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唐代诗歌的繁荣①孔孔子教导学生一定要学诗,因为诗是调理性情的工具、参与社会的素养、增广见闻的途径。这说明在孔子的时...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唐代诗歌的繁荣
①孔孔子教导学生一定要学诗,因为诗是调理性情的工具、参与社会的素养、增广见闻的途径。这说明在孔子的时代,诗就是上流社会交往的话语,“不学诗,无以言”。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到唐代得到了发扬光大。在唐代,欣赏诗的人不再限于少数世袭贵族,而扩大到了广大士庶;吟诵的诗歌也不再是像《诗三百》那样的成品,而是出自于同时代人的当下创作。在唐人的生活中,诗歌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②在唐代,诗歌活动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构成元素。举凡庆典、饮宴、游览、欢会、送别等场合,都要有诗歌活动。如果没有诗歌的加入,这些活动就大为逊色,甚至不成其为某种活动。
③在唐代,人们习惯于用诗的语言来传达思想和情感。举凡言志、抒怀、问讯、陈情、干谒、请托、公告、谈艺等活动,都可以用诗来表达。在许多情况下,诗可以代替各种文体,人们可以用诗来表达任何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④在唐代,能诗是一个人具有文化素养的标志,是参与上层社会活动的必备条件。读书人要想步入上层社会,就一定要熟悉上层社会的语境。在“不学诗,无以言”的生活氛围中,诗是最有效的资质证明。一个孤立无援的士子,完全可以凭借诗艺进入上层社会。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向韦左丞陈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在杜甫看来,能诗是“立登要路津”的充分条件。
⑤中国诗歌传统在唐代得以高扬的关键是皇帝的提倡。皇帝在这一社会风气的形成当中起到了一个核心的作用:由皇帝到王公贵族,由官员到百姓,由宫廷到京城,由京城到州县,不断向外扩散,最终形成了全民尚诗的社会风气。早在贞观年间,太宗就开启了这一风气。当时君臣们就认识到,诗歌活动不仅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而且是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是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此后历代君主相沿成习,并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立文馆,招翰林,取科士,从制度上保证了诗人们进入到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这种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宋杨万里《黄御史集序》亦云:“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故其工,后无及焉。”可见朝廷一系列激励政策为这种生活方式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选自吴相洲《唐诗繁荣原因重述》,有删节)
小题1:诗歌活动在唐人的生活中占有怎样重要的位置?试分条概括。(6分)
                                                          
小题2:认真阅读第⑤小节,说说诗歌到了唐代特别繁荣的原因有哪些。(6分)
                                                        
小题3:根据全文,结合实际,请你就“怎样才能促进当代诗歌繁荣与发展”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答案

小题1:①在唐代,诗歌是高品质生活的元素,重要活动都有诗歌的加入;
②在唐代,人们习惯于用诗的语言来传达思想和情感,诗歌是当时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媒介;
③在唐代,能诗是一个人具有文化素养的标志,是步入上流社会的资质(必备条件)。(答对1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①唐朝皇帝的提倡与亲自参与诗歌活动,扩大了影响,形成了全民尚诗的风气;
②唐代君臣对诗歌重要性有高度认识:诗歌活动是高雅的生活方式,是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
③唐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从制度上予以保障。(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①要倡导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
②要加强对诗歌活动的组织与引领,提高诗歌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③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读诗写诗的兴趣,比如开辟学生的诗歌园地。(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本题半开放,答案由原文引出比较好。写到“政府的扶持”“学界营造的创作与欣赏氛围”“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重视与鼓励”等等也算对。)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唐代诗歌的繁荣①孔孔子教导学生一定要学诗,因为诗是调理性情的工具、参与社会的素养、增广见闻的途径。这说明在孔子的时】;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我们喊出第一声“爸爸”“妈妈”时,当我们拿起筷子吃 饭时,我们就参与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行为,并以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显示着这个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包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人文”这个词起源很早,《易·贲卦·彖辞》说:“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将人文与天文置于对等的地位。概括地说,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的尊崇。《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并列,称之为四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孝经》记载孔子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并说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的事。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人文精神还有一层含 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被称为贤人,孔子说“***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
