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杰克·伦敦的悲剧  ①杰克·伦敦( 1876 ---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作家。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杰克·伦敦的悲剧
  ①杰克·伦敦( 1876 ---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作家。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然而,同作为美国现实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人的结局却大不一样。马克·吐温以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实践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的信念。杰克·伦敦却在四十岁壮年之时,吞服了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了一生。     
  ②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③航海归来,境况并未好转。1894年,十八岁的杰克·伦敦参加了“基林军”,这是当时由平民党人领导的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的一部分。这次“进军”的***考克西等在华盛顿因“践踏国会草坪”被捕,进军组织亦遭取缔。杰克·伦敦在退出“进军”行列之后,又继续过流浪生活,监牢、警察局成了他常进常出的地方。     
  ④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即使在漂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他的伴侣。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
  ⑤一条奈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1899年)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发表了,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在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伦敦心爱的题材。     
  ⑥杰克·伦敦的思想是混杂的。他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读过黑格尔、斯宾塞、达尔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到他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1 907 年(时年三十一岁)写的《铁蹄》,指出美国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作了有预见性的警告。我国已经有译本的《马丁·伊登》(1909年),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这本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对人性的蹂躏、对正义的践踏。主人公伊登依靠个人奋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结果以自***了结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伦敦真正走上了马丁·伊登的道路。     
  ⑦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把杰克·伦敦带进了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时期具有的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者的性格,逐渐消退,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⑧1 911年,他公开声明,他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钱。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钱。他认为他有权过豪华奢侈的生活。他曾经用一大笔钱建造一条命名为“斯纳克”(一种想象中的恶兽)的游船;1913年用了十万美元(在当时是一芝惊人的钱财)以近四年时间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别墅,在落成后即将迁居的时候.忽然起火焚毁。这位已经跻身上流社会的大作家,看了看价值十万美元的废墟,摆了摆手,宣布将另建一个庄园。这时的杰克·伦敦已经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义泥淖,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粗制滥造,写出一些完全背离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年时还说过:“我如果自己能够作出选择的话,除了写一篇说明我对资产阶级世界是多么鄙视的社会主义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会下笔。”可是在1916年1月,他公开声明脱离自己曾经积极参与活动的美国社会党。     
  ⑨这位曾经饱尝人世艰辛,也曾经用自己的笔为社会底层的不幸者呼喊过的作家,随着他的成名和发财,沉沦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1 91 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用自***结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的四十九部著作。(有改动)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通过《马丁·伊登》我们看到,杰克·伦敦对于资本主 社会中人才被毁灭是有着很强的预见性的,但自己也免不了这样的结局,说明他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B.二十几岁的杰克·伦敦是以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对穷苦人的满腔同情开始的文学创作,因此,他以一开始就是一位鄙视资产阶级世界,敢于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 露资本主义社会残酷无情的社会主义者。   
C .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使青年杰克·伦敦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性格逐渐消退,直至成为彻头彻尾的拜金主义者的重要的思想根源。  
D .对于饱尝人世艰辛、思想混杂的杰克·伦敦的一生,作者是抱有批判和惋惜之情的。但作者也认为,杰克·伦敦 及其所留下的四十九部著作,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的研究方面深具价值。   
E.这篇传记语言简明流畅,结构清晰,并采用倒叙的写法,将传主从童年直到自***身亡的短暂的一生清晰、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2.简要概括杰克·伦敦的主要人生经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一篇评传,这篇传记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杰克·伦敦作传,为什么开篇写了同时代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两位作家截然相反的结局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
2.①杰克·伦敦少年和青年时热爱读书,求知欲强,自信 毅,历经磨难,顽强拼搏,虽屡屡碰壁,而不自暴自弃,以求走出贫穷的处境;②后来以写作谋生,创作了不少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作品,因此成名,跻身上流社会;③成名后,陷入拜金主义泥淖,为挣钱而写作,粗制滥造,青年时期的叛逆性格日渐消褪,变得唯利是图和玩世不恭,极端个人主义和“超人”哲学,使其精神世界充满矛盾,最后自***。
3.“评”“传”结合(或夹叙夹议)。传文第②③④段在对杰克伦敦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苦难艰辛的流浪生活的叙逑之前都有简短的评论,点明他人生坎坷,突出他的坚韧、顽强、不自暴自弃的性格;又如第⑦段,在叙述了杰克·伦敦的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杰出的创作成就之后,又用评论点明其性格蜕变的原因。
4.传记开始将杰克·伦敦与马克·吐温并提,采用的是对比(对照)手法,以马克·吐温的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与杰克·伦敦的四十岁壮年吸毒自***于豪华大牧场形成鲜明反差,既照应了标题中的“悲剧”,也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两个同时代美国作家结局的鲜明对比,带给人们的思考是深广的。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杰克·伦敦的悲剧  ①杰克·伦敦( 1876 ---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作家。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
黄尘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一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学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小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
  与我们的生生丢弃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毫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化。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此萌学校之所以对书法教育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跟功利化教育有关。如今,家长、学生、老师、学校关心的是成绩、升学率!重视的是分数、排名。既然中考扣高考都不考书法,那学它干吗?畸形的教育形势和功利的求学思维之下,书法也就成了个别“票友”的私人爱好了。
  其实,即便是在功利化的考试思维下,书法也大有裨益。很多高考阅卷老师都透露,字写得好,卷面清晰干净,老师的第一印象好,分数自然有所倾斜;而如果在纸上涂鸦,卷子一片狼藉,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成绩不也就有保证了吗?
