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征服与绥靖——文明扩展的观察与比较征服是文明扩展的一种重要和常见的方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及其价值在不同地域的传播...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征服与绥靖——文明扩展的观察与比较
征服是文明扩展的一种重要和常见的方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及其价值在不同地域的传播,常常是通过征服行动而实现的。从文明扩展的角度看,征服其实就是将母国的生活方式人为地移植到遥远的殖民地。
欧洲史至少到20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前都是一部以征服为主要特征的历史。为什么这片土地上的君主都无一例外具有“征服的嗜好”?德国政治学家施密特在《政治的概念》中说:“政治的行动和动机的根本政治特征可以归结为敌与友。”这句话移用到形容征服者的文化理念,是再合适不过了。在征服者的世界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友,另一种是敌。“友”意味着同一地缘政治实体内的公民、臣民、顺民; “敌”则意味着周边甚至遥远地带的异国异族的人。敌与我的关系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关系。一边是我国我族的世界,另一边是异国异族的世界。敌我关系构成了这个征服者世界的基本格局。征服者就是这样生活在这一既是现实也为自己的预设所加强的充满敌意的世界。由敌我的对峙进而克敌制胜达到凯旋胜利,这就是历代征服者生活的主轴,他们从这种代代相传的高级游戏中获得生活的意义。
欧洲社会的传世美德如冒险犯难、勇敢顽强、向往荣誉、视名誉高于生命等,毫无疑问与他们对生活世界的敌我对峙意识和文化理念有深刻的渊源关系。他人既然如此充满敌意,世界既然如此凶险,生存之道则只有挥刀舞剑。正如公元前508 年,罗马贵族加伊乌斯·穆思乌斯在献俘仪式上对着伊特鲁西亚俘虏说的那样,“我是罗马公民……我是你们的敌人,作为你们的敌人,我将要***死你们;我可以去死就像我一如既往去厮***那样: 去死和去厮***并勇敢地忍受,这就是罗马人的生活之道。”穆思乌斯对罗马人生活之道的诠释真是将罗马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精神其实就是人的野兽本性,或者说是用文明的伦理道德升华起来的野兽本性。罗马的道德观,无论勇敢、忍耐、冒险,还是无畏、节制,皆与敌我对峙的理念有关。罗马人明白一个道理,在一个残酷的丛林世界,舍此不能竞争求存。罗马的政客西塞罗反对凯撒独裁,但他依然可以走向元老院向元老们呼吁,请求他们表彰凯撒征服高卢。西塞罗对凯撒的态度用今天的术语说,叫做“双重标准”。他不是一般地反对独裁,他只反对凯撒独裁罗马人;但拥护且赞扬凯撒独裁周边民族。今天超级大国盛行“双重标准”,其始祖正是纪元之交的西塞罗。在西塞罗眼里,既然敌我泾渭分明,那对我和对敌,处置方式应有不同。对内秉持法治,对外则必须独裁凶猛。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思考文明的扩展就不能不重视征服和殖民带来的巨大效应。它在历史进程里所起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褒贬就能解决的。原因在于敌我对峙的意识及其文化理念虽有可议之处,但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身处的生活世界的真实状况。马基雅维里比我们更早观察到这一点,他说:“获取领土的***确实是很自然的人之常情。”由秉持这“人之常情”的人组成的国家更不能脱离这特征。可以想见,当他们不幸地身处一个有限空间的时候,难免会形成争夺。马其顿人、罗马人,然后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时代的欧洲人,深刻认识到马基雅维里所说的“人之常情”,并把它铭刻在心,成为文化理念。所以,至今为止,世界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全球化进程全是由他们发动的。
(选自《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欧洲君主“征服的嗜好”产生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欧洲君主认为周边甚至遥远地带的异国异族的人和自己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关系。他们不去征服敌国,就会被敌国征服。 
B.在征服者心中,世界的基本格局是敌我关系。这种预设又反过来加强了对异国异族的敌意。在凶险的世界里的生存之道就是征服。 
C.由敌我的对峙进而克敌制胜达到凯旋胜利,这种类似于高级游戏的模式已经成为了征服者生活的主轴,君主们从中获得生活的意义。
D.“去死和去厮***”是欧洲君主的生活之道。这种生活之道是用文明的伦理道德升华起来的野兽本性,遵循残酷的丛林法则。 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征服是文明扩展的唯一方式。它将母国的生活方式人为地移植到遥远的殖民地,使先进的文化及其价值在不同地域得以传播。 
B.征服者的文化理念是“敌与友”。这一理念使他们对自己的臣民秉持法治,施行仁政;对异国异族人则独裁凶猛,施行暴政。
C.西塞罗对凯撒的态度是“双重标准”:他一方面反对凯撒独裁罗马人;另一方面拥护凯撒独裁周边民族,支持凯撒对高卢的征服。 
D.敌我对峙的意识及其文化理念反映了人类身处的生活世界的真实状况,在人类文明的扩展中起到了无可争议的积极作用。 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他的观点就是主张通过战争手段征服邻国。 
B.征服这种文明扩展的方式,往往伴随着蛮横的暴力和惊人的***戮,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弊大于利的。 
C.无论是罗马的凯撒征服高卢,沙皇俄国侵占中国海参崴,还是日本在东北建立“满洲国”,都是通过征服和殖民扩张领土。 
D.随着中国GDP超过日本,中国秉持的“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会取代欧洲的征服文化,发动更为波澜壮阔的全球化进程。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去厮***”和文中“去厮***并勇敢地忍受”意思不同;文中第三段主要阐述的是罗马人的生活之道,而不是“欧洲君主”的,选项偷换概念。)
小题2:
试题分析:A.“唯一”的表述绝对化;B.“仁政”“暴政”的说法无中生有;D.文中第4段中的“可议之处”指还有待商定,不是选项中的“无可争议”。
小题3:
试题分析:A.孔子的意思是反对用武力来使人臣服;B.第4段说征服“在历史进程里所起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褒贬就能解决的”,利弊难以评价;D.强加因果,不合逻辑。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征服与绥靖——文明扩展的观察与比较征服是文明扩展的一种重要和常见的方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及其价值在不同地域的传播】;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①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埃菲尔铁塔开出了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的价值评估。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