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的本义是声音相应,引申为和谐、和平、和畅、中和、祥和等意义。“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和人的关系中,便是注重和睦相处,多元一体的中 华民族本身就是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都是人类生存的伙伴。人应当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进而达到内心的和谐。“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在今天的竞争时代,仍然需要“和”。竞争要在统一的公认的原则下进行,竞争的各方具有统一性,通过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中华文化又是自强不息而又开放兼容的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从来没有中断,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而不可征服,靠的也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然而,自强并不是自我封闭。中华民族敢于、乐 于也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吸取其中的营养使它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佛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祥学;除了道教和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传播;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不少任职于唐朝 的外国人、留学生、学问僧、外国的艺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开 放兼容的特点。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化精神》)
小题1:下列关于“中华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日常言论和行为不仅参与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而且也显示着这一文化的特点。
B.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
C.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就是和谐、和平、和畅等,“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和人的关系中,便是注重和睦相处。
D.中华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从来没有中断,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而不可征服,主要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开放兼容的特点。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把人和道、天、地并列,他主张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的事。
B.中华文化包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的尊崇,二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
C.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被称为贤人,孔子说“***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两人都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中华民族敢于、乐于也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佛学传入中国后,与当时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禅学。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易·贲卦·彖辞》说:“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在我国不仅起源早,而且也很受重视。
B.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达到内心的和谐。
C.竞争应该在统一的公认的原则下进行,通过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因此,“和”在今天的竞争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
D.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摩尼教等在中国传播,唐朝外国人、留学生、学问僧等在长安任职,这都展示了中华文化开放兼容的特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尼泊尔的啤酒
吉田直哉
我抱住他的肩膀哭了。很久了,我不曾那样哭过,也不曾那样深刻全面地反省过。那是4年前的事了,然而对我来说,却比昨天发生的事还要鲜明得多。那年夏天,为了摄影我们在喜马拉雅山麓、尼泊尔的一个叫多拉卡的村庄待了十多天。在这个家家户户散布在海拔1500米斜坡上的村庄,像水、电、煤气之类所谓现代的生 命线还没有延伸到这里。
这个村庄虽有4500 口人,却没有一条能与别的村落往来的车道。不用说汽车,就是有轮子的普通交通工具也用不起来。而只能靠两条腿步行的山路崎岖不平,到处都被山涧急流截成一段一段的。由于手推车都不能用,村民只能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背一些东西在这条路上行走,每当我惊奇于草垛何以移动时,定晴一看,下面有一双双小脚在走路。原来是孩童背着堆得高高的当燃料用的玉米秸。
多拉卡村的人们至今过着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被天神原谅的生活,他们是以一种苦楚的心情,在旅游者看来像世外桃源般美丽的风景中过着日子。特别是年轻人、小孩子都渴望离开村子去有电有车的城市。就是我们,在没法用汽车的这里,也深感不便,每时每刻都是全副武装登山。从汽车的终点站到村庄,我们竟雇了十五个人搬运器材和食品,多余的东西不得不放弃。
首先放弃的就是啤酒,啤酒比什么都重。想过酒瘾,威士忌更有效果。我们四人带了六瓶,每人一瓶半,估计能对付着喝10天,
然而威士忌和啤酒,其作用是不同的。当汗淋淋地结束了 一天的拍摄,面对眼前流淌着的清洌的小河时,我情不自禁地说:“啊,如果把啤酒在这小河中镇一下的话,该有多好喝呀。”
村里的少年切特里问翻泽:“刚才那人说了什么?”当他弄清什么意思时,两眼放光地说道:”要啤酒的话,我去给你们买来。”
“……去什么地方买?”
“恰里科特。”
恰里科特是我们去了车子雇人的那个山岭所在地,即使是大人也要走一个半小时。
“是不是太远了?”
“没问题。天黑之前回来。”
他劲头十足地要去,我就把小帆布包和钱交给了他。“那么,辛苦你了,可以的话买四瓶来。”
切特里兴高采烈地跑了出去,到8点左右背了5瓶啤酒回来。大家兴奋地鼓掌庆祝。
第二天午后,来摄影现场看热闹的切特里问道:“今天不要啤酒吗?”
