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挑山的男人①他原本身体健康,有个美满家。在他40岁那年,妻子忽然得了重病,尽管他竭尽全力四处举债,仍没能把妻子留住。家徒四壁,...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挑山的男人
①他原本身体健康,有个美满家。在他40岁那年,妻子忽然得了重病,尽管他竭尽全力四处举债,仍没能把妻子留住。家徒四壁,欠下一身的债,两个孩子还得上学,连债主进了他家的门,都不忍心开口。他反倒安慰人家,人不倒,债不亡,就算拼掉这身骨头,我也要把债还上。
②他把孩子托付给父母,去外面打工。他去好几个矿山背过矿,工钱本来就少得可怜,还常常被拖欠克扣。他又去了河南,在一个小煤矿井下挖煤,才干了两个月,出事了,他的左臂被缆车砸断了,只能无奈截肢。出院后,矿主叫他赶紧走人。少了一条胳膊,他连农活都干不了。他第一次给人跪下,哀求矿主让他留下,说家里两个孩子还指望我的钱交学费,求您让我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哪怕看门扫地也行。矿主只好给了他4000元钱,打发他回家。他把钱小心地分成两半,一半缝在内裤里,另一半装在包里,然后回家,没想到那个包还是给小偷划了。
③好好的人出去,回来却少了一条胳膊,一家人抱头痛哭。那条胳膊换来的2000元钱,他拿去还了债。乡亲们同情他,劝他出去乞讨,他说不行,我已经丢了一条胳膊,不能再出去丢人。
④他独自去了上海。晚上,他就睡在立交桥下,白天也不敢出去乱逛,怕被抓住收容遣送。他胆战心惊,起早贪黑到建筑工地上寻活,可人家总有理由拒绝他。万般无奈,他壮着胆子去了一次残联,残联的人瞟了他一眼,就摇头说你走吧。快一个月了,他依然流落街头,口袋里只剩下几块钱。正是盛夏酷暑,他却浑身冰凉,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竟那样陌生,无论自己怎样努力总是受到伤害。他想到了死,爬上了高高的立交桥,一阵风把他吹醒,想起孩子,想起了家,他骂自己蠢,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⑤第二天,他遇到一个老乡。老乡说,咱去华山做挑夫,只要肯卖力气,拿钱实在,还自由。他二话没说,跟着老乡去了华山。第一次踏上华山险道,他背了50斤货物,才走了一小半路已经两腿灌铅,喘不过气来。他想歇不敢歇,想退无路可退,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一脚踏空就要粉身碎骨。他只能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往上爬,天黑时才到山顶。
⑥半夜下了山,领到15元报酬,他想,这钱根本不是人赚的,明天赶早回去吧。可是一觉醒来,他又登上了陡峭的山路。从此,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带上馒头和自来水就去领货。挑夫的报酬是按重量计算的,并且根据路途远近、险峻程度有所区别,上北峰要走四个小时,每斤货物的运费是三毛钱;南峰是华山之巅,路途遥远险峻,要走七个小时,每斤四毛钱。只有劳动力价格低于缆车的运输成本,挑夫才有市场,他们根本没有谈价钱的资本。为了多赚点钱,他肩上的重量从50斤渐渐加到了100斤,这几乎是挑战极限。
⑦无法想象,他究竟要流多少汗才能换回一毛钱!可他从不认为赚得少,反而对华山充满了感激,他说是华山帮他还清了债,还供了他的两个孩子上学,让他找回了男人的尊严。儿子今年考上了大学,暑假来华山看父亲。儿子问他,山路那么高那么陡,你怎么上去的?他笑了,说一步一步往上走,不就上去了吗?儿子执意要体验一下父亲的工作,他说不行,儿子说,我年轻力壮,你能上我就能上。到底拗不过儿子,次日一早,他拿了一个20斤的西瓜,让儿子背着上华山北峰,这条道近且没有南峰那样险峻。四个小时的路程,儿子却走了一整天,天黑时才到北峰,看见父亲,儿子眼泪刷地就下来了,说:“爸,以后您少背点,要吃好点…… ”
⑧说到这,他忽然哭了。顿了顿,他又自嘲地说,一个大男人哭得跟娘们似的,让你见笑了———哦,我得赶路了。说着他又背起了煤气罐,一只手紧紧抓住铁链,弯腰驼背,像一张拉满的弓,艰难地往上爬……
11、第①段中“他反倒安慰人家,人不倒,债不亡,就算拼掉这身骨头,我也要把债还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
12、简析第⑧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3、试概括文中“他”的性格特征,并举例说明。(6分)
14、探究:文中刻画了一个华山独臂挑夫的形象,为什么以“挑山的男人”为题?(8分)
答案
11、①这几句话表现出他是一位说话算话、讲诚信、有高度责任心的男人。(3分)②同时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与表现人物埋下伏笔,使行文前后照应。(2分)
12、①这里是文章的尾声,通过“又背起“手紧紧抓住”艰难往上爬的形象描写和“腰背像一张拉满的弓”的比喻,进一步表现了这位挑山的男人为家庭尽责而敢于直面生活的艰辛,勇于同厄运抗争的不屈精神。(4分)②末尾省略号的使用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2分)
13、①他勤劳,讲信用,对家庭有强烈的责任心,有坚强的生活信念。如他拼命挣钱还债。
