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李泽厚访谈录①新京报:李老师,国内现在关于《论语》的争论很大,但是现在我想暂时抛开这场争论,和您单纯地探讨一下《论语》。李泽厚:争论是抛不开...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泽厚访谈录
①新京报:李老师,国内现在关于《论语》的争论很大,但是现在我想暂时抛开这场争论,和您单纯地探讨一下《论语》。
李泽厚:争论是抛不开的,今天要谈《论语》,自然就会牵扯到这争论。我们如何来读《论语》,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论语》是不是凭考证就能读通,都跟现在的争论有关。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读《论语》背后的复杂因素。一些人正在大搞复古主义。结合各种民间迷信,花大量钱财建庙宇,立巨像,搞祭拜。大倡立孔教,办国学;主三纲,穿汉服;贬五四,骂鲁迅。要用七夕代替情人节,用孟母节代替母亲节,用孔子纪年代替公元纪年。形形色色,热闹得很。我说干脆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要过了,那也是基督教的嘛。所以,我以为这场争论要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中来看,它不只是如何读《论语》的问题。
②新京报: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些深层次的探讨。现在的《论语》热,我觉得,不是因为于丹出现了,《论语》热了;也不是因为李零出现了,《论语》才热了。而是有一种内在的规律让《论语》热了起来。这也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这两种热潮虽然不相干,但是热度很相近。《论语》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热了?不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李泽厚:“《论语》热”当然不是因为于丹或者李零,恰恰相反,大家想回归传统,
他们才被推了出来。“《论语》热”说起来原因也简单,在革命时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去年我在《罄问录》中说到“现在是‘四星高照’,声色犬马”。声就是music;色就是sex;犬就是dog,宠物;马是什么呢?汽车,car。这就是现代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家又都很迷茫,怎么样安身立命?怎么样为人处事?中国没有《圣经》,大家就都到《论语》中去找了。但我以为今天中国最需要的,还是“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③新京报:长期以来,我读论语,有一个疑惑,是关于《论语》的界限讨论的。我觉得《论语》作为一个修身的文本,是一套非常完美的体系,一旦它跨越了这个界限,进入了“治国平天下”这个层面,是非常要不得的东西。但这似乎是个悖论,后世人谈《论语》,津津乐道的恰恰是它“治国平天下”的功能。您怎么看?
李泽厚:《论语》奉来就是两派,曾子一派主张修身,子张一派主张治国。现在流传下来的《论语》主要讲修身,它怎么能用来治国呢?但宗教性道德会对社会性道德有范导作用。值得好好研究。
④新京报:这也是我正想说的,恰恰在过去,《论语》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于过去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李泽厚:过去两德是一个东西,不可分开。从孔子到荀子,再到董仲舒,《论语》对社会制度有建构(不只是范导)作用。儒家吸取包客了很多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东西,这正是真正的儒家的特色所在,有转换性的创造,不盲目排外。
⑤新京报:您在《论语令读》中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就是解读《论语》,第一步的工作是解构,但是只有解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工作是重建。
李泽厚:这是很大的问题。与其现在言之凿凿地说如何重建,不如大家一起努力,尝试去做。重建的难度,在于孔子不是神,假如孔子是神,就不难了。但《论语令读》说《论语》有“半宗教性”,就是想为重建做些工作。
(文章有删改)
小题1:在第①节访谈中,李泽厚列举了许多人“大搞复古主义”的现象,其用意是什么?(4分)
小题2:请你结合第②节访谈内容,简要分析“《论语》热”出现的原因。(4分)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应是记者向李泽厚提出的两个问题。请你联系上下文,将它们补上。(4分)
小题4:文章说《论语》是一个修身文本,但对“治国平天下”有“范导”作用。请你结合你所知道的《论语》内容,分别举一例简要分析说明《论语》对“修身”的作用和对“治国平天下”的“范导”作用。(6分)
答案

小题1:介绍了《论语》之争产生的背景;告诉人们读<论语>要关注<论语>背后的复杂因素,要将《论语》之争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去评价。(4分,l点2分)
小题2:①一个时代结束,旧的信仰产生危机,人们就会寻找一种新的信仰。②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但精神迷茫,需要寻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③《论语》正迎合了人们回归传统、确立信仰的需求。(答对l点得2分,2点得3分,3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那么您认为该怎么重建?重建的难度在哪里? (4分,l问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揭示了“学习”与“反思”的重要性。对“修身”的启示是既要向比自己高明的入学习,还要比照不如自己的人,反思自我,以提高自身修养。②《季氏将伐颛臾》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语,揭示了“治国平天下”的内外政策:对内做到均安民和;对外施行文德。’对“治国”的启示是要施行。仁政”。(6分,l项3分。写出名句大意或课文出处得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李泽厚访谈录①新京报:李老师,国内现在关于《论语》的争论很大,但是现在我想暂时抛开这场争论,和您单纯地探讨一下《论语》。李泽厚:争论是抛不开】;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季羡林
