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维新思想 > 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迄汉、晋之间,今学尽灭,下迨唐、宋,扫地无余,昔之数百万言者,穿穴于遗文中仅得万一。……歆造古...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迄汉、晋之间,今学尽灭,下迨唐、宋,扫地无余,昔之数百万言者,穿穴于遗文中仅得万一。……歆造古文以遍伪诸经……以实其伪经之传人耳。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四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
——雷颐《维新的挫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实意图。(2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6分)
(3)与材料二、三相比,材料四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答案
(1)意图:减少改革阻力;宣传变法思想。(2分)
(2)失误: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6分)
(3)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变法的理论基础。(2分)
(4)含义:思想启蒙。(1分)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4分)
解析
(1)从材料一可知,康有为认为,西汉末年刘歆做“伪经”,以后的儒家经典是伪经。康有为旨在减少改革阻力,宣传变法思想。
(2)问分析材料二、三,找出变法中的失误,“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3)从材料四中“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提取信息分析回答。
(4)注意题干信息戊戌变法时期,“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思想旗帜才刚刚开始,即思想启蒙才刚刚开始;再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失败原因”。
试题分析:
点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近代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即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深入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准确认识社会性质对改革的影响,注意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异同点,善于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迄汉、晋之间,今学尽灭,下迨唐、宋,扫地无余,昔之数百万言者,穿穴于遗文中仅得万一。……歆造古】;主要考察你对维新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近代中国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使昏庸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君无所擅其权……”从中可以看出此人主张在中国实行(  )
A.君主专制制度B.君主立宪制度
C.议会内阁制度D.民主共和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若决定变法,……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厉众志。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 西太后与荣禄已早定密谋,于前一日下诏……(命)二品以上大臣,成具折诣后前谢恩。政变之事,亦伏是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四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 必除旧布新, 两者之用力相等, 然可有新也。 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心态出现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太后下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反映了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4分)
(4)材料四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和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
C.形成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3分)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3分)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2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维新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
A.按西法编练新军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
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