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数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三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一一余粮的自由支配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一一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四 ***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一一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实行资本主义。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②材料二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
③材料一与材料三相比在农业政策上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④通过材料四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的?
答案
①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国家补贴遵守缩减任务的农户,限定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产产品。目的在于使消费趋于平衡,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②列宁的初衷是以上层建筑的力量来改造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和生产问题,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他忽视了当时俄国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本身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如:经济困难、农民不满等等。
③手段目的相同: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但它们的历史条件、措施和结果等方面都不相同。
④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需要不断地改革。
解析
该题属于混合型材料解析题,第一问要依据材料作答,不能照抄课文内容。第二问要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原因。第三问要对二者从总体上进行比较。第四问有一定的综合性,要在全面、正确理解上述几段材料实质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理论性的认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主要考察你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36年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纳粹上台之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罗斯福政府广泛推行“以工代赈”
C苏联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进行国际经济合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根据美国官方的数字,从1973年到1995年中期,美国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而普通职工的实际小时工资却下降了14%。在80年代,所有的收入增额都归于上层的20%的职工,而其中1%占去了增额的64%。如果不以工资计,而以收入计,差距就更大,最上层的1%的人得到增长额的90%。总的趋势是,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不断上升,而下层20%不断下降,1993年前者是后者的13.4倍,打破了美国的历史纪录。
——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
【材料三】 2007年6月,中国正式通过《劳动合同法》。它的定位表明:中国政府准备在法律的构建上直面当前劳资分配的不合理状况。它将成为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强资本弱劳力的标志性拐点,通过国家意志力的形式,缔造一种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还没实施,反对和要求修改的意见已经到处飞。
——2008.3《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四】 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政府实行什么经济法令?它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
(2)对于这些社会保障措施,你将如何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3)面对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你认为是哪些历史原因造成的? 试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材料三和四反映了什么共同的社会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二者原因出现的本质差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同学们观看有关美国20世纪30年代历史的电影,发现30年代的美国商店里,消费者踊跃购买贴着右图标识的商品,而没有贴该标识的商品则受到冷落,美国消费者这样做是为了(   )
A.抵制国内极右势力
B.为社会捐资,为解决危机做一份贡献
C.支持政府推行的公平竞争法则
D.购买降价处理的商品,缓解生活的困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3年的某一天,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有关       
A.调整农业生产B.调整工业生产C.整顿财政金融D.实行以工代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其“挽救”途径主要是
A.实行财政改革,抑制通货膨胀B.实行社会福利措施,缓和阶级矛盾
C.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D.维护民主,避免走向法西斯专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