象)。就是这100余种元素组成了包括自然界存在的和人工合成的共几千万种物质,例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还可以组成二氧化碳、水、四氧化三铁等等。

  学生阅读教材82页下半部分和83页上半部分内 容,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说出氧、硅、铝、铁等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也可借鉴教材图3-22做成图,让学生填空)

  ②结合具体元素,说一说元素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③是否含量越小的元素,其作用越小?

  由前面板书的各物质符号(化学式)引入元素名称和符号怎样表示的教学:表示氧原子的符号就是氧元素的符号,表示氢原子 的符号就是氢元素的符号,……。下面我们学习元素怎样用符号表示。板书题目。

  观察教材图3-23,找出元素名称规律(文字部首规 律),总结元素分类。(给学生指出,除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外,还有一类是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

  学生阅读教材84页上半部分内容,回答元素符号的由来、书写规律。

  然后认识84页表中元素名称和符号,练习记忆和书写(但不要求当堂都记住)。

  元素符号的意义教学,可采取探究式,教师给出一个学生熟悉的元素符号,让学生观察,说出得到哪些信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导、点拨,归纳元素符号的意义,并板书。然后进行元素符号意义的简单练习。

  元素符号意义教学后,学生阅读85页知识窗,通过讨论与交流, 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练习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出指定元素(这是课标要求的)。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知识,可按教材的形式采取探究式教学。教师先给出两组物质的名称(一组单质、一组化合物,在教材的第二组中再增加两种氧化物,如水、四氧化三铁等,为总结氧化物概念 准备),学生写出它们的化学符号(化学式),然后让学生找出每组中各物质组成上的相同点、两组物质组成上的不同点(一组中的每种物质都只含有一种元素,另一组中每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教师引导:第一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单质,第二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化合物,那么,什么样的物质属于单质?什么样的物质属于化合物呢?有了前面分析的基础,学生不难给出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

  学生很可能说出的是单质和化合物粗略定义,即把“纯净物”说 成“物质”。如果是这样,教师也要按学生给出的定义先板书,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定义,给学生说明为什么在 单质、化合物的定义中应该说“纯净物”,而不说“物质”。(单独存在的每一种单质或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并将原先板书中的“物质”改为 “纯净物”。

  教师举例说明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中含有氧元素的那几种物质的化学式,找出它们组成上的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再比较二氧化碳、水、四氧化三铁与硫酸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点——前三种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硫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

  教师告诉学生二氧化碳、水、四氧化三铁都属于氧化物,硫酸不属于氧化物。让学生给氧化物下定义,教师 点拨、规范定义并板书。

  教师告诉学生,硫酸属于哪一类,我们以后学习。

  小结、练习、布置作业

  (88页物质分类总结放在章复习中进行)

相关试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