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的柏油路。放学后走过那时认为有点神圣的市政府,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过,回到种有两棵果树的家里。
      上高中补习班时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车睡到家。放寒假要补十天课,我破天荒在老师的办公室哭了半个小时,终于提前了5天回家。那一夜在班车上我兴奋地无法入睡,直到进了院看到果树,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惫中睡去。
       大学回家的路漫长得可怕——两天两夜的火车再加上一夜的班车。那年到家后,体力不支,一下子烧到40度,爸妈心疼的样子却让我感觉欣幸,原来回家可以这么幸福---有人疼。那天妈妈打电话说:“回来吧 这边有个新办的高中招老师,反正你明年毕业也要找工作,你又喜欢当老师,在外面教书不如回家来吧 ”我当时答应考虑,但是后来还是写了封信告诉家里我不回去。我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明白了,原来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一如当年父母从湖南来到新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书桌前摆着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泪流满面,我为什么不选择回去 难道我的心已经背叛了我的家吗难道我成了断线的风筝,只能望着爸妈手中的轱辘落泪 不,不,不,穷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爱,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 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巢是我的起点,蓝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因为我是一粒树种,落在大树根下,荫翳会扼杀我的生命,我只有随风到那个有阳光的地方,生根、成长,再结出新的树种。人类不也是这样轮回的吗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泪、用生命来爱孩子。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将挣脱那个温暖的怀抱,去闯、去拼,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给了另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才会明白他的轮回。既然是轮回那就只有顺着转,而不能突然的停下来转回去。我读过许多人谈及父母时的悔,悔当初没有留在父母身边,悔当初没有多爱父母一点,悔当初没有多陪父母几天。其实如果从头来过,他们依旧会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世界本没有回家的路。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还有家,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父母的爱就在哪里。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深爱我的父亲、母亲。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用稚气的声音给父亲背诵《游子吟》,今天,我真的成了那个游子,就让我再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背一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原载《视野》 )
1、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上文中划线的词语。
     轮回:                                                                           
2、选出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上文写“回家的路”由土路变柏油路,由柏油路变铁路,目的是要表明家乡的发展快,变化大。
     B.上文表现的是作者这样的思想认识:作为子女要爱父母,但不一定一辈子厮守在父母身边,好儿女应志在四方。
     C.文章开始极力写“我”读书时回家的迫切心情和幸福感,与后面写“我”工作后“放飞”异地,无法留家的无奈形成对比,突出我的爱家、恋家。
     D.作者本来就不想回家,因为家乡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无法和大都市相比,当年父母不愿回湖南老家,亦是如此。
3、用横线在原文画出回答“我为什么不回家”的两个比喻句,并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用比喻句回答的好处。
                                                                                                                                                      
4、读了本文,你觉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和理由。
                                                                                                                                                      
答案
1、这里指:“父母关爱孩子”、“孩子长大后外出谋求发展”、“孩子成为父母后又关爱自己的孩子”这种循环的过程。 
2、B
3、两个比喻句:“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因为我是一粒树种……”好处;。语言含蓄,生动形象
4、“略”
核心考点
试题【       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乐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②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③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他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然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强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命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的遗弃么?
       ④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⑤唯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的充当了生命地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欢呼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的丧失了。
       ⑥这是一种无可挽回的丧失。 
       ⑦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的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是永远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难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⑧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的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的以死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⑨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觉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⑩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做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是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的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藏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第③段文字“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中划线的词。
                                                                                                                                                       
2、本文是一种含义深刻、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请通读全文,谈谈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暗示”指的是什么?
                                                                                                                                                         
3、阅读本文第⑤段文字,说说作者写钟声的目的是什么?
                                                                                                                                                          
