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题***时间信息,从“1369—1415”、永乐等信息可确定为明代。从ABCD项中的北京的历史名称来确定正确选项。A项为中都,应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金都,不符合题意;B项为大都,及为元朝,不符合题意;C项为北平,为明代,符合题意;D项为京师为清代,不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
试题【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 】;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6分)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前因
后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材料三: 外在自由和政治自由和内心自由,这些贵族精神的传统,在英国贵族那里通过与国王的抗争,保存了下来。
——许纪霖《平民时代的贵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代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形态的走向产生了什么影响?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8分)
(4)当中西两种不同走向的文明遭遇后,中国受到了怎样的冲击?试概括其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B.军机处C.内阁D.礼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有3291件事。皇帝一天要处理问题411件事,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皇帝勤于政事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明初政事繁多D.无人协助皇帝处理奏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顺治十七年上谕:“士习不端,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深为可恶,著严行禁止。”康熙说:“人臣分立门户,私植党羽,始而蠹国害政,终必祸及身家。”材料说明了
A.清廷内部出现严重的皇权争斗B.统治者严防官吏朋党造成的离心倾向
C.汉族知识分子反满情绪高涨D.地方官吏腐败行政效率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