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
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可知是主张民主的,所以排除掉A;根据“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可知材料的观点认为可以推翻君主的反动统治,故应该是主张民主共和的,题目要求选择最早的倡导者,所以应该选择C。
核心考点
试题【“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领导和参与辛亥革命的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作为原来的统治者的士绅阶层,第二是以反对满族统治为宗旨的汉族民族主义者,第三是以推行现代民主共和为己任的革命者。相对而言,第三部分即立志推进民主共和的力量是最弱的。但组建新政权的任务却恰恰落在了这最弱的一部分力量的肩上。”之所以如此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后实现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大联合
B.反对专制实行共和成为辛亥革命的旗帜
C.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
D.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压倒了反满的民族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篇评价辛亥革命的论文中指出:“本已残破的土地更加地充满了血腥,是辛亥革命加速了古老中国进入黑暗的深渊。”“黑暗的深渊”指的是:
A.由国家统一走向分裂割据B.由经济发展走向经济停滞
C.由民主共和走向完全独裁D.由民主共和教育走向复古教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二 :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是什么?(2分)
(3)***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根据材料三,分析***所持观点的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下列关于其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是20世纪中国革命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80周年纪念日的前后,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6个城市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几个同学看到该报后有如下讨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之所以在南京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B.之所以在广州举办是因为孙中山亲率领导了黄花岗起义
C.之所以在上海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D.之所以在武汉举办是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此爆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