季羡林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这是名副其实的称号。不过,我想说,他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他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为发扬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是“中国的脊梁”。
像季羡林这样六岁以前还在地里拾麦穗,割草喂牛,与文字无缘的人,日后能成为学术大师的,不能说绝无仅有,也是寥若星辰。例如,比季羡林大三十岁的鲁迅先生,虽然幼年时家道中落,“从小康而坠入困顿”,却仍然能够在“三味书屋”中得到寿镜吾老先生的开蒙教育;比如比季羡林大一岁的钱钟书先生,出身于无锡有名的书香世家,四岁识字,五岁入私塾读《毛诗》,每天上学都有家中人接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季羡林的“蒙学”却等于零。像季羡林这样家庭出身的人,若无特殊的机遇和过人的聪明与勤奋,要想日后在中国学坛独树一帜,并且成为世界知名学者,几乎是不可能的。季羡林常说:“我少无大志,从来没有想到做什么学者。”这完全是他发自肺腑的实话。
高中三年级,虽然已经没有经学课程,国文课也以白话为主,但是季羡林没有放松对中国古籍的钻研。他阅读的范围仍然很广。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李煜、陆游、姜夔等诗人、词人的作品,他读了很多。这对他以后的研究和写作,无建影响深远。
1930年夏天,季羡林随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同班毕业的八十多位“举子”, “联合”进京赶考。他只报了北大、清华两所大学。他说:“我一辈子考试的次数成百上千,从小学一直到最高学位;但我的考试运气好!从来没有失败过。”这当然不是运气好,而是有实力与自信。但是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非北大、清华不上,这多少有点狂妄。由此也可看出,青年季羡林的心气有多高。
季羡林留德十年,时问是够长的,但是这十年中,他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没有去过其他城市,更不用说是欧洲其他国家了。没有去外地旅游,除了没钱,更重要的是没有时间,或者说,还有比旅游更让他感兴趣的事。在他看来,独自‘一人畅游在书海之中,所得到的享受,远甚于去高山滨海旅游。而且,像研究印度古代语言、宗教、碑铭等,对一般人来说,是极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他却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成大事者,皆有癖,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从1992年到2002年的十年,是季羡淋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功成名就,誉满天下。
如果用百米赛跑来比喻季羡林一生的学术历程的话,那么,可以说六十七岁以前,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干扰,只跑了二三十米。而在最后的七八十米中,从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则是他最后的冲刺阶段。所以他说:“我的学术研究冲刺起点是在八十岁以后”。在这最后十年中,他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糖史》、《吐火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和《中国佛教史·鬼兹与焉耆的佛教》。
他预言:“21世纪东方文化必将在世界上首领风***。”他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充满希望,从不悲观。他对人和万物充满爱心,这种爱心发自内心深处,却包容整个世界和宇宙。
不知道哪位哲人曾经说过:“伟大来自平凡。”季羡林平凡,平凡到不需要任何修饰,所以才会令人感到他的伟大。他这种平凡的伟大,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就是一个“真”字。“怀真情,讲实话。”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人,都是这样的。
在这两年中,季羡林一直沉迷于书山书海中,不但忘记了自已的年龄和健康,也忘记了燕园的风光。
季羡特先生的一生是漫长的,几乎跨越了整个20世纪。20世纪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一百年中,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由贫弱走向小康,由混乱走向统一,由任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充满着失望、迷罔、混乱与幻灭;同时,也充满着希望、激情、梦想与信心。
(选自《世界名人的成功之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季羡林》,有删改。)
小题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提到鲁迅和钱钟书,有什么用意?(4分)
小题2:通观全文,在季羡林身上表现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哪些特点?(4分)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看似闲笔,其实是很有用意。试筒要分析其用意。(4分)
小题4:人生怎样才能走向成功?请结合季羡林先生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假如没有达尔文
方舟子
在科学史上,各个科学发现的突破程度不尽相同。有的科学发现已呼之欲出,许多人在竞赛,甚至差不多同时做出来,以至发生优先权的争执。也有的科学发现极为超前,刚提出时被忽略了,后来才被挖掘出来。达尔文的进化论不属于这两种情形。他没有竞争对手,以一人之力创建进化论;也没有被忽略,《物种起源》一发表就引发了一场科学大革命,为生物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假如没有达尔文,或者假如达尔文没能登上贝格尔号从而失去发现进化论的机会,是否会有人很快地做出相同的发现?生物科学的建立还要再等多长时间?
