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 17题。 “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是中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痛苦经历的总结。中国并不是自觉自愿地加入现代化的行列,而是被迫踏上现代化的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 17题。
“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是中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痛苦经历的总结。中国并不是自觉自愿地加入现代化的行列,而是被迫踏上现代化的征程。首先是因为“挨打”,反复的“挨打”,打掉了中国人天生的优越感,创造了中国人的落后感和自卑感,也创造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
西方人掀起的现代化浪潮,是一个对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均进行毁灭性破坏的浪潮。它创造某种普遍性的标准,将进步、发展、富强、文明、先进、发达纳入一个单一的评价体系中来。它创造了“文明的”侵略性和侵略性的文明体系。它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通过扩张主义的商业贸易强行推广到全世界,人类于是进入一个全球时代,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景观开始走向凋零。
在“落后”这个词里,隐藏着许多现代性的观念前提。第一个,它假定人类的文化总体上处于一个动态的格局,相反,如果诸种文化只是静态的分布,则说不上先进与落后;第二个前提,它假定诸文化处在一个单向的运动过程中,相反,如果各自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则不能有意义地谈论先进与落后。落后与先进来自田径赛场上,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跑,于是有的先进有的落后,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即使大家都在跑也说不出谁先进谁落后。
由“落后”一词所带出的文明普遍单向线性发展观,是对文化生态观的反动。在文化生态观看来,评价一个文明不是通过标定它处在所谓的人类普遍历史发展轨道上的什么位置,而是依据它自身内在的活力,它处在自身生命周期的什么位置。因为每一种文明都像一棵树那样,有自己生长盛衰的历史,有自己生命的光彩和特色。对待文化生态景观的原则应该是,相互景仰、欣赏和容忍。怀特海说得好,人们希望他的邻居足够的相似以便相互理解,足够的不同以便相互羡慕和欣赏。这是人类发自本原的心声,是文化生态得以维护的根据。
抛开现实的、功利的考虑不论,中华传统文明被迫中断而加入现代化的世界潮流之中,并不是一件真值得我们欢呼的事情,而应该看成文化生态上的一个大悲剧。它同世界各地其他许许多多土著人以及土著文化的灭绝一样,是现代性制造的严重的文化生态灾难。生态学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只有多样的文化才有可能造就繁荣而多样的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局面,使人类和平而安宁的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今天,当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所有的人民,全部加入这个本质上富于侵略性的现代化行列里来时,世界安有宁日乎?   (节选自吴国盛《落后就要挨打?》)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踏上现代化的征程,是一个被迫而为的痛苦历程。
B.在“落后”这个词里,隐藏着许多现代性的观念前提;可以说,这个词的提出跟随着先进的文化观念。
C.作者用树来比喻每一种文明,是为了说明各种文明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和特点,支持自己提出的评价一个文明的真正标准。
D.作者认为中华传统文明被迫中断并加入现代化的世界潮流,是和文化生态观的原则背道而驰的。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二节提出的“‘文明的’侵略性”的具体表现和后果。(6分)
17.结合全文内容,说明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释“落后”一词内涵的。(6分)
答案
15.B “跟随着先进的文化观念”不对,作者对现代性的观念是持批判态度的。
16.①它创造某种普遍性的标准,将进步、发展、富强、文明、先进、发达纳入一个单一的评价体系中来。②它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通过扩张主义的商业贸易强行推广到全世界。③文化生态的多样性遭到毁弃。
17.①中国人落后感产生的原因。②“落后”中隐藏的现代性观念前提。③“落后”对文化生态观的反动。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 17题。 “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是中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痛苦经历的总结。中国并不是自觉自愿地加入现代化的行列,而是被迫踏上现代化的征】;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曹操《短歌行》(其一)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笔者认为,诗中的乌鹊当偏指乌鸦,《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乌”既与王业有关,曹操这里所慨叹的当指统一全国的王业未能成就。清代的王尧衢阐释这首诗说:“以”明明如月‘而恨不能拾取,遂忧之不忘,则其暗奸天位之心久矣。……月明则星稀,非乌鹊飞之时也,以故绕树三匝而无所依托,则英雄无用武之地矣。……孟德以倾汉为心,其借口周公,不异王莽。”(《三曹资料汇编》第2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说明了曹操以乌鹊南飞而无所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占有汉家的王业。
苏轼《赤壁赋》有意引用《短歌行》的诗句并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舢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梨赋诗,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受苏轼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的故事情节,并借小说中人物刘馥之口阐释这四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罗贯中显然以“乌鹊南飞”等句象征曹操南征失败,未能实现统一大业。毛宗岗对这一节加以评论道:“苏子瞻《赤壁赋》亦引此四句,以为孟德之困于周郎,盖南飞而无可依,正应其南征而无所得耳。”结合毛氏的评语可以看出罗贯中有意把“乌”意象与王业联系起来。再如清赵翼《赤壁》诗云:“乌鹊南飞无魏地,大去有周郎。”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短歌行》究竟写于何时,因乏史料佐证,目前难以确定。《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说它写于赤壁之战时,尽管是出于文学家的想像和推测,但他们都有将“乌鹊”与统一全国的王业联系起来的倾向,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
1.上文议论的主要问题是(   )
A.批驳历来对《短歌行》的错误理解。
B.《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和“乌鹊”一词的落实。
C.历代文学家引用《短歌行》的目的。
D.《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含义。