“要当然是要的,只是你太辛苦了。”
“没问题。今天是星期六,已经放学了,明天也休息,我给你买许多‘星"牌啤酒。”
“星”牌啤酒是尼泊尔当地的啤酒。我一高兴,给了他一个比昨天更大的帆布包和能买一打啤酒以上的钱。切特里更起劲了,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
可是到了晚上他还没回来。到了临近午夜还是没有消息。我向村民打听会不会出事 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如果给了他那么多钱,肯定是跑了。有那么一笔钱,就是到首都加德满都也没问题。”
十五岁的切特里是越过一座山从一个更小的村子来到这里的,平时就寄住在这里去上学。土屋里放一张床,铺上只有一张席子。因为我拍过他住的地方并问了许多问题,所以对他的情况是了解的。在那间土屋里,切特里每天吃着自己做的咖喱饭发奋学习。咖喱是他把两种香料和辣椒放在一起夹在石头里磨了以后和蔬菜一起煮出来的。由于土屋很暗,白天在家学习也得点着油灯。
切特里还是没有回来。第二天也没有回来。到第三天也就是星期一还没有回来。我到学校向老师说明情况、道歉并商量对策,可是连老师都说:“不必担心,不会出事的。拿了那么一笔钱,大概跑了吧。”
我后悔不已。稀里糊涂凭自己的感觉把对尼泊尔孩子来说简直难以相信的一笔巨款 交给了他,误了那么好的孩子的一生。然而我想还是事故吧。但愿别发生他们说的事。这样坐立不安地过了三天,到了第三天深夜,有人猛敲我宿舍的门。唉呀,打开门一看,切特里站在外面。
他浑身泥浆,衣服弄得鈹巴巴的。听他说由于恰里科特只有4瓶啤酒,就爬了四座山直到另一个山岭。一共买了10瓶,路上跌例打碎了3瓶,切特里哭着拿出所有玻璃碎片 给我看,并拿出了找的钱。
我抱住他的肩膀哭了。很久了,我不曾那样哭过,也不曾那样深刻全面地反省过。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4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对“我”来说却比昨天发生的事还要鲜明,说明这件事非同寻常,让我难以忘怀。
B.多拉卡村海拔1500米,没有接通水、电、煤气,但风景优美,人们在这里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怡然自得的生活。
C.切特里紧接过“我”的话,自告奋勇提出为“我们”买啤酒,大家兴奋地鼓掌,表示对切特里的感谢。
D.切特里买啤酒未归,村里人对他的种种猜测,既与他们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了切特里,又制造了一些悬念。
E.这篇小说首尾呼应,语言平实,塑造主人公形象所选择的事件既不复杂,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发人深省。
(2)小说一开始描写多拉卡村庄的环境,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3)切特里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4)文中反复说:“我不曾那样哭过,也不曾那样深刻全面地反省过。”请结合全文,探究“我”深刻全面地反省的内容。〔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辜振甫其人其事
①辜振甫,字公亮,1917年1月6日出生,台湾省彰化县人,祖籍福建省惠安县。1940年毕业于台北帝国大学(今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后到日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前身)做财政及工商管理研究。1975年获韩国高丽大学荣誉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11月21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以下称“海基会”)成立,辜振甫当选海基会董事长。1993年4月27日到28日,他代表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
②辜家是清康熙初年从泉州迁台的,世居台湾鹿港,“鹿港辜家”在台湾家喻户晓。辜振甫生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成长于中华文化孕育下的家庭,是唱着“教忠教孝的中国京戏”,吟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论语》长大的。50年代以地主的身份参与了土地改革。其间他在台湾“经贸外交”方面,建立了台湾与印尼的直接贸易关系,并为台湾纺织业打开了印尼市场。到了60年代,他成为台湾政商界的重量级人物,受到蒋氏父子的重视。特别是在中日建交前夕,他奉蒋经国之命,携75万美元。赴日秘密游说日本国会议员。他眼见大势已去,将美元原数携回,这使反商情结甚深的蒋经国对他印象十分深刻,曾一度想让他做行政院副院长。1981年国民党第十二届全会上,蒋经国提名他为“中常委”,从此他跻身于国民党党务系统的决策核心。
③辜振甫有“台湾经贸大使”“无任所大使”之称,经常以工商团体代表身份参加各种国际经济会议,奔波于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推行“务实外交”不遗余力。为此,李登辉曾颁授他景星勋章。他与日本朝野关系密切,多年来建立的日本政商界的人脉有早期的椎名悦三郎、岸信介、佐藤荣作、福田赳夫等。他与曾任日本首相的小渊惠三关系甚笃。
④辜振甫认为,“两岸是一个国家,处于分治状态,而且双方都处在追求统一的过程中”。对于两岸谈判,1998年1月6日他称,“假如两岸都了解目前是在追求国家和平统一的过程中,那么两岸之间就没有什么不能谈的。”
