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邓元义妻后汉南康邓元义,父伯考为尚书仆射。元义还乡里,妻留事姑,甚谨。姑憎之,幽闭空室,节其饮食。羸露日困,终无怨言。时伯考怪而问之,元义子...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邓元义妻
后汉南康邓元义,父伯考为尚书仆射。元义还乡里,妻留事姑,甚谨。姑憎之,幽闭空室,节其饮食。羸露日困,终无怨言。时伯考怪而问之,元义子朗时方数岁,言母不病,但苦讥耳。伯考流涕曰:“何意亲姑,反为此祸?”遣归家,更嫁为应华仲妻。仲为将作大匠,妻乘朝车出,元义于路旁观之,谓人曰:“此我故妇,非有他过,家夫人遇之实酷,本自相贵。”其子朗,时为郎,母与书,皆不答,与衣裳,辄以烧之。母不以介意。母欲见之,乃至亲家李氏堂上,令人以他词请朗。朗至,见母,再拜涕泣,因起,出。母追谓之曰:“我几死。自为汝家所弃,我何罪过,乃如此耶!”因此遂绝。  (选自干宝《搜神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伯考怪而问之   怪:责怪
B.羸露日困,终无怨言   羸露:瘦弱得露出骨头
C.母与书,皆不答   答:回信
D.令人以他词请朗   他词:托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元义子朗时方数岁,言母不病,但苦讥耳    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俯
B.①此我故妇,非有他过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C.①与衣裳,辄以烧之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①朗至,见母,再拜涕泣,因起,出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邓元义妻贤惠的一组是(   )
①妻留事姑,甚谨    ②姑憎之,幽闭空室,节其饮食   ③羸露日困,终无怨言   ④遣归家,更嫁为应华仲妻    ⑤家夫人遇之实酷,本自相贵   ⑥母不以介意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元义妻被休,仅仅是因为“姑憎之”,毫无道理可言,妇女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
B.邓元义妻被婆婆虐待得瘦弱不堪,邓元义起初以为她病成那样,他儿子邓朗虽然才几岁,也知道母亲不是生病,而是因为饥饿。
C.邓元义妻离开邓家后时常想念儿子,又是写信,又是送衣服,并想方设法见到儿子,但儿子的态度让她失望,最后便断绝了往来。
D.邓朗幼时尚能同情母亲,长大为官后却变得冷酷。由此可见,封建礼教不仅压迫妇女,也毒化了社会风气。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意亲姑,反为此祸?
②我几死。自为汝家所弃,我何罪过,乃如此耶!
答案

1.A
2.D
3.D
4.B
5.见译文
解析

1(觉得奇怪,感到奇怪)
2(副词,于是,就   A①副词,仅,只是   ②副词,只管,尽管   B①形容词,从前的  ②形容词,衰退,衰老   C①动词,给  ②动词,结交)
3D②是写婆婆对邓元义妻的虐待   ④写邓元义妻被休、改嫁   ⑤写邓元义向路人介绍其妻被休不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是婆婆对她很严酷。
4(“邓元义起初以为她病成那样”于文无据,文中只说邓元义的父亲邓伯考感到奇怪而询问的。)
5.略
附译文:
东汉南康郡人邓元义,父亲邓伯考任尚书仆射。邓元义从京城回家乡去,妻子留下来侍奉婆婆,非常恭敬。婆婆恨她,把她幽禁在空屋中,限制她的饮食。她瘦弱得皮包骨头,一天比一天地困苦不堪,始终没有怨言。当时邓伯考觉得奇怪就问她,邓元义的儿子邓朗当时才几岁,说他母亲没有病,只是苦于饥饿罢了。邓伯考流着泪说:“为什么侍奉婆婆反而遭到这种祸害?”便送她回娘家,改嫁给应华仲为妻。应华仲任将作大匠,妻子乘坐朝廷的车出门。邓元义在路旁见到她,对人说:“这人是我的前妻,没有别的过错,我母亲对她实在太厉害了,她原本就是有富贵相的。”她的儿子邓朗,当时任郎官,母亲写信给他,他都不回信;送衣服给他,他就把衣服烧掉。母亲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母亲想见他,就到姓李的亲家的内堂,让人用其他托词请儿子来。邓朗后来见到母亲,哭着下拜两次,就起身走出去。母亲追上去对他说:“我差点被逼死,本是你们邓家抛弃我,我有什么过错,竟然这样对待我!”从这以后便断绝了往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邓元义妻后汉南康邓元义,父伯考为尚书仆射。元义还乡里,妻留事姑,甚谨。姑憎之,幽闭空室,节其饮食。羸露日困,终无怨言。时伯考怪而问之,元义子】;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徽之
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 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
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耶!”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浩然,独酌酒咏左思《招引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雅性放诞,好声色,尝夜与弟献之共读《高士传赞》,献之赏井丹高洁,徽之曰:“未若长卿慢世也。”其慠达若此。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后为黄门侍郎,弃官东归,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云:“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                                         (选自《晋书·王徽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   卓荦:特出
B.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   经宿:一整夜
C.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秽:污浊
D.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   算:年数,寿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①何可一日无此君耶    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C.①而有生人乐代者    ②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D.①则死者可生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王徽之不拘礼法的事实的一组是(   )
①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 ②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③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④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 ⑤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 ⑥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徽之生性高远而不合群,不受羁绊。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常常蓬着头,衣带散乱,根本不管府中的公事。
B.王徽之见吴中有一士大夫家长着一片好竹,未经人家许可便径自前去观赏。主人洒扫庭院请他坐下,徽之也不回头看他一眼。主人一怒之下便关上门赶他出去,徽之方才扫兴地离开。
C.王徽之和王献之不幸一同染上重病后,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和地位不如弟弟,因此 宁愿用自己的死换得弟弟活下来;弟弟死后,他痛苦不堪,病情加重,不久便去世了。由此可见他们兄弟二人感情的深厚。
D.王徽之清高孤傲,不拘礼法,其实他的感情世界是非常丰富的。本文以典型事例写人物性格,生动而具体。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雅性放诞,好声色,尝夜与弟献之共读《高士传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徐文长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座,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意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赀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①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②,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③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④,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⑤,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节选自《徐渭集·附录》)
注:①入帘:指担任考官。   ②本房:考官分房阅卷。   ③他羁:其他事拖累。   ④曲蘖:酿酒的发酵物,指代酒。   ⑤遁情:隐去的真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非时:不按规定时间
B.信心而行,恣意谈谑,了无忌惮   信心:充满自信地
