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段,完成1~5题。  ⑴又过了一会儿, 太阳出来了。今天太阳出来得格外早。       ⑵月亮和太阳同时悬挂在天上。       ⑶还...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段,完成1~5题。

  ⑴又过了一会儿, 太阳出来了。今天太阳出来得格外早。     
  ⑵月亮和太阳同时悬挂在天上。     
  ⑶还有那盏萤火虫灯。     
  ⑷这世间所有的光亮一齐照耀着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⑸他眼睛里的那个黑夜的世界,渐渐地泛起淡淡的光,像银亮的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不大工夫, 那雾也消退了。     
  ⑹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     
  ⑺他用惊奇的目光张望着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他不但看见了太阳、月亮,还看见了那么多萤火虫组合的灯。     
  ⑻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     
  ⑼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     
  ⑽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⑾他的影子就站在他身边,和他手拉着手。     
  ⑿他转过脸, 亲切地望着他这位朋友, 它也微笑着望着他。     
  ⒀他发现, 他的影子慢慢退去了黑色,变成了一个衣着美丽的孩子, 也有着一样红润的圆脸,油亮的头发和大大的黑眼晴。     
  ⒁人们说, 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
  ⒂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1、第④段中“这世间所有的光亮”包括______________,第④段运用了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2、第⑥段已写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后面为什么还要用好几段具体写他看见的事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至⑩段的景物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和帮助中, 可以概括出什么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子”最后也获得了生命,可以概括出什么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阳光、月光、萤火虫灯  夸张
2、这些景象构成了一个绚丽的境界, 吸引、感染着读者,使读者获得美的熏陶。同时也表现了盲孩子看到周围景象时的喜悦、惊奇的心情。
3、这些景物都是美好的事物,构成绚丽的境界,情境多姿多彩。
4、大家都应该来关爱弱者, 只有“爱”才能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5、给别人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
(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段,完成1~5题。  ⑴又过了一会儿, 太阳出来了。今天太阳出来得格外早。       ⑵月亮和太阳同时悬挂在天上。       ⑶还】;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1—5题。停电的时候
  停电了。
  男人自告奋勇地去点蜡烛,可找了许久,没找到。男人就取了些豆油,浸了一截线绳.做了一盏灯。油灯点燃,屋子里就暖暖地亮了。
  男人做灯的时候,孩子在一边打着手电筒。他惊讶地看见了一盏油灯的制造过程。望着跳动的灯花,孩子“嘎嘎”地笑了。
  女人:“你笑什么?”孩子指着墙上的影子说:“瞧,脑袋,这么大,这间屋子都盛不下了!”男人说:“瞧我的!”说着,将手掌合起,把手影投在墙壁上。孩子的眼前就幻出来一匹矫健的骏马。女人也来了兴致,当即变出一只漂亮的兔子。
  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兴奋地创造出了展翅飞翔的雄鹰,又随心所欲地创造着美丽的图案。
  后来,孩子要求男人讲个故事。男人肚子里故事不多,该讲的过去都讲过了。男人随便挑了个故事,问孩子:“听过没有?”孩子摇摇头说:“没听过。”其实弦子早听过不知多少遍了。孩子也不知为什么,现在很想听这个故事。男人就绘声绘色地讲起来,讲到妖魔鬼怪的时候,男人就做出凶神恶煞的样子,发出刺耳的惨叫。孩子浑身打着激灵,眼睫毛一个劲地抖动,发出开心的笑声。
  女人不让男人再表演下去,对孩子说:“我想知道你学过哪些唐诗,背会了没有,理解了多少?”以往,孩子特别讨厌这样的考试,一首唐诗背得支离破碎。今天却出奇地平静,他的瞳孔里跳动着欢欣的火苗。孩子背了一些唐诗。凡是学过的,他都背得一字不差。孩子还讲述了那些唐诗的意境。男人和女人满意地笑了。他们没想到孩子今晚会表现得这么出色。
  男人和女人对望着,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们刚想夸孩子,灯亮了,电来了。
  孩子伸手就打开了电视机,选出了喜欢的动画片。男人对孩子说:“儿子,求你了,今晓让爸爸看足球赛好不好?”女人在一边说:“我还想看韩剧呢,一集都不想落下。”
  孩子笑道:“干脆停电得了。”孩子正说着,居然真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
   孩子赶紧将油灯点亮了。他面带微笑,走到鱼缸跟前,观赏着默默无语的鱼。男人也过来了,陪着儿子看鱼。女人选择了织毛衣,打发黑色的夜晚。女人不小心弄掉了一根针,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孩子默默地观赏着那些在夜色中游泳的鱼。
  就这样,孩子习惯了每天晚上拉灭电灯,独处一会儿。    (略有删改)
1.第一次“停电的时候”发生了哪几件事?试着均用三个字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时“特别讨厌”的唐诗,为什么停电时“孩子”能“背得一字不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停电来电停电”,小说安排这样来回“折腾”的情节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想象“孩子习惯了每天晚上拉灭电灯,独处一会儿”的心理状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小说,你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应聘
