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数学试题 >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1与y=-34x+3交于点A,分别交x轴于点B和点C,点D是直线AC上的一个动点.(1)求点A,B,C的坐标;(2)...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1与y=-
3
4
x+3交于点A,分别交x轴于点B和点C,点D是直线AC上的一个动点.
(1)求点A,B,C的坐标;
(2)当△CBD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D的坐标;
(3)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以点E,D,O,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
BE
CD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在y=x+1中,当y=0时,x+1=0,∴x=-1,点B的坐标为(-1,0).(1")
在y=-
3
4
x+3中,当y=0时,-
3
4
x+3=0,∴x=4,点C的坐标为(4,0). (2分)
由题意,得





y=x+1
y=-
3
4
x+3
解得





x=
8
7
y=
15
7

∴点A的坐标为(
8
7
15
7
).(3分)

(2)当△CBD为等腰三角形时,有以下三种情况,如图(1).设动点D的坐标为(x,y).
由(1),得B(-1,0),C(4,0),∴BC=5.
①当BD1=D1C时,过点D1作D1M1⊥x轴,垂足为点M1,则BM1=M1C=
1
2
BC.
∴BM1=
5
2
,OM1=
5
2
-1=
3
2
,x=
3
2

∴y=-
3
4
×
3
2
+3=
15
8
,点D1的坐标为(
3
2
15
8
)
.(4分)
②当BC=BD2时,过点D2作D2M2⊥x轴,垂足为点M2,则D2M22+M2B2=D2B2
∵M2B=-x-1,D2M2=-
3
4
x+3,D2B=5,
∴(-x-1)2+(-
3
4
x+3)2=52
解得x1=-
12
5
,x2=4(舍去).此时,y=-
3
4
×(-
12
5
)+3=
24
5

∴点D2的坐标为(-
12
5
24
5
)
.(6分)
③当CD3=BC,或CD4=BC时,同理可得D3(0,3),D4(8,-3).(9分)
由此可得点D的坐标分别为D1
3
2
15
8
),D2(-
12
5
24
5
),D3(0,3),D4(8,-3).
评分说明:符合条件的点有4个,正确求出1个点的坐标得(1分),2个点的坐标得(3分),3个点的坐标得(5分),4个点的坐标得满分;与所求点的顺序无关.

(3)存在.以点E,D,O,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以下三种情形,如图(2).
①当四边形AE1OD1为平行四边形时,
BE1
CD1
=
3


2
20
. (10分)
②当四边形AD2E1O为平行四边形时,
BE1
CD2
=


2
10
.(11分)
③当四边形AOD1E2为平行四边形时,
BE2
CD1
=
27


2
20
.(12分)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1与y=-34x+3交于点A,分别交x轴于点B和点C,点D是直线AC上的一个动点.(1)求点A,B,C的坐标;(2)】;主要考察你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如图,大拇指与小拇指尽量张开时,两指尖的距离称为指距.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h与指距d两个变量的各对应值如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指距d(cm)20212223
身高h(cm)160169178187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18,0),B(18,6),C(8,6),四边形OABC是梯形,点P,Q同时从原点出发,分别作匀速运动,其中点P沿OA向终点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沿OC,CB向终点B运动,当这两点有一点到达自己的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1)求直线OC的解析式.
(2)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秒.如果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试写出点Q的坐标,并写出此时t的取值范围.
(3)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秒.当P,Q两点运动的路程之和恰好等于梯形OABC的周长的一半,这时,直线PQ能否把梯形的面积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有可能,请求出t的值;如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4
3
x+8的图象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OD=
1
4
OB,AC=
1
4
AB,过点C作CE⊥OA于点E,点M从点C出发,沿CD方向运动,过点M作MN⊥OA于点N,过点N作NPAB,交OB于点P,当点N与点O重合时点M停止运动.设AN=a.
(1)求点C的坐标;
(2)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P;
(3)是否存在点M,使△MN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龟兔赛跑”是同学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图所示,表示了寓言中的龟、兔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其中直线段表示乌龟,折线段表示兔子),请看图回答问题.
(1)赛跑中,兔子共睡了______分钟.
(2)乌龟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米/分钟.
(3)乌龟比兔子早达到终点______分钟.
(4)兔子醒来后赶到终点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米/分钟.
某县为了打造梨乡水城,发展旅游业,从2008年开始扩大梨树种植面积,梨树种植面积y(百亩)与时间x(年)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求该县2012年梨树的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