达尔文并不是最先提出进化论的人。在达尔文之前,有一些学者已具有进化思想,包括他的祖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法国动物学家拉马克更是经常被提出来和达尔文做对比,据说法国人迄今认为进化论的创建者是拉马克。拉马克第一个系统地研究生物进化,并给出了第一个进化的理论。拉马克的进化论虽然没有被忽视,却是往往被做为反面教材加以嘲笑和批驳,在他生前及死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无人接受他的进化论。这有宗教信仰的原因,也有科学上的依据。
达尔文第一个科学地论证了生物进化,汇集了系统分类学、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等领域的证据,雄辩地说明,如果生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话,那么这些领域令人迷惑的种种现象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这一解释极具说服力,而且简单明了,让人难以相信在达尔文之前竟然没有人系统地提出,而它一旦被提出来,很快就被生物学家们所普遍接受。
达尔文出示的进化证据大多是前人的发现,这种归纳工作似乎较不具有突破性。但是如果你以为达尔文只是在给别人提出过的理论提供证据,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达尔文的进化思想与前人有很大的不同。拉马克等人虽然相信生物是进化而来的,但是他们把进化过程设想成是一个不断攀升的梯子,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一步步往上爬,一直进化成位于梯子顶端的人。
而达尔文则把生物进化过程设想成一棵不断地生长、分支的大树,现存的所有生物都位于这棵树的某个小分支的顶端,很难说哪一种更高级,在同时存在的生物种类之间作高低级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进化没有预定的方向,进化树不存在一个以人类为顶端的主干,人类只是进化树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分支。这个观念在当时极为新颖,在现在还让许多人觉得无法接受。
达尔文不仅揭示了生物进化的事实和模式,而且提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在达尔文之前也确实有一些学者提出过类似的“淘汰”学说。但是这只是涉及了淘汰不良形态、保留最佳形态的稳定性选择,而完全没有涉及自然选择学说中最关键的部分:对优良性状的选择将会产生新的形态、新的物种。这是达尔文进化论中最富有革命性、最大胆超前的观念,从提出之日起就饱受非议,在提出之后近百年才被生物学家们普遍接受,而且还有不少人不服气。
达尔文在1838年开始创建自然选择学说,但没有急着发表,而是继续为该学说收集资料。直到1858年夏天,达尔文收到华莱士的信,发现华莱士独立地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在朋友们的建议下,才在当年与华莱士一起发表有关自然选择的论文(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并在第二年出版《物种起源》(马上引起轰动)。华莱士因此被普遍视为自然选择学说的共同创立者,而事实上,华莱士对自然选择的理解并不那么准确,也不彻底,并非达尔文第二。
在达尔文时代,并没有可以替代他的人。如果没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建至少还得等待一代人的时间,而且不太可能由某个人石破天惊地独创,而会由多人集体努力、逐渐形成。毕竟,达尔文是科学史上罕见的思想巨人,只有牛顿、爱因斯坦可与之比肩。
(选自《阅读周刊》2009年2月19日 有删节)
小题1:“达尔文的进化论不属于这两种情形”,文章开头的这句话有何含意?以此开头有何作用?(4分)
小题2:作者用“假设没有达尔文”这样的设想高度评价达尔文的贡献,联系文本,简述达尔文的贡献有哪些?(4分)
小题3:文本中分别写到了“拉马克”与“华莱士”,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小题4:联系文本,简要评点本文作为一篇科普文章的写作特色。(6分)(答出三点即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试题。
惠特曼有一句广被引用的话是:伟大的读者造就伟大的诗人。这里他指出了“读者”与诗人、文化与诗歌的相互造就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我看来,也就是一种“荡秋千”的关系:诗歌能“荡”多远,完全依其推力而定。它有赖于“读者”和文化环境的推力,它不断地回到这种推力,也在要求这种推力。虽然诗歌的创造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但它在根本上仍受制于这种和它构成互动关系的文明和语言的作用力。如同什么样的人民会要求什么样的政治,什么样的文化也在产生什么样的诗歌。这里,存在着一只比诗人的手更有力的“看不见的手”。我曾在欧洲快车上遇到一位埋头阅读尼采、知道我是中国人后情不自禁又用英文背诵孔子语录的女士,我以为她是什么“文化人”,后来才了解她原来是瑞士的一位理发师。