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点百科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百科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

  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从原始农业的产生到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形成。

  说明:①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②“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土地制度的演变

  地制度的演变

  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归纳古代中国主要产生过哪些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井田制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

  特点: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2)奴隶社会——井田制

  井田制即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国王)有制,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剥削制度逐步确立起来。井田制是什么时候瓦解的呢? (春秋时期);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制瓦解引来了三大变化: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国有变私有);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主变地主,奴隶变佃农);方式的变化(由交纳贡赋到交纳地租)。

  土地的个人私有制发展使新兴地主的经济势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求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开展变法运动。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 ,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在春秋时期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需要注意的是:土地兼并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土地兼并往往在一个朝代后期表现突出。伴随经济发展,地主阶级的势力不断增强,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很明显,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

  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和地主矛盾,一是封建国家和地主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封建政权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