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语言文字运用 > 「平开仄合,仄起平收」是作对联的原则,请根据此原则判断,下列哪一组对联次序颠倒?A.九日场期万种愁,一名科举三分幸B.梅迎春意添新色,鸟代风光报好音C.艾叶如旗...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平开仄合,仄起平收」是作对联的原则,请根据此原则判断,下列哪一组对联次序颠倒?
A.九日场期万种愁,一名科举三分幸B.梅迎春意添新色,鸟代风光报好音
C.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四剑斩千妖D.血溅总嫌刀口味,骨松偏畏棒头粗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平开仄合,仄起平收”即是上半联的开头的字为平声字,末字必为仄声字;下半联的首字必为仄声字,末字必为平声字。A联:上联末字“愁”字为平声字,下联“幸”为仄声字。所以,这一组对联次序应颠倒。B、C、D各联都符合“平开仄合,仄起平收”的原则。
点评:仄起平收,是一种写诗或写对联的格式,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对联的上联,必须是仄声结尾,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
核心考点
试题【「平开仄合,仄起平收」是作对联的原则,请根据此原则判断,下列哪一组对联次序颠倒?A.九日场期万种愁,一名科举三分幸B.梅迎春意添新色,鸟代风光报好音C.艾叶如旗】;主要考察你对语言文字运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翻译画线句子并说说下面这段文字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3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1)也退,故进之;由(2)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1)求:指冉有。(2)由:指子路。
小题1:翻译:                                                                   
                                                                       (2分)
小题2:反映了孔子                  的教育思想(1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译: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
C.复驾言兮焉求
译:还要驾车出去说些什么,追求什么呢?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译: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寿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山间的野马,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B.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译: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虽有文采也只能独自叹惋。
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译:他对于招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译:生下我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弃我而去了。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3分,共9分)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题(共10分)
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者,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者,独善之义也。故 览 仆 诗 知 仆 之 道 焉 其 余 杂 律 诗 或 诱 于 一 时 一 物 发 于 一 笑 一 吟 率 然 成 章 非 平 生 所 尚 者,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
(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有删改)
小题1:用斜线(/)给以上的文言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小题2:根据上文,写出白居易诗歌的三种类型。(2分)
                                                                
小题3:上文中“兼济”“独善”二词源自何名句?它最早出自“四书”中的哪部典籍?(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