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材料一:《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5分)
材料二:(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 织作冰纨琦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三: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四: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五: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2)材料二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原料是什么?材料三所展示的纺织原料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材料四、五反映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答案
(1)模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小农户个体经营)(2分)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分)
(2)丝、棉。(2分)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而棉布柔软保暖,结实耐用,物美价廉,适合各个阶层穿着。(4分)
(3)材料四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五是明朝中后期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2分)这说明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反映了男耕女织相结合,体现了小农经济的模式,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农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出处为汉朝,得出纺织的原料应为丝,并从材料二中提取信息可知为棉,并对二者的优劣加以比较得出答案。
(3)从经营方式上加以比较,根据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概括出结论。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经济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出现过。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的新课标卷涉及本专题考题共有13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大多以“三农问题”为切入点,通过设置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古代农耕经济,涉及的知识点有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生产、商品经济、城市发展、对外贸易及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等基本知识,并直接或间接与现实问题或社会生活相联系。主要涉及材料解读、信息处理、分析理解、评价应用、计算比较、论证阐释等方面能力。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两句歌词反映了我国小农经济状态下的生活情境。下列有关古代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给自足B.无需缴纳赋税C.男耕女织D.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图片,图一至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
              
图一 骨耜           图二 石犁                  图三 六角形铁锄
A.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演变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朴实D.生产力水平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隋唐到明清,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B.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的加强
C.农村耕地面积的扩大D.农业专业生产区域的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原始农业阶段采取的耕作方式是 (    )
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休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 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 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