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小题1: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为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译文:小题2:斶愿得归,晚食以...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小题1: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为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译文:
小题2: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译文:
答案

小题1:唉!君子怎么能被侮辱呢?我实在是自讨责备啊。至今我听了你的话,才知道自己竟然做出这种小人的行径来,希望您就收下我这个学生吧。(关键点:焉,怎么;病,责备;细人,小人,见识短浅之人;愿,希望)
小题2:我希望回到乡里,晚点吃饭以此当作吃肉,安稳而慢慢地走路以此当作乘车,不犯王法以此当作富贵,清静纯正,以便自得其乐。(关键点:省略了“斶愿得归”的“乡”,前三个“以(之)当”;第四个“以”意为“以便”;虞,通假字“娱”,快乐)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小题1: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为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译文:小题2:斶愿得归,晚食以】;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士众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节选自《宋书·朱修之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可谓不忝尔祖矣忝:辱没
B.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礼:以礼相待
C.时竺超民执义宣执:掌管
D.而旋与佐吏分之旋:随即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3分)(   )
①修之潜谋南归 
②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③而遣使陈诚于帝
④复欲率南人窃发
⑤凡所赠贶,一无所受  
⑥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平定义宣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道路,使他无功而返,最终朱修之又***了义宣。
B.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C.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①。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②,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③,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晏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④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晞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
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⑤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监筠州盐酒税——市场管理的小官。②蔑——无,没有。这里指淹没。③漘(chún唇):水边。④劫——佛教名词。梵文kalpa的音译“劫波”的略写。古印度传说世界经过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开始。这一周期,叫做一“劫”。遭“劫”时,有水、火、风三灾出现,世界归于毁灭。后人引为“天灾人祸”。 ⑤环堵:四面为墙,内室皆空者为环堵,泛指简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败刺史府门败:坏,冲坏B.假部使者府以居假:借
C.而不害于学害:害怕D.治先人之敝庐敝:破旧
小题2:下列不是写苏辙坐市忙碌公务的一项是(3分)
A.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B.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
C.旦则复出营职D.治先人之敝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记叙开辟“东轩”,坐市区,公务繁忙的全天生活,简明地交代了作者去筠州的原因和“哑然自笑”的无奈心情。
B.第二段,从东轩的简陋日子联想到颜回苦学生活;表达作者对颜回“箪食瓢饮”之乐的不理解,抒发其政治失意后而又急于排遣的旷达心情。
C.第三段,由颜回的安贫乐道,联想到将来“归休田里”,抒发了他“追求颜氏之乐”的超然情怀。
D.全文通过一天坐市忙碌生活的描叙,借题发挥,成功地刻画了一位地位虽卑下而心境尚崇高的贬官形象。
小题4:断句及翻译(6分)
(1)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2分)
每 旦 莫 出 入 其 旁 顾 之 未 尝 不 哑 然 自 笑 也。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佛(Bì)肸(xī)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佛肸:音bìxī 人名。春秋末年晋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为中牟(móu)的县宰。●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 
【补充注释】●“由”,子路字,即子路自称。●“诸”,之于。“之”指孔子下面说的话。●“不入”,不进入,不加入。●“畔”,通“叛”。 ●“磷”,音lín,薄;损伤。●“涅”,音niè,矿物名,古人用来作为黑色染料。●“淄”,音zī,通“缁”,黑色。●“匏瓜”,葫芦的变种,俗称“瓢葫芦”。古时有甜、苦两种,苦的不能吃,但晾干后,可以用作浮水工具,或剖开制成瓢。“匏”,音páo。●“焉”,哪,怎么。●“系”,挂,结,扣,拴缚。(本节见《论语·阳货》)
小题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路阻止孔子前往,是因为他鄙视佛肸的为人。
B.孔子是把自己放在和子路平等的位置上来共同探讨讨问题的。
C.孔子认为佛肸“坚而白”,值得信任。
D.孔子认为自己不应该像“匏瓜”,中看不中用。
小题2:孟子曾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结合上述《论语》选段,谈谈孔孟思想的共同点。(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叹惜)
B.夫夷以近(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少)
D.其孰能讥之乎(怎么)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于是余有叹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D.①其孰能讥之乎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字,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5分)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分)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登西台恸哭记
〔宋〕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选自《晞发集》)
【注】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恸乎丞相(即文天祥)”、“恸乎宋之三百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从:使……跟从
B.余以布衣从戎从戎:参军
C.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盍:何不
D.歌阕,竹石俱碎阕:毕,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明年,别公漳水湄B.往来必谒拜词下
C.则徘徊顾盼D.悲歌慷慨
小题3: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记述作者“登台恸哭鲁郡公”的一组是
①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
②望夫差之台而始哭
③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
④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⑤往来必谒拜祠下
⑥适有逻舟之过也
A.③④⑥B.①②⑥C.①③⑤D.②③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长于用典,作者所赞颂的大量历史名人司马迁、颜杲卿、张巡等与文天祥都寄托了深沉的朝代更迭与兴亡之感。
B.文章中元兵的出没、甲乙丙等姓名的隐去充分体现了文网的森严,但作者悲哀沉痛、泣血吞声之情,不能自掩。
C.作者以景物描写来烘托祭奠的隆重、肃穆气氛,突出风紧、云暗、雪狂,给人压抑的心理。
D.本文记载了作者与友人登富春江严子陵钓台,冒着生命危险祭奠宋末英雄文天祥的故事。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4分)
(2)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3分)
(3)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