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出淤泥而不( )
(2)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3)陶后鲜有( )
(4)到山花烂漫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沾染;污染
  (2)我
  (3)听说
  (4)等待;等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菊花 牡丹 风雷 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5.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鸟说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官官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患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彀,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如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1.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或_______。本文是一篇以_______为主的“说”体文字。
3.解释句中的加粗词。
(1)巢大如( )
(2)小不能掬( )
(3)手下鸣乃( )
(4)雏且出矣,雌者覆之(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对鸟儿的遭遇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作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东坡画扇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②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瑜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江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蝓:走出。⑨逋(bǔ):拖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某家以制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懊恨不胜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公呼至询(指代制扇者)
B.非负之也(故意)
C.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即付之日(把)
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2)昂首观之,项为之(     )   
(3)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     )    
(4)捉虾蟆,数十(     )   
(5)丛革为林(     )    
(6)正浓(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很多“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呢?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鸡作食。
2.解释下列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
(2)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朝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至苗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改)
【注】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 hàn dàn):未开的荷花。④异馥(fù):异香。
1、将甲文中横线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而”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居    
B、后狼止前狼又至    
C、乃记之去    
D、溪深鱼肥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牡丹之爱,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个文段,都是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