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甲]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甲]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珊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乙]一袋烟很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杠在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腿部。我觉得他佝偻的身躯在夕阳的余晖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还剩的一口旱烟吐了出来,笼罩在他的头上,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父亲终于站直了,虽然大树压得他摇晃了几下,但他很快就稳住了重心。
       我盯着他的背影,眼眶湿润了。几十年来,父亲为我们兄妹几个的成长,兢兢业业的操持着这个家,奔波辛劳。他的容颜已在日出日落中憔悴了,他的背已在日出日落中微微弓起……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和父亲抬着树回家。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到有一座丰碑矗立在心中……“背影图”在我心中的高处。
1、用横线划出甲文中肖像描写的语句。
                                                                                                                                       
2、在甲文中找出和“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相呼应的句子。
                                                                                                                                       
3、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4、乙文最后一段中“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到一座丰碑矗立在心中”一句应该如何理解?
                                                                                                                                                         
5、甲、乙两个文段都写了“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流泪。甲文是通过写我两次流泪抒发“我”对父亲的         感情;而乙文写“我的眼眶湿润了”则是表达“我”      之情。
6、甲、乙两个文段都写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两位父亲共同的特点,就是              。但甲文主要强调父亲对“我”的           ,而乙文则突出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爱以及                                                         
答案
1、“我看见他戴着……棉袍”。
2、①他用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前微倾。
     ②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3、“我”看到了父亲为自己承担的高大身影,感到父亲对“我”的挚爱。 
4、表达了“我”对父亲背影的高度评价和深情歌颂,表现了父亲的伟大及其对“我”的巨大影响。 
5、感激和依恋;感动。 
6、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和无微不至的照顾。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的精神对我的影响。
核心考点
试题【        [甲]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五月份,正是收获谷子的季节。傣寨里的人家不管谁家有事,亲戚朋友都要来帮忙。勐腊乡曼那村的爱拉,平日在电站当工人。这天上午村里的几个朋友帮着他把谷子收回来了,中午由他请客,买来烟酒和肉,从自己家的地里摘来新鲜的蔬菜,鱼也是从自家鱼塘里打的,所以,这么丰盛的一顿饭也没花什么钱。下午,他们再一起去帮助他们的朋友波温岁打谷子。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棰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傣族人对水天生就有一种崇敬感,村寨一般都建在水边,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泼水节,他们在村里的饮水井上修建一座神塔,在装饰得五颜六色的塔身上,镶嵌着许多小镜了,以求得到神灵的保护。塔身将水井盖住,避免灰土、杂物落入井里。傣家人就连小孩子们都自幼受到大人的影响,从不到井边玩耍,傣家人对关系他们生存的水的爱护可见一斑。
1.选文第一段描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2.“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一句话中,“那”指的是[     ]
      A.男人用自制的农具打谷子。 
      B.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用木棰细细地打谷子。
      C.美丽的自然风光。
      D.傣家人男男女女互帮互助打谷的场面。
3.选文中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4.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傣族人对水有一种崇敬感?
                                                                                                                              
5.为什么傣族人对水有崇敬感?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红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位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镶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的色儿也随着大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滚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色,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少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好美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浮着水皮,做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1.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     ]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  
     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2.第1自然段写作者幻想中的济南的特征是                                                      
3.第3、4自然段,作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济南秋山秋水具体景象的描摹。山是从                                                       的不同来写的;水是从                                          上来写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第3自然段写秋山的颜色,没有按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而是先写山腰,再写“山脚”和“山顶”,其原因是                                                            
5.第3自然段写山腰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其作用是什么?
                                                                                                                                
6.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的感叹句,它具体赞美的是                                                                    
7.第4自然段描写绿藻的“绿”,其用意是                                                                                
8.第4自然段中“它们知道它们的那点绿的心事”一句,两个“它们”都是指代                                                 
9.从全文看,作者是抓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来写的。济南秋天的景物特征是                        的;写景物的变化,则融合了                      和客观景物的变化。全文着力写景,但又在描绘景物中渗透了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丰富感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贯穿以全文的线索应是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啼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农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几手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胆汁。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乙)在那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
1.甲乙两段文字都有对           描写。
2.请找出这两处原始森林的共同之处,并简略说明。
                                                                                                                  
3.请找出作者笔下这两处原始森林的不同之处。
                                                                                                                                                             
4.有人说,甲文重点写的是神木,有关原始森林的描写都是为描写“神木”作铺垫的,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5.甲文结尾处,重提“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有何作用?
                                                                                                                                                           
6.找一找甲乙两文在描写原始森林时用了哪些相同的表现手法,并简略说明。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失根的兰花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于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固,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歪,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苹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甲)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乙)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本文以“失根的兰花”为题,你能理解作者的用意吗?
                                                                                                                                      
2.十几岁在外面漂流,我曾骄傲地说“我,到处可以为家”,而到了美国,却经常“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3.仿造例句,用比喻句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
     例句: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4.甲句中说“身不可辱”,而乙句说“身可辱”,这两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记得那是十二月,当八十年代的最后一页即将翻过的时候,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进修。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
       入学前,有人向我介绍该校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提问刁钻古怪,几乎让他所有的学生领教过什么叫难堪……”
       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我上第一堂对话课时,就被这位教授点着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概括的讲,先生,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教授弯起右手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首长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我坦诚的告诉先生,我的首长发他愿意发的东西。”
       全班“哄”的一下笑起来。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鬼鬼祟祟地朝我竖了竖大拇指。
       教授两手插入裤袋,扬起头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吗?”
       班上当即冷场。我看看教授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正视着那张脸,慢慢的说:“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
       教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解释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窗外,雪花默默地飞。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那种几乎凝固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都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我斩钉截铁地说。马上,教授和许多同学都转过脸去看那位台湾同学。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连眼皮也不眨一下,冷冷地慢慢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室里响起一片松动椅子的卡卡声。
       教授盯牢了我,又递过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吗?”“除台湾省外,先生。”“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我走遍了大陆,但我无法走过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先生。不过,待到海峡上搭起桥来,台湾与大陆连成一片的时候,我会走到台湾去的,先生。”
       教室里又有了笑声。教授却不笑,而是接过我的话头继续问:“您是否知道,***先生打算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呢?”
     “***先生一国两制的构想,您不会不知道吧?不过目前,我想,在***先生的桌面上,台湾问题暂时还不是最重要的。”“教授浓浓的眉毛似乎舒展开来:“在您看来,目前***先生的桌面上,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
     “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富强起来,才是他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
       教授挪了挪身子,坐好,依然对我穷追不舍:“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几十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我突然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光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我挺起胸膛,一字一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天要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倏地站起身,离开讲台向我走来。我这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放在我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快步走上讲台,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儿走。好一会儿后,我们俩不约而同地说:“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1.文中的“我”说受了刁难,而教授却说没有任何刁难的意思,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教授最后为什么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3.十二小节的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
                                                                                                                                       
4.教授与我的对话可谓短兵相接,找出你最欣赏的一段,试着作一点评点。
                                                                                                                                      
5.结合文中对教授的描写,谈谈你对教授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