②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在岁月的风霜雨雪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历史,是文化。
③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价值上的天差地别。
④埃菲尔铁塔的“天价”更是源自法国人民对包括埃菲尔铁塔在内的历史遗存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视为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也引发了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
⑤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国拥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筑没有毁于自然灾害和战火兵燹,却在城市房地产和旅游开发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全国四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⑥真是不可思议,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北方某地甚至花费数百亿元重建了一座古城。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品味和欣赏?还有多少历史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想?我们憎恨真古迹,却喜爱假古董,这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吗?
⑦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讽刺的是,越是一心想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现在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一千四百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深坑里苦苦挣扎。
⑧真正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国家或民族,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这种态度决定了文物古迹的价值。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就很有可能一文不值。
(选自2013年第5期《社会科学论坛》,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物古迹”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埃菲尔铁塔能被开出“天价”,是因为埃菲尔铁塔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法国人民对其珍爱的态度和情感。
B.历史遗存弥足珍贵,是因为与它同时代的建筑被时间销蚀吞噬,而历史遗存却呈现出古迹特有的稀有性和文化性。
C.埃菲尔铁塔也引发了外国人的兴趣,主要是因为法国人将埃菲尔铁塔视为巴黎标志、民族精神象征,对它珍爱有加。
D.仿古建筑缺少真实的古迹所具有的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因其在外形上酷似,所以也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灵魂。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埃菲尔铁塔真正的魅力和价值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附着在建筑之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等,是历史,是文化。
B.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很多文物古迹都没能完整保存下来,像长城与故宫这样伟大的建筑也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C.中国的文物古迹毁坏严重,一方面是自然灾害与战火兵燹造成的,一方面是人类建设活动导致的。近三十年,各类建设活动的破坏是主要原因。
D.近三十年,中国一边拆掉众多真实的古迹,一边又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旅游开发导致没有丰富文化内涵而空有古迹之形的建筑的泛滥。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今仿古建筑盛行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缺少对历史与文化发自内心的敬畏,片面地追求商业价值。如果尊重历史、热爱文化,那么搭建仿古建筑之风就不会盛行。
B.当下的所有仿古建筑不仅建筑水平低劣,而且缺少文化品位,没有历史感,充满了浓烈的商业气息,人们拆毁真古迹而去搭建假古迹的做法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C.如果只看重文物古迹的商业价值,只关心文物古迹创造的收益,其结果可能是事与愿违。东施效颦的仿古旅游点大多数面临着亏损的现实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D.像埃菲尔铁塔这样珍贵的历史古迹,如果缺乏法国人民的重视和珍惜,而被随意毁弃,那么它的价值也必然贬损,甚至可能会被不懂珍惜者弃之如敝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冯骥才
①她比他高十七厘米。
②自从他俩搬进这大楼,楼里的老住户无不投以好奇莫解的目光。尤其是下雨天气,他俩出门,总是那高女人打伞。大楼里一些闲得没事儿的婆娘们,看到这可笑的情景,就在一旁指指画画。
③楼外门口小门房里住了一户裁缝,裁缝的老婆是个爱好说长道短的女人。尽管裁缝老婆极有能耐,她却无法获知这对怪夫妻结合的缘由。
④人们惊奇也好,困惑也好,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孩子呱呱坠地了。每逢大太阳或下雨天气出门,高女人抱着孩子,打伞的事就落到矮男人身上。
⑤后来,裁缝老婆做了街道居民代表。她在协助户籍警察查对户口时,终于找到了多年来叫她费心的问题的答案。原来高女人和她的矮文夫都在化学工业研究所工作。矮男人是研究所总工程师,每月工资达一百八十元之多!高女人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化验员,收入不足六十元。她怎么会嫁给一个比自己矮一头的男人?为了钱,为了地位,为了过好日子!