2.对文中“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一句的作用,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为下文的议论树立批驳的靶子。 B.表面下面议论的必要性。
C.提示议论这个问题的背景。 D.引出作者所持的观点。
3.不属于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
A.历来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B.《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
C.古代文学中乌鸦的出现可以预示王业的归属。
D.王尧衢、苏轼、罗贯中和赵翼对这几句诗的阐释和引用。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把《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定为赤壁之战时,这是文学家的想像和推测。
B.毛宗岗的评论旨在揭示《赤壁赋》中引用《短歌行》的意图和罗贯中有意安排曹操横      槊赋诗这一情节的目的。
C.作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与苏轼、罗贯中、赵翼的观点完全一致。
D.在本文中,作者不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
阐明“乌”作为王业的意象由来已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看树     高林瑜
  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担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18.小题1: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这句话。(3分)
  答:
  19.小题2: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8分)
  春天看树:
  夏天看树:
  秋天看树:
  冬天看树:
  20.小题3: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答:
  五、(1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老家          孙犁
⑴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⑵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⑶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⑷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⑸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⑹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⑺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⑻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⑼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巳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⑽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⑾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⑿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⒀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⒁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18、小题1: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9、小题2: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
答:
20、小题3: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有一些夜晚仅仅属于自己 曾文广
诗人纪伯伦曾借先知之口说:“你的朋友是你的有回应的需求。他是你用爱播种,用感谢收获的土地。他是你的饮食,也是你的火炉。你饥渴时来到他身边,向他寻求平安。”这话的意思说得很明白,朋友是一种“有回应的需求”,包括物质上的和心灵上的。但如若仅仅如此,这种只索不予的友谊注定是残缺不全与极其自私的,不能算作真正的友谊。因而他又假先知之口告诫世人:“奉献你最好的,给你的朋友。”奉献在这里也许理解为分享比较合适——能够与朋友分享自己所拥有的,部分或者全部,无论是否是“最好的”,都是人生一大快事,因为“分享”的本身就是一种足以令双方身心俱悦的事。
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更是把这种“分享”的作用神奇化了。他认为“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友谊原来有如此奇特的作用,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对“乐于孤独的人”和“没有朋友的人”缺少好感了。他认为前者“其性格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后者干脆就是“啃啮自己心灵的人”。
实际情况却是——包括弗兰西斯·培根在内,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与朋友们分享,有一些东西,它们仅仅属于每个人自己。这些东西既不能索取也不能给予,无论你和你的朋友在彼此心头是多么重要,双方又是如何慷慨。巴尔扎克在对“友谊”二字的诠释中就很明白地提到了这一点:“友谊是联结两颗同类心灵的纽带,它们既被双方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又是独立的。”唯其如此,我们就不应像培根那样简单地认为“朋友是另外一个自己”,毕竟在客观上“两颗同类心灵”各自是“独立的”,两颗心灵是两个不同的享有完全主权的王国。两个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距离。这也就注定了有一些东西仅仅属于自己。
朋友一千个还太少,敌人一个也嫌多。在今天,承认自己是个“乐于孤独”和“没有朋友”的人恐怕不多。但是,不管你是“相识满天下”交游甚广之辈,抑或信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人,你是否曾经在某个夜晚想找人倾诉却发现无人可找,而几个堪称知己的电话号码就烂熟在心里?你们交往多年,经常保持着联系,在一起时无话不谈,你们都相信你们的友谊永远不会生分到必须匆匆忙忙去整补的那一天。然而就在那样一个晚上,你最终没有拨通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电话,而是甘愿独自一人面对着洁白的墙壁,把楼下的喧嚣声戛然关在门外,像那些“乐于孤独”和“没有朋友”的人一样,陷入无边孤寂的沉思中“啃啮”着自己的心灵。
这样的夜晚,灵魂在独自行走;这样的夜晚,惟你一人独享。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在你的一生中,必须不间断地拥有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刻——深入内心,释放自我,让灵魂得以保持属于它的纯净。这样的夜晚,朋友不能分享,也无从去分享,即使他恰好就在家里做客,正睡在隔壁的房间里。他毋须分享,他也拥有属于他的这样的夜晚。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一些东西不能与朋友甚至亲人分享,譬如你想一个人呆着的某些夜晚,譬如你必须独自面对的人生的风风雨雨,也譬如今夜——2003年11月9日凌晨2点52分,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在独自啃啮自己心灵的时候,这个夜晚仅仅属于我!