②他敢于直面生活的艰辛,有勇于同厄运抗争而维护男人尊严的倔强性格。如他拒绝乞讨,
挑战极限,做华山挑夫。(举例言之成理即可)
14、①男人意味着一种责任,文中的他非常重视男人的尊严,无论是对待病妻,还是对待债主,还是对待孩子,他都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男人。(4分)②“挑山”说明他身上担子的沉重。也表现了他不屈与坚强的精神。这个山一般的汉子,扛起的是一个男人的责任,一个父亲的尊严。(3分)③文章以“挑山的男人”为题,使人物形象更具典型意义。如果用“华山独臂挑夫”为题,则收不到这种效果。(1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挑山的男人①他原本身体健康,有个美满家。在他40岁那年,妻子忽然得了重病,尽管他竭尽全力四处举债,仍没能把妻子留住。家徒四壁,】;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
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①蒋道理被公安局的人带走了!
②这个消息传出,不仅蒋道理的家人、亲友、邻居不信,就连医院里平时不怎么喜欢他的人也都不信:蒋道理可是一个善良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事,居然还是敲诈勒索?搞错了吧?大家议论纷纷,不知所措,尤其是单位里心虚的同事更是人心惶惶。
③蒋道理可是个公认的善良人。他上学时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当过学生会副主席,勇救过落水儿童,每年都是“学雷锋标兵”;走上工作岗位后,他每个月都抽出一个双休日悄悄到农村给老乡义诊,因一次被误认为是骗子被扭送到派出所,真相大白后大家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当地媒体得知情况后,还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也正因此,遭到单位不少小肚鸡肠之人的嫉妒,说他出风头,想找他的茬,可私下交流时却又都找不出他的问题,甚至最后还有人不禁感叹地说:“蒋道理其实确实是一个善良的好人啊。”但年底评先进时,大家还是都默不作声地投了他的反对票。院长对他其实也微有反感,起初蒋道理没被评上先进他也挺高兴,可是却一连几夜睡不着觉,后来独断专行增加了一个名额给了蒋道理,他良心才安。这么好的一个人,居然被公安局以涉嫌敲诈勒索罪逮捕了,他敲诈谁了,他勒索谁了?这不是开玩笑吗?可是当蒋道理爱人来到医院向领导哭诉冤屈,所有认识蒋道理的人才都确认:这个消息是真的。
④在审讯室,两名办案干警——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干警、一个年轻的新干警,对蒋道理进行了审讯。他们准备好了十八般武艺对付蒋道理,可都没用上,蒋道理就全“招”清楚了。老干警问蒋道理:“你知道你犯了什么罪吗?”蒋道理瞪着惊恐的双眼,仍是一副不解状:“我不知道。你们一定是冤枉我了!”老干警骂了他一句,说:“冤枉你?我问你,你在给病人开处方时都是怎么说的?”蒋道理振振有辞说:“我是一个善良的好人。除了一部分大款和全额报销的干部,我给每个患者开处方都是恰如其分的,没多开过一种药,哪怕是一块钱一瓶的。我处处为他们着想,为他们省钱,尤其是无权无势、经济困难的农民,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一年活挣的钱还没有贪官的一顿饭钱多。”老干警严厉地说:“别扯远了。我问你,你在开处方时,是不是都征询患者的意见?”蒋道理说:“是。我跟他们说,我们医院已改制为民营医院了。黑心的院长让我们比原来更过分地多开药,开贵药。这不是侵害患者的利益吗?你们不是大款,不是全额报销的干部,靠工资或靠种地打工挣钱养活一家人,十分不容易,我不能昧着良心给你们开‘大处方’。但我也得吃饭,得养活一家人,如果你同意另支付我20或50元钱,我会恪守医生的职业道德,给你们开药,不让你们多花一分冤枉钱!”老干警又问:“你这样做持续了多长时间?”蒋道理说:“三年前。也就是医院改制后的第二年。医院改制后的第一年,我不愿给病人开‘大处方’,结果每个月工资都是医院平均工资的零头,我没有办法才想出这一招!”老干警说:“你这项收入平均每个月是多少?”蒋道理说:“两千多,加上基本工资,正好是医院的平均工资。”老干警说:“一年是两万六,三年是七万八?”蒋道理说:“是。”老干警猛地一拍桌子,说:“你这就是敲诈勒索!”蒋道理辩解说:“这怎么叫敲诈勒索?是他们自愿的,我没逼迫任何人,他们不愿意的我也没强求,而且处方也没因此而过分开。况且,我给他们省了多少钱?平均每个人至少都有几百元!那些不经患者同意就开‘大处方’的人,他们每个月的收入是我的几倍,他们都不犯法,我怎么就犯法了?”
⑤老干警把年轻警察作的笔录给蒋道理看,蒋道理看后,与自己所述无异签了字。老干警收起卷宗,叹息着对蒋道理说:“他们是合法的,你是犯罪呀。你可真是个法盲啊!”   
⑥一个月后开庭。法庭内座无虚席。因事实清楚,审判长当庭宣判,判处蒋道理有期徒刑两年,没收全部非法所得。蒋道理情绪激动,顿时失控,大嚷:“我没有罪!我为他们哪个人不省下几百块钱的医药费?那些开‘大处方’的让他们多花了那么多冤枉钱的人都没有罪,为什么给他们省钱的人有罪?”