⑥1966年的一天下午,来了一群人——研究所的,他们在院内外贴满大小标语,用十八张大白纸公布了这矮子的“罪状”——晚上回家把研究成果偷偷写成书,打算逃到国外。人们围绕着那本“书稿”,你问,我问,他问;尖声叫,粗声吼,哑声喊;大声喝,厉声逼,紧声追……高女人却只是摇头,真诚恳切地摇头。
⑦裁缝老婆忽然跑到台前,指着高女人气冲冲地问:“你说,你为什么要嫁给他?”
⑧这句问话使研究所的人一怔。高女人也怔住了。她抬起几个月来被折磨得如同一片皱巴巴的枯叶般的瘦脸,脸上满是诧异的神情。高女人没有点头,也没摇头。她好像忽然明白了裁缝老婆的话,眼里闪出一股嘲讽、倔犟、傲岸的光芒。“好,你不服气!这家伙现在完蛋了,看你还靠得上不?”裁缝老婆一拍胸脯,手一挥,还有几个婆娘在旁边助威。别看这些婆娘们离题千里地胡来,反而使会场一下子热闹起来。没有这种气氛,批判会怎好收场?于是研究所的人也不阻拦,任凭婆娘们上阵发威。会开得成功与否,全看气氛如何。研究所主持批判会的人,看准时机,趁会场热闹,带领人们高声呼喊了一连串口号,然后赶紧收场散会,押着矮男人走了。
⑨矮男人自批判会那天被押走后,一直没放回来。高女人被迫和裁缝老婆家调换了住房。整座楼的人们都能透过窗子,看见那孤单的小屋和她孤零零的身影。不知她把孩子送到哪里去了,只是偶尔才接回家住几天。三十多岁的人,从容貌看很难说她还年轻。裁缝老婆下了断语:“我看这娘儿们最多再等上一年。那矮子再不出来,她就得改嫁!”
⑩过了一年,矮男人还是没放出来,高女人依旧不声不响地上班下班。一天,矮男人重新出现了。这是秋后,他穿得单薄,剃了短平头,身形好似小了一圈儿,皮肤也没了光泽和血色。高女人蹲在门口劈木柴,一听到他的招呼,刷地站起身,直怔怔看着他。两年未见的夫妻,都因对方的明显变化惊呆了。一个枯槁,一个憔悴;一个显得更高,一个显得更矮。两人互相看了一忽儿,赶紧掉过头去,仿佛他俩再面对片刻就要爆发出什么强烈而受不了的事情来。高女人扭身跑进屋去,半天没出来;矮男人便蹲在地上拾起斧头劈木柴,直把两大筐木块都劈成细木条。此后,他俩又是形影不离,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回家。
11几年后的一天早上,一辆救护车把高女人拉走了。二十多天后,高女人躺在担架上,被抬进小门房。转年天气回暖时,高女人出屋了。她久久没见阳光的脸,白得像刷了一层粉那样难看。她刚刚立起的身子左倒右歪,右手拄一根竹棍,左胳膊弯在胸前,左腿僵直,迈步困难。一看即知,她患的是脑血栓。从这天起,矮男人每天清早和傍晚都搀扶着高女人在在院子里遛两圈。
12他俩走得艰难缓慢。矮男人两只手用力端着老婆打弯的胳膊。他太矮了,抬她的手臂时,必须向上耸起自己的双肩,他很吃力,但却掬出笑容,为了给妻子以鼓励。高女人抬不起左脚,他就用一根麻绳,套在高女人的左脚上,绳子的另一端拿在手里。高女人每次要抬起左脚,他就使劲向上一提绳子。这情景奇异、可怜,又颇为壮观,使大楼的人们看了,不由得受到感动。这些人再与他俩打头碰面时,情不自禁地向他俩主动而友善地点头了……
13高女人离去后,矮男人被落实了政策,抄走的东西发还给他了。不少人都来帮助他再找一个媳妇,他都谢绝了。裁缝老婆说:“他想要什么样的,我知道。你们瞧我的!”