(选自《散文》2004年第3期)
16.小题1:本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思路非常清晰。请用简要的语言叙述全文的主要思路。(4分)
答:本文先写                ;后写             
17.小题2:这篇文章的题目可不可以改成“有一些白天仅仅属于自己”?为什么?(4分)
答:               
18.小题3:全文多次出现“啃啮自己心灵”,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19.小题4:本文作者的观点和纪伯伦、培根的观点是矛盾的吗?试简要分析。(6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雨和瓦  苏童
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掩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它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地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见郁积在屋檐上的雨声听凭惯性滴落在窗前门外,小心翼翼地,怀着一种负疚的感觉。这时候,沉寂的街道开始苏醒,穿雨衣或者打雨伞的人踩着雨的尾巴,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个什么声音在那里欢呼起来:雨停了!回家了!
智利诗人聂鲁达是个爱雨的人,他说,雨是一种敏感、恐怖的力量。他对雨的观察和总结让我感到惘然。是什么东西使雨敏感?又是什么东西使雨变得恐怖?我对这个无意义的问题充满了兴趣。请想象一场大雨将所有行人赶到了屋檐下,请想象人们来到屋内,再大的雨点也不能淋湿你的衣服和文件,那是什么东西替代我们去体会雨的敏感和恐怖呢?
有一年夏天我爬上河对面水泥厂的仓库屋顶,准备练习跳水的时候,我头一次注意到我家屋顶上的那一片蓝黑色的小瓦,它们像鱼鳞那样整齐地排列着,显出一种出人意料的壮美。对于我来说那是一次奇特的记忆。奇特的还有那天的天气,一场暴雨突然来临,几个练习跳水的男孩子干脆冒雨留在高高的仓库顶上,看着雨点急促地从天空中泻落,冲刷着我们的身体。
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雾气也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害的一方。肉眼看见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 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我第一次仔细观察雨水在屋顶上制作音乐的过程,并且有了新的发现:不是雨制造了音乐,而是那些瓦对雨水的反弹创造了音乐。
说起来是多么奇怪,我从此认为雨的声音就是瓦的声音,无疑这是一种非常唯心的认识,
这种认识与自然知识已经失去了关联,只是与某个记忆有关。记忆赋予人的只是记忆,我记得我20年前的家,除了上面说到的雨中的屋顶,还有我们家洞开的窗户,远远地,隔着茫茫的雨帘,我看见了母亲,她在家里,正伏在缝纫机上赶制我和哥哥的衬衣。     
现在我已不记得那件衬衣的去向了,我母亲也早巳去世多年。但是20年前的一场暴雨使我对雨水情有独钟。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
这就是我对于雨的认识。
这就是我对于瓦的认识。
16.小题1: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一自然段是如何对“雨”进行描写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17.小题2:文中引用聂鲁达评说“雨”的语句,这在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分)
18.小题3:文中为什么说在雨与瓦的较量中“无法分辨谁是受害的一方”?(4分)
19.小题4:为什么“20年前的一场暴雨”会使“我”对雨水情有独钟?  (3分)
20.小题5:根据文意,写出“我”对“雨”和“瓦”关系的三点认识。  (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