⑤辜振甫六七岁起就与京戏结缘,他的父亲辜显荣十分爱好京戏。早年辜家院子里有演京戏的戏院,他从小就耳濡目染。辜振甫曾到北平、上海、香港拜师学戏,曾拜余叔言为师。他认为,在他的戏曲人生中,最值得他回忆也是影响他最深的,则是他20岁左右在北平的那一段日子。“谭派”鼻祖谭鑫培的孙子谭富英的戏及李宝春的父亲李少春的戏,他听得不亦乐乎。还有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以及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等的戏,他也都看过。他不仅是戏迷,还是票友,登台演出过《李陵碑》《洪羊洞》《失空斩》《文昭关》等剧,其中最喜欢的戏是《二进宫》,辜振甫说,他喜欢听、唱悲壮的京戏。他认为,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予以重视、传承。他认为,“中国人的历史都在京剧中,包括忠孝节义,以及中国人做人的方法”。他说,“让大家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多了解,不是很好吗”,“不必分传统、本土、京剧、歌仔戏,都是中国的文化,均应重视、传承”。
⑥辜振甫喜怒不形于色,人脉丰沛,但生活严谨。此外,他还擅长油画,懂诗文,喜欢收藏文物。他的祖父辜鸿铭,为前清宿儒。父亲辜显荣,日据时期被封为日本“贵族议员”,但蒋氏父子认为辜显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蒋介石还赐给他八个字“眷怀祖国,独秉孤忠”。辜振甫的妻子严倬云,是福建省福州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是清末文坛名人严复的孙女。她于1949年与辜振甫结婚,育有三子三女。
(选自《中华工商时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辜振甫任行政院副院长时,被蒋经国提名为“中常委”,身处国民党党务系统的决策核心。
B.辜振甫在60年代奉蒋经国之命,携75万美元赴日秘密游说日本国会议员,他见大势已去,就将美元原数携回,从此改变了将经国的反商情结。
C.辜振甫虽然生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但成长于中华文化孕育下的家庭。他认为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并且相信两岸一定会走向和平统一。
D.文章写到辜振甫从小就与京戏结缘。并提到他曾到北平、上海、香港拜师学戏,是为了说明辜振甫不仅是戏迷,还是票友,有很深的京戏造诣。
E.文章说辜振甫是“吟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论语》长大的”,作者这样写不仅为后面写他的爱国情感作铺垫,而且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叙写辜振甫的?试分点归纳。(6分)
(3)第⑤段写辜振甫从小就与京戏结缘,到处拜师学戏,还以传主的口吻讲述了最值得他回忆也是影响他最深的一段日子,并引用了传主有代表性的语言。作者这样写有哪些意图?试简要分析。(6分)
(4)你认为辜振甫先生身上的什么情感特别强烈?试结合文本分析这一情感在他身上的具体体现,并联系现实谈谈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藏书楼,是对我国古代官方机构、宗教寺院、民间团体和私家收藏图书文献的建筑物的统称,也是图书主人、学者和书生研读、辑录、考订、校订图书的处所。中国藏书楼的规模、历史和功绩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史上相继出现过几千座藏书楼,其中有一定影响的达1000多座。藏书楼是中华学子的精神家园,它们哺育了一代代读书人,传播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同时承担着对古代典籍收藏、保护的重任。在古文献的研究、校勘、刊布发行等方面,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广义而言,它是现代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前身,曾在中华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严格说来,“楼”应是构架为二层或二层以上之建筑。藏书楼中,符合其制者不少,但多又不以“楼”名之。“藏书楼”之名,实为泛指。无论是早期用于藏书的山洞、石室、仓房、地窖,还是后来的厅室、平房、经堂、书院,只要是藏书之所,皆可统称为藏书楼。除以楼命名者外,斋、阁、堂、室、居、轩、馆、亭、房、洞等,皆可名之。
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藏书的历史非常悠久。先秦时期,官方藏书便已很有规模,有商王室藏书、周王室藏书、诸侯藏书等。商代藏书最有力的实证,是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殷墟甲骨。甲骨文献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我国最早的典籍史料。它的集中安放地,可以称之为我国藏书楼之雏形。时至周代,“图书”种类大增。除甲骨文献外,竹木简册、玉版和早期的丝绸类帛书等开始现身,并收藏于“图室”之中。春秋时期,诸侯各自藏书,鲁国收藏周室图书典籍甚丰,“周礼尽在鲁矣”。而私人藏书,作为藏书事业的一个新类型也初见端倪并很快形成规模。