⑦坐在旁听人群中的医院院长咬牙切齿地说:“判得太轻了!这种人应该判死刑!”
⑧作为证人出庭的一位被敲诈过50元的农民,这时才恍然大悟,一时热泪满面,喃喃自语说:“也许。他真是一个善良的好人啊……”
16.文章的主人公名字是“蒋道理”,这样起名的用意是什么?(4分)
17.小说有多处情节具有讽刺性,请选择一处加以赏析。(5分)
18.近年来,医德医术确实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篇小说也是以“医疗”为背景的一个小故事。试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看法。(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一套从未成交的二手房
宽军
我是一名职业炒家,炒过股票、期货,也炒过古玩、字画,如今瞄上了房子。房子这东西,只要看准了,保你赚个盆满钵溢。
最近,我看中了一套二手房,18层,带电梯,建筑面积120平方r/厶\摊8个平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这人,时不时地还会蹦出一两句诗,也许你不相信,我以前可是个小有名气的诗人。
我炒房已有五六年了,如今一看到房子,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条街上的房子,有些买进卖出已好几茬了,只有这套房有点特殊,因为它已经在这里挂牌出售好几年了,却从来没成交过。更令人叫绝的是这套房没有标价,上面写着“价格面谈”。中介所的小姐一提起这套房,脸上就露出鄙夷的神情,说那套房闹鬼,说以前有位买主,曾出到70万,这可是那个楼层里卖得最高的价了,可那老头儿就是不卖,说非得80万,真是神经病,10万可是一辆车的钱。
我笑眯眯地说现在不是值80万了。那小姐诧异地看了我一眼,说你能知道两年后发生的事?除非你是鬼。我嘿嘿一笑,没吱声。
我已经收集了许多有关那老头儿的情报,男,68岁,是某大学退休教授,几年前沉溺于股市,据说赚了七八十万,有个儿子,定居国外,妻子几年前死于非命,据说是自缢,死因不详。对于老头儿的生活起居,我也了如指掌,没看出什么异常,每天有来自天南地北的购房者从他屋里进进出出,却始终没能撬动他的嘴,着实令人兴奋。不过,我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高手对决,一击毙命。
我掰着手指等那个黄道吉日。也真是神,一个月没下雨,那天却阴云密布。
老头儿瘦瘦长长面容清癯,眉目之间透着几分儒雅,他给我沏了杯茶,开始东拉西扯,我边陪他神聊边打量这房子,三室一厅,布局合理,装修豪华,果然是件宝贝。
大爷,你开个价吧。我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看样子,这是个难缠的主。
你报个价吧,我掂量掂量。老头儿见招拆招,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大爷,18层,你不觉得楼层不吉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地狱,单凭这一点,减2万。
你砍价还真有一手。老头儿呷了口茶,笑眯眯地说。
屋子死过人,阴气重,减5万。我咄咄逼人,虽然触人伤疤不道德,可生意场上与人为善等于找死。
你打听得还真周全。老人目光黯淡了下来,笑得有些僵。
老伯,还有一点,不知你清不清楚?我咽了口唾沫说。我准备使出***手锏,成败得失,在此一举。
愿闻其详。老人不慌不忙地回答。
明天起开始征收个税,也就是说今天你卖不掉房的话,至少损失5万,给你考虑的时间还剩3个小时,也许只有两个小时,因为还得除去交割的时间。
你煞费苦心想买这房,是自己住吗?老头儿漫不经心地问。
实话跟你说吧,我是个专业炒房手,三个月前就盯住了这套房,一个月前就联系好了下家。我得意忘了形,差点陷进沙发里去。
这破沙发,不知陷进过多少像你这样的人,小伙子。我也实话跟你说吧,这房子,你出多少钱我都不卖。
不卖?那你上中介公司挂牌干吗?我急得跳了起来。
你看,这么大的房子,一个人住还真觉得寂寞,一直想找人聊聊天儿,打发打发时间。老头儿讪笑着解释。
你骗谁呢?别卖关子了,给个实价吧。我差点冲他吼起来。
小伙子,我本来可以出个天价,把你唬走,今天就破回例,告诉你真相。老头朝我挥了挥手。 
他随手打开卧室的门,里面竟布置着一间灵堂,灵堂上挂着一幅女人的画像,和蔼慈祥。
我妻子,死于抑郁症。那天,我抛掉了所有的股票,准备跟她安度晚年。小伙子,奉劝你一句,有时候,钱买不来幸福。老人神情凄惨地对我说。
我目瞪口呆,手机里,传来下家急切的催促声。
19.小说开头极力铺写“我”这“职业炒家”的本事有什么作用?(4分)
20.房子最终没有成交,实际上文中有多处伏笔,预示着这套二手房不可能成交。试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分)
21.请从两个方面概括并分析小说中老人的主要形象特征。(4分)
2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①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联。这里的全民性指属于同一文化传统的同一族群的全体成员在同一节日时间参与共同模式的节俗。