C.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   饵:诱降
D.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杖:用杖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②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B.①若在本房,幸勿脱失    ②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①一知县以他羁后至    ②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D.①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    ②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文长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
①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    ②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③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④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    ⑤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    ⑥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督胡宗宪欣赏徐文长的才能,就聘请他担任幕僚。徐文长既要胡公以礼相待,又要求行动自由,胡公都一一答应了他。
B.徐文长虽然很有才华,然而命运弄人,屡试不第,郁郁不得志的他只得放纵地饮酒,恣情于游山玩水,走遍了北方的荒漠之地。
C.徐渭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奇才,只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腐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便潦倒一生,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作者对他的遭遇表示了极大的同情。
D.本文选取徐渭生平几件惊世骇俗可歌可佩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奇”,对他的诗歌创作所作的概括,生动隽永。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座,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1)《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厉王虐,国人谤王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B.国人莫敢言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小题2:下列句子,属于从反面劝阻厉王“弭谤”的一组是(     )
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②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③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④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⑤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⑥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⑦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A.①⑥B.①⑦C.②④D.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写法的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公主要用比喻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向周厉王阐明了不可“弭谤”的道理。
B.本文和课文《勾践灭吴》一样,都体现了《国语》这部史书重在记言的特点。
C.本文和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样,都旨在规劝君主广开言路,纳谏除弊。
D.齐威王欣然纳谏除弊,“战胜于朝廷”;周厉王拒谏残酷弭谤,终被人民推翻——强烈反差的结果,清楚有力地显示出了邹忌和召公谏劝的高下优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书褒城驿壁(唐)
孙樵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为来,毂交蹄劘①,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②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凡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今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真驿耶?矧③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注]①劘(mó):磨擦。②鹢(yì: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鹢鸟之形,这里指船头。③矧(shěn):况且。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胶:搁浅。
B.庭除甚芜  除:废弃。
C.疆场无侵削之虞  虞:忧虑。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B以卖州县者乎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 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     D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四海之大,有几人钦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B.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
C.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D.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荀攸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日:“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太祖迎天子都许,遗攸书日:“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于是征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建安三年,从征张绣。攸言于太祖日:“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后从救刘延于白马,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日:“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太祖遂与绍相拒于官渡。
七年,从讨袁谭、尚于黎阳。明年,太祖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太祖将许之,以问群下。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日:“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乃许谭和亲,遂还击破尚。
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
能过也。”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荀攸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资:凭借。
B.事垂就而觉垂:临近。
C.太祖迎天子都许都:定都。
D.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遘:遭遇。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荀攸“深密有智防”的一组是    (   )
①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②攸言语饮食自若
③乃设奇兵复战   ④若急之,其势必相救
⑤遣辎重循河而西     ⑥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荀攸祖父去世后,他祖父原来的部下张权请求守卫其坟墓,荀攸怀疑有诈,盘查追问,叔父荀衢醒悟,果然张权是杀了人的亡命之徒。
B.建安三年,曹操征讨张绣。荀攸向曹操进言,刘表与张绣互相依仗,最好等待时局变化,诱降张绣。曹操没有听从荀攸的意见,结果军队失利。
C.曹操征伐刘表,袁谭派辛毗向曹操乞降并请求曹操救援。部将大多认为刘表强大,袁谭袁尚不足为患;荀攸却劝说曹操同意袁谭的请求。
D.荀攸富有才智,曹操经常称赞荀攸外表愚钝而内心聪慧,不自夸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荀攸去世后,曹操一说起他就会流下眼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