汉代,藏书事业得到极大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息,烽烟四起,给社会文化建设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宫府藏书,更是首当其冲,屡遭毁损。但各朝统治者都热心搜集图书。梁武帝还特辟“文德殿”和“华林园”典藏书籍。隋唐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使用,为印书和藏书事业兴旺提供了技术保障,民间藏书家的人数大幅增长。到唐代,万卷以上的藏书家超过以往历代之和。随着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和兴盛,宗教经籍数量扩大,佛道寺观藏书数量亦大增。两宋的私人藏书在我国藏书史上也有过辉煌的一页,藏书家人数之多,分布之广,藏书数量之大,均超过宋以前历代总和。明王朝统治近300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迄今所存明代藏书楼虽数量不多,然极具代表性。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浙江宁波天一阁便是最好的例证。清代编辑《四库全书》,分七处贮之,官家藏书在我国古代藏书事业上达到了巅峰。
古代藏书楼不仅收集、保存了丰富的文献典籍,同时也整理、传播了博大精深的祖国文
化,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功不可没,泽及后人。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7年第3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藏书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藏书楼,是我国古代民间、寺院、官方和私家收藏图书文献的地方。
B.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藏书楼的规模、历史和功绩是其他国家比不上的。
C.藏书楼,是图书主人、学者和书生研读、辑录、考订、校订图书的楼阁。
D.藏书楼是现代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前身,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发挥过重要作用。
小题2:下列不可作为“我国古代藏书的历史非常悠久”论据的一项是
A.商代藏书最有力的实证,是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甲骨。
B.春秋时期,诸侯各自藏书,鲁国收藏周王室的图书典籍非常丰富。
C.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浙江宁波天一阁便是最好的例证。
D.从先秦到清代,古代藏书楼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功不可没,泽及后人。
小题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图书馆和档案馆取代了藏书楼,藏书楼已经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
B.两宋的私人藏书在我国藏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得益于印刷技术的进步。
C.私人藏书作为我国藏书类型中的一种,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
D.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和兴盛,宗教经籍数量扩大,推动了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传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城市文人雅士外,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
小题1:下列有关文章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绅士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若干职责。这些职责主要是文化方面的。
B.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意思是农村士绅完全失去了做官从政的机会。
C.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原因就在农村精英文化系统维持了文化生态平衡。
D.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从此,农村不再是吸引人们的去处,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再愿意去农村。
小题2:属于“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中的“自主性”的一项是(   )(3分)
A.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
B.农村青年可以源源不断向城市流动。
C.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
D.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
小题3:作者对科举制度的废除持什么观点?(6分)
答:                                                                               
                                                                                       
                                                                                      
小题4:科举制度的突然废除为什么会造成中国农村文化的断裂?(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