②在特定群体的文化观念中,节日是用各种各样的郑重仪式和庆祝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些仪式活动蕴涵的文化含量大部分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强调人际和睦、欢乐吉庆、丰收富裕、健康长寿、天人合一等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当然也有些内容与现代社会不完全合拍,但我们也要以合理的态度看待。
③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群体精神,已成为广大民众生活方式的基本构成部分,具有生生不息的旺盛传袭力,因而把它们看作民族国家的重要标志性文化应无问题。那么,传统节日文化的盛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盛衰的一个显著指标,是本土文化存活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④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除夕、中秋注重家庭团圆,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清明节祭祖,也是同族的人们汇聚联络的时机。其他节日也都注重家庭团聚或相互问候、赠送礼物,有程度不等的协调、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⑤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岁时节日不仅在节期的选择上根源于自然界的征候,而且大都有人们为适应季节、气候、物候变化采取相应活动的节俗。如立春之日,举行迎春仪式,打春牛、吃春饼等,庆贺新春的到来,为春耕做准备。
⑥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是民众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清明节的踏青习俗,表达出民众投入新春怀抱的喜悦;扫墓习俗,抒发对于去世亲人的怀念追思。端午节关于吃粽子的传说,表达民众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景仰。中秋赏月,表现民众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和文人吟诗作赋的风雅。
⑦近年来深刻的社会转型与飞速的经济发展又对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中国社会文化体系面临着结构失衡的危机,因而,亟需振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等也一同涌入国门,致使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逐渐兴起并冲击着中国传统节日体系。吸收西方节日固无不可,但是我们必须保持祖国固有节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的主流地位。
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中,端午节已经被韩国抢注,引起了国人的极大愤慨,端午节申报竞争失利的事实说明,我们在传统节日遗产保护方面做得不到位,有很多优秀传统“失传”了。除端午节外,我国还有一些重要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是与东亚的数个国家共有的,也有被其他国家“抢注”的危险,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
⑨有人以为,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把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大力丰富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对振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⑩也有专家认为,超越现实,给人提供一个理想性目标,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遗憾的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的这种社会功能被削弱,从而使传统文化成分被商品化。端午节逐渐蜕变成“粽子节”,中秋节只剩下吃月饼。还有就是对传统节日缺乏理想的目标,比如说,先前庆祝端午节的主题不是爱国,而是全民卫生运动,导致了端午节内容的蜕变;可以设想我们的国粹却只剩下“吃”而文化和精神内涵尽丧的一具空壳时,即使申遗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12.对“传统文化节日”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联。
B.传统节日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凝结而成的文化特质、群体精神,形成了民族国家的重要标志性文化。