4、阅读本文第⑦段文字,说说作者从那几个方面解读了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读本文第⑧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划线处补写出符合文义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
     绝大多数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地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也会毫不犹豫的以死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6、认真阅读并反复揣摩品味第⑨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然后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千秋一觉长安梦
川湄
①这河滩公园更像一个公园了,地震没有阻断一个城市的建设,就像恐慌并不能剥夺幸存者的余生。我心旷神怡地在石板路上作闲庭信步状,看到七月的雨水将路边的野草催成人高了,催生了这嘉陵江边夏虫们的森林。地震也没有阻断一个城市的历史,没有阻断我通往一个城市的瑰丽记忆。我在河滩公园的芭蕉丛与南天竹之间落座,翻一本《长生殿》,仿佛正是这本书,这些书上的云锦般的句子,正欲冲决记忆之堤,网罗一天秦岭的云(或煞白,或者银灰),演绎一场宫庭的优柔爱情。  
        ②从生离死别的剧情中一抬头,我看到高高的防洪堤,思想里竟然发生了一个令人惊异的置换:恍然间,河堤就是那西安的古城墙,嘉陵江就是那墙下的护城河,我和儿子分明就是这古城堡里的居民。          ③内心的追寻一直没有结束,所以我总试图自问自答。我与西安的古城墙,有什么相关?我何必去到那城堡,并且感慨万端?城堡与战争有关,与一个民族的尊严有关,甚至还与爱情有关,它简直就是一个伟大的象征。  
       ④也许你永远也不会向人说出一个城市最打动自己的因素是什么。骊山的阿房宫,总有什么使你动容。宫殿的雄伟堂皇,还是秦王的爱宠悲愁?钩心斗角的奇巧,还是楚王一炬的叹息?长安城墙下的书院街,你是神往于美妙的和田玉高贵的缄默,还是缠绵于灰头灰脑的土陶幽怨的倾诉?也许你百感交集,难以言表。使我神往于夜色中的西安古城墙,并不是一张精致的宣传画做得到的。许多年前,当一个寻找忧伤而打动了我的男孩,或者当一位美丽忧伤,从来不为帝王开颜一笑的宠姬,与城墙的印象叠合起来时,那些死板的,见惯不惊的城墙垛,才像普渡灵魂的莲瓣,向我发射出执著而忧伤的光芒。我的灵魂早就来到了这城墙之上,随着这个少女忧伤的目光,附着于花朵般的垛口以及垛口上朝暾夕晖的光亮。  
       ⑤我的视线,再一次投向脚下的土地。我的脚早已走下了西安城墙,但是我的心还留在城墙上。记得当我于二OO八年八月七日那天,终于跨过时空的阻隔,踏过宽宽的护城河,站在可以跑车的挂着无尽的红灯笼的城墙上,暴露在今夏最后一个大太阳之下时,内心就真的充满了虚弱的忧伤:悲剧人生就是无论实现还是不实现,或者就是无可实现。我知道分明是古城墙在记忆中的光亮,鼓舞我来到这里。在方形的城墙上骑游,我感觉到了高远,也感觉到了空旷。心被现实掏空了,原来所存的想法,或者本无所谓存在的想法,早已没有了。冲动没有了,城墙不过如此,高处不过如此。就像这场人生不明所以的奔赴。无所不在的憧憬,无所不在的空虚。或许我只有感恩。但我不想跪下来:世界上还有更多的我无法攀登的城墙。那些漫不经心地骑游城墙的外国游客,风一样掠过我眼前,让我感觉到自己的虚弱:我感到羞赧,就像长城是我们伟大的羞赧,我感觉西安城墙也是;此刻的西安城墙是我的羞赧。  
       ⑥那一天,我对着太阳低下头去,视线触及墙砖,忽然心里有一种冲动。我想手抚这些无语之石,好好倾听它们诉说命运。它们成就了高高的城楼,它们在集体意志的丛林里失去了自己前世今生的梦想,它们在堆砌、构建、巩固、演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集权意志,幻想着时代的荣耀。西安城墙就像万里长城,已成为国人集体怀旧的地方,它们的辉煌与苍凉,鲜活与朽腐,让人激动并感怀于一个民族的沧桑岁月。  
       ⑦我不断回想起那一时刻。当时我就曾意识到:西安城墙的砖石上,必定镌刻有很多震烁古今的名字,有他们经天纬地的业绩。然而对于国民而言,唯有帝王的野心,才是大于一切的。那一天我走下古城墙,在西安市里偶然发现,大唐芙蓉园正门背面有一幅匾。这匾击中了我的心。霓彩辉煌之中,这匾上的四个字居然在我眼前无比清晰:“惟天为大”。这四个字就是国人信仰的权力意志,它是古代文明的体现,也是时代悲哀的证据。那一天我在大唐芙蓉园里欣赏了世界最大的水幕电影,欣赏了夜色中热烈的彩车表演,人们高呼唐王,演员长久挥袖,我也为唐人喝彩。我从来相信最大的智慧在民间,然而帝王却讲政治:讲世袭,讲天意,称天子。天子并非极大极高,他们只是自我膨胀,还有可能因为恐惧,才需要筑那么高那么厚的城墙。时至今日,城堡已经不是一个城市的安全系统的重心。秦王的梦幻军团,地下战车,地下宫殿,转眼已成泥丸。无论地面上的,还是地面下的,权势的梦幻都会破灭,供人瞻仰的只有艺术留存和不死之魂。  
       ⑧ “长相思,在长安。”   
       ⑨在嘉陵江上的鸣笛声中,我的心再次飞翔。我似乎穿越想象,听到了西安城墙之上,号角声声,北风呜咽;看到了唐城歌舞,长袖高髻。唐人啊,梦里也让途经西安的我心思漫卷。那一声高亢,那一声低徊,那长安城墙内外,几回回暮鼓如在梦里边。  
       ⑩一缕风来,瞬息之间,在长安迷梦中尚觉虚弱的我,恍如置身骊山晚照下的长生殿,不禁一摇头,一叹息,合起手中的书卷。这君王妃子的爱情,恐怕只是一种美好的传言。民间还是才子的心灵,才这样足够浪漫?长得君王带笑看,安在蓬莱又团圆?秋风渐起,挽起帝王将相王权秩序的千秋遗梦,扫荡尽十三王朝的兵车战火,徒留下这催人肠断的《长恨歌》,人间爱的千古唱和! (2008年8月《读者在线》)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题目“千秋一觉长安梦”的好处。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的大意。
                                                                                                                                                   