  再者,俗话说“字如其人”,如果自己写一手烂字,有何颜面示人?如果别人能写一笔潇洒的字体,你难道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书法的失落,还跟一股逢传统必反的潮流脱不了干系:仿佛传统的就是糟粕,现代的才是精华,传统与现代是永恒对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与“现代”水火不容。比如,“现代”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旗袍,但唐装、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风光依旧吗?摩天大楼够“现代”了吧,但每逢假期,大家还不是一股脑地往名胜古迹跑,以一睹那些“传统”建筑的真容为快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币一定就得反“传统”。就拿书法来说,其研习过程对情操的陶冶,对良好品性的塑造,对文化修养的养成,无论古今,成效依然。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将不是画家,而是书法家。人家一代绘画宗师尚有改行研习书法之念,犹如一张白纸的中小学生们,何必要拒而远之呢?也正因如此,广东率先让书法走进课堂的做法才值得期许。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国、日本的书法教育比较发达与韩日两国儒家文化的 背景有关系。
B.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高考语 文成绩有了一定的保证。
C.唐装、旗袍日益走俏,风光依旧是现代服装艺术与传统服装艺术的完美结合。
D.毕加索的话是强调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景仰和学习中国书法艺术的强烈愿望。
2.在作者看来,我国书法失落的原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请谈谈你对作者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对低碳经济的五种误解
潘家华
  对于低碳经济,有几种误解需要澄清。
  第一种误解,认为低碳经济是贫困的经济,咱们不能搞。
  其根据是,最贫穷、最不发达酌国家,人们不消费,没车开,交通困难,当然是低碳状态。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都很高,高排放才有高生活质量。
  这种误解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在较高人文发展水平情况下也可以是低碳的。以使用零碳的核能为主的法国,人均碳排放量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一半;北欧国家绝大部分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丹麦基本上是风电,挪威、瑞典基本上是水电。这些国家碳生产率很高,生活水平也很高。可见,生活质量并不是用碳排放的多少来衡量的。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要走向贫困,而是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走向富裕。
  第二种误解,认为一旦搞低碳经济,那么重工业就不能发展了。
  中国有的城市一开始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很有热情,但后来不愿意高调践行,就是因为害怕大型化工、钢铁行业投资受限制。这完全是误解。任何社会都必须要有些相对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来保障经济运行,保障生活质量。要是没有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高速公路怎么建?房子怎么建?所以,低碳经济绝对不应该排斥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而应该想办法尽量提高碳效率。
  第三种误解,认为一旦搞低碳经济,就不能开车、住大房子、享受空调了。
  事实并非如此。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适宽敞是可从得到保证的。欧洲现在有很多零排放建筑,隔热效果非常好,一旦用自然通风、地热把室内温度调控到一个合适的水平,就能保持很长时间。交通领域,我们可以开发太阳能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所以搞低碳经济并不一定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相反,生活品质可能还会得到改善和提高。
  第四种误解,搞低碳经济要用先进技术、低碳能源,成本太高,我们做不了。这听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不对。从长远战略上来看,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今后的竞争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如果我们为减少成本,图当前一点蝇头小利,那么,将来我们的产品、产业甚至整个经济就可能没有竞争力,从而被排斥出世界经济的主流。现在欧洲、美国的很多产品都有“碳标签”,标明该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消费者会有意识地选择低碳产品,如果我们的产品碳含量比较高,别人不买,我们就失去了市场。除此之外,还有环境成本问题。化石能源除了排放二氧化碳,还可能造成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合物、重金属等污染;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的环境负荷就非常低。从长远战略、现实竞争力、环境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发展低碳经济就不是高成本,而是具有竞争力的低成本。
  第五种误解,认为低碳经济是好东西,但太遥远,我们现在还没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水平,以后到了那个水平再说。
  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低碳经济是点点滴滴汇集起来的,任何节能、防治污染的行为,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我们搞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关闭小火电厂、小水泥厂;作为消费者,随手关水龙头、关灯,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用太阳能热水器,这都是在向低碳化迈进。所以低碳经济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生产、消费中。
【注】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用简要的语言直接点明对于低碳经济有几种误解需要澄清,自然引出下文。
B.文章用丰富的例子来反驳“低碳经济是贫困的经济,咱们不能搞”的观点,并说明我国完全可以发展低碳经济。
C.搞低碳经济不一定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因为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适宽敞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D.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现在欧洲、美国的很多产品都有“碳标签”,这砦产品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2.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话概括低碳经济并不遥远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分析了我国对低碳经济存在的五种误解。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认为我国对低碳经济会存在这五种误解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些文字,完成1~3题。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
钮卫星
  ①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伯纳姆在他的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中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倌击败。