C.传统节日的各种仪式活动所蕴涵的文化含量和价值观念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因此都必须在现代社会加以继承和发扬。
D.本土文化存活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其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盛衰。
13.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浓郁的节日诗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你写出下列诗句中反映的
是什么节日。(4分)
A.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答:A.              B.             C.              D.            
14.文章阐述了保护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有哪些?请分条概括。(6分)
答:
15.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人认为应该把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也有人认为关键不在于国家给不给法定节日。结合文本观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 17题。
“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是中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痛苦经历的总结。中国并不是自觉自愿地加入现代化的行列,而是被迫踏上现代化的征程。首先是因为“挨打”,反复的“挨打”,打掉了中国人天生的优越感,创造了中国人的落后感和自卑感,也创造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
西方人掀起的现代化浪潮,是一个对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均进行毁灭性破坏的浪潮。它创造某种普遍性的标准,将进步、发展、富强、文明、先进、发达纳入一个单一的评价体系中来。它创造了“文明的”侵略性和侵略性的文明体系。它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通过扩张主义的商业贸易强行推广到全世界,人类于是进入一个全球时代,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景观开始走向凋零。
在“落后”这个词里,隐藏着许多现代性的观念前提。第一个,它假定人类的文化总体上处于一个动态的格局,相反,如果诸种文化只是静态的分布,则说不上先进与落后;第二个前提,它假定诸文化处在一个单向的运动过程中,相反,如果各自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则不能有意义地谈论先进与落后。落后与先进来自田径赛场上,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跑,于是有的先进有的落后,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即使大家都在跑也说不出谁先进谁落后。
由“落后”一词所带出的文明普遍单向线性发展观,是对文化生态观的反动。在文化生态观看来,评价一个文明不是通过标定它处在所谓的人类普遍历史发展轨道上的什么位置,而是依据它自身内在的活力,它处在自身生命周期的什么位置。因为每一种文明都像一棵树那样,有自己生长盛衰的历史,有自己生命的光彩和特色。对待文化生态景观的原则应该是,相互景仰、欣赏和容忍。怀特海说得好,人们希望他的邻居足够的相似以便相互理解,足够的不同以便相互羡慕和欣赏。这是人类发自本原的心声,是文化生态得以维护的根据。
抛开现实的、功利的考虑不论,中华传统文明被迫中断而加入现代化的世界潮流之中,并不是一件真值得我们欢呼的事情,而应该看成文化生态上的一个大悲剧。它同世界各地其他许许多多土著人以及土著文化的灭绝一样,是现代性制造的严重的文化生态灾难。生态学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只有多样的文化才有可能造就繁荣而多样的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局面,使人类和平而安宁的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今天,当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所有的人民,全部加入这个本质上富于侵略性的现代化行列里来时,世界安有宁日乎?   (节选自吴国盛《落后就要挨打?》)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踏上现代化的征程,是一个被迫而为的痛苦历程。
B.在“落后”这个词里,隐藏着许多现代性的观念前提;可以说,这个词的提出跟随着先进的文化观念。