3、第⑤段中“或许我只有感恩。但我不想跪下来:世界上还有更多的我无法攀登的城墙。”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下面两个划线的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
     ①你是神往于美妙的和田玉高贵的缄默,还是缠绵于灰头灰脑的土陶幽怨的倾诉? 
     ②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叶赛宁《夜》)
                                                                                                                                                          
5、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第③段中提出的“我与西安的古城墙,有什么相关?我何必去到那城堡,并且感慨万端?”这个问题。
                                                                                                                                                            
                                                                                                                                                            

6、比较下面两个语段,说说它们的表达特点和作用。
     ①在嘉陵江上的鸣笛声中,我的心再次飞翔。我似乎穿越想象,听到了西安城墙之上,号角声声,北风呜咽;看到了唐城歌舞,长袖高髻。唐人啊,梦里也让途经西安的我心思漫卷。那一声高亢,那一声低徊,那长安城墙内外,几回回暮鼓如在梦里边。 
     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7、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能否删去的看法?
                                                                                                                                                             8、你们一定亲眼或通过其他渠道看到过长城或长城的图片,也一定有过深刻的感受,请模仿文章第⑨、⑩段的写法,描写你看到它时的感受。(不要超过120字)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活在往事中
       ①旧历小年第二天,正当人们忙着迎接春节的时候,我则坐在电脑前用冰凉的双手敲打春节前最后一个比较正式的文字。是的,好长时间没有正式写字了,没有心绪,没有思路,没有热情,没有时间。其实这段日子除了上班,每天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2008年最初的一段日子,天降大雪,三十年不遇,住在小城的人们像一个个耗子,缩在洞里极少出门。闭门不出本是我的生活习惯,但近日心却静不下来。我常常一下午一下午地面对电脑浏览网友们的博客,就像一个东摇西荡的流浪汉。在我身后的窗外,是邻居家屋檐上厚厚的积雪,那些积雪就像卧在心头上一样,因为在阴面,这样冷的天里,节前是无望融化了。  
       ②不知什么时候,每到年关我总盼望着春节的快快降临,像小时候一样。不同之处是那时候盼望放鞭炮,穿新衣,而现在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辞旧迎新——丢弃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好运。闲暇时,偶尔跟朋友把酒聊天,他们也谈到这样的感受。尽管年近不惑,一点也没有感到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可怕,反而老在企盼时光走得快点,快点,再快点,似乎越快越能丢掉生活中的不快和忧郁。  
       ③我们都生活在时光这条河里,那些往事就像飘摇的水草,我们就是穿梭于水草之间的鱼,看着身边的水草不断往后飘去,我们禁不止感叹,时光走得太匆匆。每到年关,人们总习惯说:啊,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了!是的,时间过得真快,快得不允许我们回忆些什么。除了作家、诗人,他们用带着神秘的光芒文字引领人们进入他的记忆的故事里,用如麻的思索编织一张张记忆之网,让读者身陷进去不能自拔。
       ④偶尔在一个人的时候,或许会将时间徜徉于往事的回忆当中。午夜,开一盏壁灯,燃一支香烟,斟一杯醇酒,眼前一片空白,耳朵一片空寂,思绪也变得邈远,邈远,更邈远……
       ⑤对于雪的最初记忆有些诗意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清早,一觉醒来,窗外茫茫一片,奶奶告诉我,那是白面,我们可以做馒头吃了。我便急着喊大人赶快用畚箕装。他们看着我哈哈大笑,于是雪便在一大串笑声中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⑥山里的雪一冬天都不会化的,人们扫出一条窄窄的小路,将手揣在棉袖里,提沓提沓地趿着鞋串门,一进门照例蹬掉鞋子上炕。一副旧扑克牌糊了又糊,缺了,在硬纸板画着替补。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常常在雪地里堆火炉。雪长冬不化,长冬雪白,没人动的地方照样可以攥着往嘴里吞,雪水带着甜滋润着山里人的嗓子,使他们喊山喊得更嘹亮。
       ⑦城里的小孩堆雪人,山里的小孩不堆,他们捏雪球打雪仗,或带着狗在雪地里打滚。滚雪球,一直滚到滚不动为止,足有一人多高。
       ⑧“燕山雪花大如席”,那是诗人的夸张,但鹅毛团是常有的事,大片大片如丝棉,飘呀飘呀总没个完,“米颗雪,下一月。鹅毛团,下一年。”山里的孩子是念着这样的俗曲儿过完了一个又一个冬天的……
       ⑨人们年轻的时候极少回忆往事,那时候他们在走上坡路,太阳就在前方,为了赶路,他们低着头拼命地爬高,只有在年老的时候,人们才会用更多的时间回顾已往的岁月,这时候,他们走下坡路,可以直起身子回顾身后的夕阳了。往事常常附着苍凉的玫瑰红,披着朦胧的面纱。留下的是美,剔除的是恶,因此我们的记忆里的一切往往是美好的,令人憧憬的。