14裁缝老婆怀里揣一张漂亮又年轻的女人照片,来到门房找矮男人。她在矮男人家里,正说得来劲,忽然发现矮男人一声不吭,脸色铁青,在他背后挂着当年与高女人的结婚照片。裁缝老婆没敢掏出侄女的照片,就自动告退了。
15十几年过去了,矮男人还是单身,只在周日,孩子从学校回来与他为伴。逢到下雨天气,矮男人打伞去上班时,仍旧高举着伞。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的一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
(选自2013年5月版《美文百家》,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大楼里的邻居们长久地好奇高女人与矮男人的结合,显示出他们的无聊与世俗;看到高女人病后锻炼的情景而心生感动,则表现出他们的友善、自责和反思。
B.第⑥段“你问……紧声追”运用长句,简洁有力地刻画了高女人被众人逼问的情景,渲染了混乱、压抑的气氛,暗示黑白颠倒、人心倒悬的时代背景。
C.小说虽然叙事平淡无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多用趋于日常口语的朴实语言,但因有真实的细节描写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形象,丝毫没有降低小说的艺术性。
D.高女人与矮男人因为他们俩那引人注目的身高对比,而引起邻里的窃窃私语,一开始人们只看到他们不和谐的外表,却看不见他们朴实而真诚的夫妻恩爱。
E.矮男人的伞下有“世界上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的“长长的一块空间”,这空间对于矮男人来说,是永远无法填补的人生亏损,也是无法愈合的情感创伤。
小题2:高女人面对裁缝老婆“你说,你为什么要嫁给他”的发问时,流露出了怎样的不同神情?这些神情表现出了高女人怎样的心理?请你简要分析。(4分)
小题3:“他想要什么样的,我知道。你们瞧我的!”一句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小题4:小说着力刻画的是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这一对夫妻形象,为什么还要在裁缝老婆身上花费许多笔墨?请你结合原文进行探究。(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
微博现象是当下中国的媒介奇观,编织“围脖”已成为当下人们媒介生活的一种时尚
“围脖”这一温馨的称谓,反映了中国微博用户对这一新兴媒介产品的钟爱。微博这一新的媒介形态经过商业网站的成功推广以及微博用户的接力追捧,被迅速制造成一个巨大的媒介神话。一种传播媒介要普及到5000万人,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只用了4年。微博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仅用了14个月,新浪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7000万。
微博在中国媒介生态中,其意义不同寻常。它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媒介革命。微博一小步,媒体一大步。微博所释放的“微动力”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公共与私人交往方式。这一被中国网民热捧的新媒介甚至成为穿越信息黑洞的牵引力量。
其实,小小的微博承受了不少不能承受之重,承载了过多的光荣与梦想。在微博的八面风光的背后,我们需要追问和思考这一新兴媒介功能的宽度与限度。
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波兹曼看来,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波兹曼曾认为,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共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他甚至顽固地认为,400年来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印刷术利大于弊。我们现代人对于智力的理解大多数来自于印刷文字,我们对于教育、知识、真理和信息的看法也是一样的。印刷时代成就了思维的系统性和深度,而电视媒介则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的形式。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波兹曼的这种观点,不无偏激,但有一定道理。
  微博催生我们的公共生活,但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我们的思想深度为代价的。如波兹曼所认为的印刷媒介成就了思想的深度以及公共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系统性。阅读和写作成熟于印刷时代。