C.作者用树来比喻每一种文明,是为了说明各种文明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和特点,支持自己提出的评价一个文明的真正标准。
D.作者认为中华传统文明被迫中断并加入现代化的世界潮流,是和文化生态观的原则背道而驰的。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二节提出的“‘文明的’侵略性”的具体表现和后果。(6分)
17.结合全文内容,说明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释“落后”一词内涵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曹操《短歌行》(其一)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笔者认为,诗中的乌鹊当偏指乌鸦,《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乌”既与王业有关,曹操这里所慨叹的当指统一全国的王业未能成就。清代的王尧衢阐释这首诗说:“以”明明如月‘而恨不能拾取,遂忧之不忘,则其暗奸天位之心久矣。……月明则星稀,非乌鹊飞之时也,以故绕树三匝而无所依托,则英雄无用武之地矣。……孟德以倾汉为心,其借口周公,不异王莽。”(《三曹资料汇编》第2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说明了曹操以乌鹊南飞而无所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占有汉家的王业。
苏轼《赤壁赋》有意引用《短歌行》的诗句并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舢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梨赋诗,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受苏轼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的故事情节,并借小说中人物刘馥之口阐释这四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罗贯中显然以“乌鹊南飞”等句象征曹操南征失败,未能实现统一大业。毛宗岗对这一节加以评论道:“苏子瞻《赤壁赋》亦引此四句,以为孟德之困于周郎,盖南飞而无可依,正应其南征而无所得耳。”结合毛氏的评语可以看出罗贯中有意把“乌”意象与王业联系起来。再如清赵翼《赤壁》诗云:“乌鹊南飞无魏地,大去有周郎。”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短歌行》究竟写于何时,因乏史料佐证,目前难以确定。《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说它写于赤壁之战时,尽管是出于文学家的想像和推测,但他们都有将“乌鹊”与统一全国的王业联系起来的倾向,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
1.上文议论的主要问题是(   )
A.批驳历来对《短歌行》的错误理解。
B.《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和“乌鹊”一词的落实。
C.历代文学家引用《短歌行》的目的。
D.《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含义。
2.对文中“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一句的作用,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为下文的议论树立批驳的靶子。 B.表面下面议论的必要性。
C.提示议论这个问题的背景。 D.引出作者所持的观点。
3.不属于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
A.历来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B.《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
C.古代文学中乌鸦的出现可以预示王业的归属。
D.王尧衢、苏轼、罗贯中和赵翼对这几句诗的阐释和引用。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把《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定为赤壁之战时,这是文学家的想像和推测。
B.毛宗岗的评论旨在揭示《赤壁赋》中引用《短歌行》的意图和罗贯中有意安排曹操横      槊赋诗这一情节的目的。
C.作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与苏轼、罗贯中、赵翼的观点完全一致。
D.在本文中,作者不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
阐明“乌”作为王业的意象由来已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