       ⑩雪还没有停,鞭炮已经响起来了,过年了。是啊,2008年到了!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①在我身后的窗外,是邻居家屋檐上厚厚的积雪,那些积雪就像在心头上一样,因为在阴面,这样冷的天里,节前是无望融化了。
                                                                                                                                                           
                                                                                                                                                           

       ②山里的雪一冬天都不会化的,人们扫出一条窄窄的小路,将手揣在棉袖里,提沓提沓地趿着鞋串门,一进门照例蹬掉鞋子上炕。一副旧扑克牌糊了又糊,缺了,在硬纸板画着替补。
                                                                                                                                                             
                                                                                                                                                             

2、在第①段中作者写到“闭门不出本是我的生活习惯,但近日心却静不下来。”原因是什么?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
                                                                                                                                                              
                                                                                                                                                             

3、从第⑤段开始,作者的思绪又回到了“儿时”以及“山里的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第⑨段中说:“人们年轻的时候极少回忆往事,那时候他们在走上坡路,太阳就在前方,为了赶路,他们低着头拼命地爬高,只有在年老的时候,人们才会用更多的时间回顾已往的岁月,这时候,他们走下坡路,可以直起身子回顾身后的夕阳了。”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宏哗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苹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荚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地,胖油油地,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特角;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阅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①选自《深山书简》,有删节。作奢栗容若,原籍河北行唐,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移居台湾。
1.本文②——⑤段描写了四幅塞外春天的图画,                                            、                        、百兽嬉春图,这四幅图画是按照                      顺序来描写的。
2.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
     (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画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
                                                                                                            
3.第⑥段中“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怕听嘎嘎的雁声。
                                                                                                       
4.仔细晶读文章最后一段划线部分,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淡 竹
苏沧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
       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要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这样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是空的吗?
       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选自《散文》2009年第12期)
1.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文章主要写淡竹,为什么在第3-5段写到稻子、银杏、法国梧桐、千年古井?又为什么在第16-22段写到李白、陶渊明、郑板桥等人?
                                                                                                                                                             
3.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
                                                                                                                                             
    ②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4.结合本文对“淡竹”的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