  ②这样一部有点令人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由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没有被真正破除干净过。至今走在居住区内和附近的马路上,还经常遇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求药“倒”病除的现象不能简单地被归类为一种无害的民俗——至少在污染环境这个层面上是有害的,它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
  ③有一些古代迷信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譬如原本比较复杂的古代术数系统,现在退化为只通过某种方言对数字的发音来附会吉凶宜忌,如“4”谐音“死”是不吉利的,“8”谐音“发”是吉利的,等等。于是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数字就有了吉凶之分,人们选择号码时纷纷避凶趋吉。某省甚至把认为是不吉利的车牌号人为地删除,以便避免用得起小车的富人们花钱买不吉利。而把某些重要活动的举办时间定在“8月8日8时”之类,显然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这些行为,无疑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迷信思想酌流行,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努力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④在当今的报纸和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这种对孤立科学事实的强调和对科学产品的推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航天技术的报道。媒体放弃了向公众普及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作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媒体对飞船搭栽物品的神秘性和尊贵性大肆渲染,似乎发射飞船的物质代价都被附加到了这些物品上。如果说是搭栽植物种子,希望在高能环境中诱发基因突变,以改良品种,这还有一点点科学的味道一一实际上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搭栽种子以改良物种的效率和科学性往往被夸大;而一些搭载的纪念品、会徽、会旗等被赋予的价值和神圣性,则纯粹是巫术色彩的,是毫无理性基础和科学意义的。
  ⑤在美国科学普及史上出现过一些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他们一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的视野看待科学,他们出版科普书籍,为杂志撰写科普文章,把理性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到了二十世纪这样的科学家从科普阵地上撤退了。反观中国的情形,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群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现在有人呼呼,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科学的普及,但应者寥寥,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
  ⑥“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们去做。”这句话便是在强调公众应该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科学中去。同时科学也需要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因此,政府、科研机构组织者等应通过科学普及来让公众理解科学,做这件事尽管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值得和应该首先做的。(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下列有关中国科学普及的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将一团团药渣泼洒到路上,以乞求药“倒”病除;人们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码时以数字区分凶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在大众层面上的普及。
B.从中国民众在日常行为中对迷信的延续,到目前中国的媒体对航天飞行的神秘性、尊贵性和神圣性的倾心,作者认为目前社会已由传统的迷信步入新的迷信,科学启蒙任重道远。
C.作者认为中国的航天活动应该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是一种政治活动,而新闻媒体在宣传上更应该注重对公众的科学启蒙。
D.前沿科学工作者参与科学普及的力度不够,响应者不多,是导致中国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的原因之一。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与迷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起先以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冲破迷信的阻碍,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科学又 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将被迷信击败。
B.本文将中国科普现状与美国科普现状进行了对比,从而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科普现状的问题本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C.对于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张贴“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标语,报纸和电视节目强调孤立的科学事实等做法,作者认为这不足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破除迷信。
D.正是因为美国有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义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的普及,从而形成了目前的这种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深入美国公众心灵深处的局面。
3.要实现科学在中国真正普及的日标,中国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请联系全文简要作答。
答: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荷叶
韩开春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②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③其实,我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
  ④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⑤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
  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有时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选自《2012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当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着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着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