微博视野中的阅读,是典型的“泛读”。在技术上,微博给书写者的空间十分有限,被限制在140字以内。在140个字符内传递一定的信息是可以的,但要表达像样的思想则是比较困难的。对于读者而言,在微博世界浸淫日久,注意力也被严重碎片化,喜欢追逐一个个信息碎片以及思想的边角料,体验的是点点滴滴短暂的快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是丰盈的,但这种阅读多是视觉层面上的愉悦,属于刺激大脑皮层的浅性观赏。微博世界中的阅读是典型的走马观花,很难有思维的深度潜入。在微博所目击的风景,“神马都是浮云”。读者享受的只是视觉的漫游,而对于思想和思维的深度操练,微博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如果不适当控制自己的时间,微博会让你浪费很多时间,毕竟,碎片信息、碎片思考还是有其局限性的,它不能提供系统性思想。微博视野的阅读,是典型的浅尝辄止阅读。人生苦短,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稀缺资源,在微博上投注了过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必然挤占了总的读写时间。关键是,微博改变了我们读写方式。习惯于微博读写的人,思维方式也会被微博化,即被碎片化、颗粒化、浅表化,缺乏对问题的深度观照和思考的能力。 
(选自张涛《微博时代的新读写》)
小题1:下列对“微博”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按照尼尔·波兹曼的观点,新媒介微博的发展对传统印刷时代形成的思维的系统性、严肃性、明确性和深刻性均有着巨大的冲击。
B.微博一小步,媒体一大步,微博凭借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强大的传播能力,迅速成为现今最具影响力的媒介。
C.中国现实社会中,公共与私人交往方式的改变是微博释放 “微动力”造成的,微博本身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媒介神话。
D.微博改变了人类的读写方式,但微博世界的阅读,作为一种视觉层面上的阅读,很难有思维的深度潜入。
小题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波兹曼的观点,我们必须辩证认识,既不可片面夸大传统媒介(如印刷品)的正面作用,也不可一味否认新兴媒介(如微博)的积极影响。
B.微博交给书写者的是限制在140字以内的小空间,这在形式上决定了其不可能完整地表达成形的思想。
C.作者担心阅读者的思维被微博化,主张适当控制微博阅读。这是对微博的阅读者提出的合理建议。
D.微博发展迅猛,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种种局限和弊端,追问和思考这一新兴媒介的宽度与限度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
小题3:结合本文所给信息,试阐述新兴媒介“微博”之优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父   亲
父亲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不是一个词汇,而是一团扑面而来的血统的气味,一座属于你的伟大的山峰,一个永远无法用理性去分辨是非的感性的百慕大三角……你无法挑剔,也无法选择。
  父亲,就是赋予你生命的人。只有父亲,可以这样。在他强大的时候,他庇护你、容忍你;在他衰老的时候,却耻于依靠你。而且,在人们不约而同地把一切美好的颂歌、养育的恩德奉献给母亲时,父亲微笑着,觉得理所当然。他丝毫不觉得自己也应该享受一点儿,常常是他倒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完全不知道,在这一点上,他无意中又表现了真正男性的襟怀和品格。
我爱父亲。虽然我平常最恨他。
  虽然每次和他在一起都免不了争吵、埋怨和发火;虽然他看不惯我尾大不掉、放任不羁的作风,我也看不惯他的主观、固执、农民式的自私和对权力的崇拜。像许多人的父亲一样,我的父亲完全是现实人生舞台上的彻底失败者。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爱,更不妨碍我对他无条件的承认,他是任何人也不能替代的。
16年前,当我坐在那个村口的大石碾子上吸烟的时候,有一个纯正的农民正远远地眯着眼朝我看。然后,朝我走过来,一直走到很近,站住了。
  那农民穿一件黑布棉衣,戴了一顶破皮帽子,手里提着个筐子。
  那个农民站在离我很近的地方,竟伸着脖子弯下腰凑到脸前来看我,而且,笑出声来!咦,奇怪。我定睛细看面前的这个人。一张完全陌生的农民的脸孔在几秒钟之间骤然变幻,风霜雨雪,皱纹白发,劳累痛苦,希望孤独……几年分离后的风尘变化,在几秒钟内被揭开、剥去、还原、定格。定格为那个原来熟悉的父亲。
  “信上说是这几天回来,我就每天到村口上打望。今天看见有人坐在石头上,可是不敢认。哈哈,果然是!太好了,太好了。”父亲说着,抄起筐子就领我回家。沿着满是残雪和牛粪的村子,一直走出去,离村不远处有一座孤零零的屋子,正冒出笔直的灰白炊烟。
  朴素的柴门院落,孤独的土坯泥屋,在乍暖犹寒的天气里默默升空的烟缕,我的脚在雪地上“咯吱咯吱”地移动着,跟着父亲,像很久很久以前小时候的某一天一样,朝着那里不知不觉地走过去。
  我对这座陌生的屋子充满了信赖。这就是这个寒冷的世间惟一可以让我得到温暖的地方。这没错儿,父亲不会错。这就是家,家就是父亲居住的地方。无论这地方被安置在哪儿,是石家庄还是北京,是乌鲁木齐还是吉木萨尔,我都将跟随它,寻找它。我父亲就这么一边拎着筐子朝前走,一边扭回头来和我说话:“村干部给调换了一家上山挖煤的人的空房,借给咱们暂住,条件好多啦!”我跟着他,看着他的背,觉得有一股说不出的纳闷、奇怪。
人的这一辈子是怎么过都能过去的,什么样的命运都能接受,什么样的生活都能适应。这个1938年的决死队员,这个1950年准备出国的外交官,打过别人的右派,反过自己的右倾,一辈子对党忠诚得没话说了,结果倒给开除了党籍,发配到这地方安家落户来了……这可称是对忠诚的最好报应,当然也是对愚忠的应得惩罚。不过他不忠又怎么办呢?铁打的江山无缝可钻。
  多少年来,我总是力图以不含偏见的立场来认识父亲,解释他的行为,总结他的一生。结果我发现,根本不可能。我总是由于他在现实中的失败而低估他,而忽视了他作为一个人在本质上具有的优秀品质。我无法认清自己的父亲,谁叫我是他的儿子呢?看着眼前的这个提筐子的人,我就想起少年时在机关院里与一群顽童舞枪弄棍鏖战正酣时,突然出现在楼前怒喝我为“疯狗”的人;想起星期天逼我帮他冲洗全家无穷无尽的衣物,水寒刺骨,手冻通红,那个不把最后一点肥皂沫冲净决不善罢甘休的人;还想起那个原先穿军官制服尔后穿中山装干部服最后又穿上农民黑棉祆的人;而且想起曾经风采翩翩然后神态庄重终于苍老迷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父亲……