李桂芳

  ①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②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昀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③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④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⑤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哏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倒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傲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⑥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头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⑦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予回家等候通知。     
  ⑧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完电话,母亲却臬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说理由。   
A、被录取的是母亲。    
B、儿子没被录取。   
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精神与肉体酌抗衡
林锦
本篇小说有两种读法,请按照“导读”提供的结构顺序阅读。     
导读一:1、6、2、7、3、8、4、9、5、10+11。     
导读二:1、2、3、4、5、6、7、8、9、10+11。    
  1.陈老走进房间,取下摇篮,用一条尼龙绳打了一个圆圈,套在天花板的钢钩上。他双手拉住尼龙绳,双脚一缩,身体腾了上去。这样上下试了几次,证明钢钩够牢固,才满意地把摇篮挂回去。     
  2.陈老走进厨房,在煤气炉前站住。他开了煤气炉的开关,火便着了。他关了,再开,开了,再关。一阵风从敞开着的玻璃窗吹进来,火熄了。他缩一缩鼻子,嗅到煤气的味。他打开煤气炉的门,把煤气瓶的开关掣扣紧。     
  3.陈老走进客厅,把头探出窗外,看见停车场的几辆车子,像几个不同颜色的纸箱,不禁把眼睛深深一闭。十八层楼,跌下去只有一个结果,跌进十八层地狱。他把头缩回来,张开眼睛,搜寻着有没有椅子、凳子一类可以垫脚的东西靠在窗口下。他把窗户关了,上锁。     
  4.陈老走进房间,拉开抽屉,拿出一瓶药丸,端详着。标签上说明,勿放置在小孩儿能触及的地方。药名是安眠药。他用力把瓶盖转紧,拉一把椅子,把药瓶放在衣橱的最高处。 
  5.陈老走进厨房,在碗柜旁拿了一瓶清洁剂。想起住在乡下的时候,隔壁的一个青年喝了***虫剂,在地上打滚挣扎呼号呕吐的痛苦样子,他不禁打了一个冷颤,连忙把清洁剂收在壁橱的最高层。     
  6.小宝睡的摇篮一定要稳固。万一摇篮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7.小宝整天往厨房跑,小手爱抓东摸西,要是拧开煤气炉的开关,火又熄了,煤气不停地排出来,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8.小宝最好奇,如果爬上椅子、凳子,小脑袋往窗口-探,-失足倒栽下去,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9.小宝嘴最馋,要是把抽屉里的安眠药当糖吃,一口吞下几粒,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10.小宝最好玩,喜欢含一根吸管吹泡泡,万一把清洁剂当泡泡液,一口一口地吸进去,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11.陈老试了摇篮,关了煤气瓶,锁了窗户,也把安眠药和清洁剂收在高处。这些都无法说服儿子,让小宝留下来。儿子的理由是不担心小宝的肉体受到伤害,只担心小宝的 精神受到折磨。儿子央定把小宝带走,带到远远的西方去。陈老的尸体被发现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楼下。查案人员发现一个很不寻常的现象:陈老的房里有煤气瓶一个、安眠药一瓶、清洁剂一瓶、尼龙绳一环,窗开着,窗口下靠墙的地方有椅子、凳子各一张。陈老的死,是肉体受到伤害,还是精神受到折磨?没有结论,判为悬案。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1、看了这篇小说后,有个细心的读者给陈老画了一幅“行踪图”:
(1)请你指出圆圈所指代的地方。   
圆圈1: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圈2: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圈3: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图中我们发现陈老活动的空间是不大的,但他做了很多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表现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都分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1部分“陈老的尸体被发现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楼下”,陈老为什么会这样呢-请你写出合乎情境与主题的一种猜想,并陈述理由。(提示:“导读一”与“导读二”主题是一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导读一”还是“导读二”?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l~5题。   最后的面试
户岛竹三
  经历了数次的失败,终于迎来了公司招聘考试的最后一次面试。在就业难的今天,对他来说这次面试是最后的机会。
  但是,公司临到面试日才下通知,青年接到通知时已是当天上午8点,而面试时间是从9点开始。考场就在总公司,从那里到他住的公寓路途约一个小时。青年连好好打扮也顾不上就冲出门去。
  运气真好,公寓前开来一辆出租车,青年刚要坐进车,一位中年妇女拉住车门。
  “拜托!请让我先用一下车,孩子发病正痛苦难忍!”
