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时间姓 名介绍(负责事项、主要思想等)19世纪60年代周馥、凌焕等起草奏章函牍、收发文件、保管等事物丁日昌洋务干将,曾任江南制造总局督办钱鼎铭、王大经等主持淮军...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时间
姓 名
介绍(负责事项、主要思想等)
19世
纪60年

周馥、凌焕等
起草奏章函牍、收发文件、保管等事物
丁日昌
洋务干将,曾任江南制造总局督办
钱鼎铭、王大经等
主持淮军粮饷、军饷转运;掌管厘捐等
冯桂芬         
维新思想家,首倡“中体西用”
王凯泰、陈鼐、张佩纶
淮军军营务处,高级参谋
刘瑞芬、刘含芬兄弟
负责购买和管理淮军军械
19世
纪70年


华蘅芳、徐寿
著名数学家、化学家,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处
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
早期维新思想家(起草奏章,处理公务、管理企业)
唐廷枢、盛宣怀、徐润等
中国首批资产阶级,创办、管理民用企业
严复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天津水师学堂会办
式百龄(德)、汉纳根(德)等
北洋海军总教习
伍廷芳
商讨对外政策,处理涉外事务
丁家立(美)
家庭教师,曾任美驻华外交官和北洋大学总教习

 
注:清代幕府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幕僚,古代为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
——整理自《李鸿章幕府的形成及其主要特色》欧阳跃峰《安徽史学》2011年第3期
⑴从表格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来印证你从现行教材中所学的相关知识?(6分)
⑵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李鸿章的幕府?(6分)
答案
⑴可以印证:李鸿章组织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企业;李鸿章创办民用企业;李鸿章提倡“中体西用”;李鸿章建立北洋海军;李鸿章从事多项外交事务等等。(6分)
⑵看待: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主要任用了一批幕僚,帮助他组建、管理、维持淮军,镇压太平天国等军事事务为主,这些幕僚以旧式人才为主,当然也有早期的维新思想家;19世纪70年代以后,李鸿章任用的一批幕僚,有科学家、思想家、外国专家、民族资产阶级、外交人才等等,帮助处理洋务、外交为主。由此可见,甲午战争前,李鸿章幕府中汇集着一批国内最先进的人才,堪称是中国当时独一无二的近代人才库。从中,也反映出李鸿章的眼光与才识,特别是他还聘请了洋人做家庭教师来教习子侄,学习英文,在当时也是非常新潮的。李鸿章幕府的人才结构各有专才、物尽其用,清晰地反映出了他实干的作风。能够聚集如此庞大有力的幕府资源本身说明了李鸿章的才能和个人取向。反过来,这些人的知识构成和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也大大影响了李鸿章的个人境界。(6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时间姓 名介绍(负责事项、主要思想等)19世纪60年代周馥、凌焕等起草奏章函牍、收发文件、保管等事物丁日昌洋务干将,曾任江南制造总局督办钱鼎铭、王大经等主持淮军】;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 
—引自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使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  
——引自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四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末也。民本也          ----引自《谭嗣同全集》
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 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2分)
(2) 材料二反对哪些观点?(1分)实质何在?(2分)
(3) 材料三驳斥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1分)他的论证依据是什么?(2分)
(4) 材料三中何处体现了康有为的阶级局限性?(2分)表明了什么实质?(2分)
(5) 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1分)论证的实质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掌管各国外交、派出使臣、通商、关税、筹办海防、长江水师、北洋海军、购制船炮及制造、矿务、电线、铁路、学堂等事”的机构是
A.北洋大臣B.军机处C.总理衙门 D.外交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给该地图选择一个标题,最为贴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近代工业的起步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郑观应曾作了这样的论述,“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员……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其论述(   )
A.指出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B.揭示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C.触及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D.反映了知识阶层改造传统思想的迫切愿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基雅维里在讨论共和的《李维史论》中说,人性的软弱使民众难以抵抗腐的
诱惑,他们不易为共和做牺牲,反而更容易被专制权力所网罗,“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就成为专制的帮凶”。而且,就像罗马共和晚期恺撒称帝的时候“民众懵懂无知,居然看不到正在
套到自己脖颈上的缳轭”。现在人们回顾共和在中华民国初期的失败,往往归咎于强权人物对共和制度的破坏。制度的失败总是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使那些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几乎被完全忽略。……1911年的共和革命是在一个人民不自由对自由非常缺乏了解的国家里发生的。中国很幸运地有了像孙中山这样的“贤明之士”,但是,仅仅这样的贤明之士,并不能解除共和的危机:“假如因腐败而衰落的城邦能够东山再起,那也是因为当时正好有德行好的人在世,而不是因为维持着良好秩序的集体德行。此人一死,(国家)便会重蹈覆辙。”
——徐贲《辛亥革命历史教训:腐败的国民乃是共和制度杀手》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精神是文明的最根本方面,“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他又结合中国传统的元气论对其作了进一步发挥。他将精神分为形质之精神和精神之精神,政治法律制度等可见可闻但不可触摸,为形质之精神,而“国民之元气,则非一朝一夕所致,非一人一家之所可成,非政府之力所能强逼,非宗门之教所能劝导,是之谓精神之精神。”元气是文明的根本,更是立民进而立国的根基,“国于天地,必有以立。国所与立者何?日民而已;民所以立者何?曰气而已。”不管中国还是日本,文明的程度都不如欧美,学习西方,根本的是要学习西方文明的精神,尤其是中国旨在学习西方技术和制度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不成功,这就使粱启超更加相信学习西方精神的重要。但是如何学习西方的精神呢?“求精神之精神,必以精神之精神而感召之。”
——王敏《启蒙与反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包括哪些?对
“那些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如何认识。(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形质之精神和精神之精神”是什么?并分析梁启超为什么“相信学习西方精神的重要”?(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