我在德国还认识一位“杜甫迷”,他收集有大量的多语种的有关杜甫的资料,并曾前往中国数次,带着一本中国历史地图册,追寻杜甫当年的足迹;然而这并不是一位“汉学家”,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已退休的中学化学老师。他之所以如此热爱杜甫,仅仅因为“杜甫比歌德更能触动我的心灵”。所以我理解了在欧洲何以会产生像叶芝、里尔克、普鲁斯特这样的作家和诗人,因为它的文明已发展到这种程度。当然,欧洲早已不是什么“高雅”或“精英”的一统天下,然而,无论它受到怎样的大众消费文化的冲击,它也不至于愚蠢到仅仅以发行量或读者量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这是因为就整体而言,那里的“人民”仍处在良好的文化教养的引导下。
我讲出我的这些感受,其意并非别的,只是为了提醒我们自己对文学教育的注意,提醒一种诗歌建设与整体文化素质的关系。为什么这些年来一再出现“看不懂”的责难?为什么社会上甚至文学界里会对诗歌提出种种非文学的要求?为什么诗歌会如此容易地被逐出市场经济区的“理想国”?为什么那些坚持把诗歌作为一种对语言和文化的提升为目的的诗人在今天居然又被扣上了所谓“脱离人民”的帽子?这一切说明了文学的启蒙在我们这里仍得从头做起,说明了文学的发展与教育不能总是脱节。的确,很难设想在一种贫乏、发育不良的文化环境中会奇迹般出现一种心智成熟的诗歌。即使有,它的命运也会不妙,即使有,它也难乎为继,因为它缺乏来自自身文化环境的支持和推力。
好在教育界的“素质教育”已被提到议程上来,虽然有些人对“素质”的理解仍让人啼笑皆非。在这种情形下,林芳华老师没有选择电脑而是选择诗歌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这在中国不啻是一个创举。因为诗歌是开启心灵的艺术,因为诗歌是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升,因为人的自我意识、想像力和创造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至于林老师为什么会选择一位美国十九世纪女诗人,道理出自多年来她的热爱。这爱对她来说,已带有一种秘密的个人的性质。林老师在几年前曾选修过我的比较文学课,她交给我的作业是狄金森与李清照的比较。当时我还以为这是应景之作,现在我才意识到:多年来狄金森的诗歌一直在对她的生命讲话,这使她安于教师的职业,并从中感受到活的意义。现在,她要她的孩子们和她一起来分享这种秘密的爱。她对他们说:读狄金森你会感到“思想着的独立的人的可贵”。她对他们说:“阅读她就是在青铜的历史上漫步。”孩子们半信半疑地听了,直到他们在这种诗歌漫步中惊讶地发现了他们自己。
小题1:“诗歌能荡多远,完全依其推力而定”,在这个比喻里,对“推力”的具体含义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读者文化修养的影响。
B.文明对语言的积极作用力和读者的良好教养。
C.诗歌本身的深度以及它对读者的影响力。
D.读者对诗歌的理解、重视的程度和社会的教育普及程度。
小题2: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举德国“杜甫迷”的例子的直接目的是()
A.是为了阐述“伟大的读者造就伟大的诗人”的道理。
B.欧洲的人民具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因而文明高度发展。
C.文化环境提高,优秀的作品才更能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爱。
D.杜甫比歌德更能触动那位德国化学老师的心灵。
小题3:按作者观点,这些年来一再有“看不懂”的责难。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下面的哪一项?()
A.诗歌建设水平不高,导致读者“看不懂”。
B.读者文化素质太低,所以他们“看不懂”。
C.市场经济干扰了诗歌建设,所以读者“看不懂”。
D.某些诗歌的内容脱离群众,所以读者“看不懂”。
小题4:作者认为诗歌最大的价值在哪里?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诗歌艺术可以用来开启人类的心灵,促进文明的发展。
B.诗歌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使人们的思想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提升。
C.读诗的人可以从诗歌中体会到“活的意义”。