  “别开玩笑了!我有急事!”
  青年断然拒绝了中年妇女的请求,坐进了出租车。心中多少有些过意不去,但他自我安慰道:“就业对自己来说是个大事,就管不了别人的孩子了。”
  到达电车站正要买票,前面一位老先生眼睛直直地看着自动售票机上的价格表,想搞清楚到达目的地的价格,但却怎么也定不下来。
  等得不耐烦的青年,推开老先生买了票飞奔上电车。
  就快要到目的地的车站时,身旁的一位女高中生好像突然身体不舒服似的蹲了下来,她向青年投去求助的目光,但青年视而不见下了车。
  时间只有十几分钟了。只有自己的面试才是一切,青年在拼命奔跑。
  就在公司门前,一个小孩儿摔倒了,在哭喊。
  不用说,他依然是视而不见。
  青年到达考场比规定时间提前了三分钟,所幸的是,他能非常冷静地面对面试。
  一般性的应答刚结束,人事部长说:“你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是从早上开始的面试中了解的。”
  “从早上开始的?”
  “诸位,请进到考场里来!”
  人事部长话音刚落,走进来四个人:公寓前被甩开的中年妇女、车站里被推开的老先生、电车内没被理睬的女高中生,还有公司门前哭喊的小孩儿。
  面对目瞪口呆的青年,人事部长继续说道:“要达到殊死目的的人,对他人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就是今天的考试!全靠雇来的这四位帮忙才得以完成!”
  青年眼前一片漆黑。
                                                                                           
  但是,人事部长的回答出入意料。
  “恭喜!你合格了!你已是我们公司的一员了!”
  青年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真……真的吗?太谢谢了!感到太光荣了!对采取了那种行动的我,为什么……”  “为了接受面试,你让我们看到你的执拗,这才是我们公司所需要的。因为靠工资生活的人,为了生存,冷酷无情也是不可欠缺的要素!”
  从地狱回到天堂,青年现在处在绝顶的幸福中,拼死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面对如此兴奋的人,人事部长继续说道:
  “话不多说,关于今后……”
  “好!让我干什么都行!”“派你到××国的分公司去。你知道的吧?那里持续内战,相当危险的地方。就是发生万一,对你来说也没问题!因为,只要像早晨那样冲开他人回来就行了!”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21期)
1.揣摩“青年眼前一片漆黑”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在文中空缺处。
2.本文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各举一例。  
答:                                                                       
3.简要分析画线句中数字的表达效果。   
答:                                                                    
4.面对成功,主人公有什么表现?并分析其心理。   
答:                                                                     
5.本文具有辛辣的嘲讽意味,你认为本文讽刺了什么?   
答: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5题。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昆,一道瀑布  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蝈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做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
  “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几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干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了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入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C)“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   
情节:花房邂逅,感受温暖→             →重载桂冠,冷落花农→                
好处:                                                                             
2.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概括。   
答:                                                                                  
3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A)、(B)、(C)三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选    处:                                  
批注:                                                                              
4.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   
答:                                                                                  
5.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B.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淳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咛,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E.盆风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