D.诗歌可以开启心灵,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包括自我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废墟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蹋。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世界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庄严地保持着派出者的习俗和服饰,不敢轻易地入乡随俗。使节总是稀少的,经过君王的挑剔和筛选。使节负有沉重的使命,不负使命的来往者才是使节。当代的瓦砾堆不是我们所说的废墟,古代的旷野也不在我们关注的范围,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齑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废墟中应有岁月坚硬的断柱的残片,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是的,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连着古代,一极连着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具有强烈感应。失去了磁力就失去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坏。把损坏降低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好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打地基,让人心痛。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残梦。但是,收拾起来的又不是前夜的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小题1:
分三条概述作者对待“废墟”的态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走出神话   海明威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几位著名美国作家之一。每当我们谈论起海明威,我们都不会忘记他曾经在自己的小说中表现过战争的惨烈和荒诞,描写过战后西 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沦丧和精神崩溃;不会忘记他所铸就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硬汉子”性格和既会豪饮、钓鱼、滑雪。又会打猎、拳击、斗牛的潇洒人生态度;也不会忘记他所创造的那种以“冰山”为其象征的极为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和简洁明快的散文语言。无论是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还是作为一个与笔下的时代超人早已融为一体的作者,海明威的形象都已深入中国读者的心中。
然而,我们所熟悉的海明威未必不是神话中的海明威。海明威也未必就能够真正地挣脱人性、阶级和时代的束缚而成为理想的代表、正义的化身、反战的斗士、勇猛的俊男和绝无仅有的杰出作家。人类需要神话,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特殊的神话人物。作家需要借助神话去推销自己,读者也需要用神话来抚慰自己的心灵。平心而论,海明威的神话不仅是他个人的杰作,更是社会大众内心***的对象化,它是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生活哲学的体现。
神话给海明威罩上了圣光,神话也让海明威成了牺牲品。当人们终于有一天有意无意地将海明威放在神话背景中去仔细打量时,他那实际是由尘俗的泥土捏成的肉体当然也就难免暴露出千疮百孔。他的怯弱,他的自卑,他的痛苦,他的好斗,他的惟我独尊,他的小肚鸡肠,他的忘恩负义,他的大男子主义。他的为了抬高自己而贬低他人,他的野心勃勃而艺术功力又有所欠缺,以及他那给人留下无尽迷惑的自***之举,等等等等,这一切原本常人见怪不怪的人性自然缺陷都因放在了神圣的显微镜下而显得不可饶恕。
可怜的海明成在活着时就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而吃尽了苦头,他的在天之灵若看到身后的评论家们竞如此地亵渎神灵,想必会失声痛哭。
其实,走下神坛的海明威以及所有热爱和崇拜海明威的读者大可不必为他的遭遇而悲哀。凡人终究是凡人,而重新获得做人的权利将会使他获得一种新的喜悦。从神话的天国里坠落人世,海明威应该能够突然发现他自己的的确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作家。无论是现实中或是在小说里,他部轰轰烈烈地生活了一回。虽然他不可能完全超越自我,克服自身所有的缺陷,但他的缺点如同他的优点一样都为他的成熟铺平了道路,促使他努力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用他的生命和文字激动了整整一代人和后世。他以自己的思想和艺术,以他的敏感和深刻,甚至以他的弱点,以他晚年的悲观和宿命论思想以及凌驾于其上的永不服输的个性,向世人表明了他是一个真正不同凡响的人,是一个真正有血有肉有韵味有灵魂的人。如果说人的最大幸福就是能够实实在在地做一回人,那么海明威总算在他身后的传记里恢复了他本来的面目。
小题1: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海明威的艺术风格。(55字以内)
小题2:
作者在末段对海明威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评价的要义是什么?(80字以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