我看到,从说话的声音到走路的姿势,还有身材和五官,还有习性和灵魂,我都酷似他。我悲哀地发现,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无论社会环境是有利还是不利,我都摆脱不了他给我的模式,摆脱不了他对我一生注入的遗传基因。
(选自《周涛散文选》,有删节)
小题1:(4分)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2:(6分)本文在叙述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举例分析。
小题3:(5分)在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作者既然最恨父亲,为什么又最爱父亲呢?这矛盾吗?为什么?
小题4:(6分)作者与父亲在一起总是免不了争吵、埋怨,互相看不惯对方。作为90后的中学生,你如何看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请结合全文内容,联系自身实际,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我们现在还能从文本上大致了解墨家的思想体系,但它已经只是一块思想化石,它在现实生活中已完全没有影响力。作为一个历史事实,墨家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做比较。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
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约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
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尚不足以解释一切,因为在禁欲主义方面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佛教,至今依然是中国的第一大宗教。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而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一种学问要想成为广被接受的显学,总得有某种足以吸引信徒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这两方面的东西都无法提供。墨家如要长存,必得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如同大多数世俗学说),或以禁欲主义搭配神秘主义(如同大多数宗教学说),庶几方可免于沦亡。
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治下,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虽然墨家可能只有一腔热血,没有政治野心,但专制君主最怕的恰恰不是贪婪的小人,而是有政治动员能力的圣贤君子。对于君主而言,可怕的不是有造反的野心,而是有造反的能力。专制君主对一切世俗组织都必然心怀警惕。所以,作为组织的墨家必然只能存在于列国时代,那时还没有形成四海为家的大一统,列国君主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身边的敌国,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自要松弛许多。而释、道二教虽有组织,但因其强烈的出世倾向而稍可见容于世。释、道二教不似基督教,它们一方面有遁世色彩,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即便世俗统治残暴无道,臣民也应逆来顺受。正由于释、道二教没有什么威胁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邦定国,所以才不致像墨家一样过早衰亡。
(选自人民网“文史频道”,有删改)
小题1:文章认为墨家消亡的内在原因,一是其             的生活方式不易为人接受;二是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没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三是墨家学派是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                 ,但又不像释道二教那样有出世倾向,这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
小题2:下列有关“墨家”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先秦时期,墨家和儒、道、法一样,都有很大的影响;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B.墨家思想对现实生活已经没有影响力,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所以作者认为它不过是一块思想化石。
C.墨家认为做人要有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要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还提倡禁欲,强调严格的纪律。
D.墨家如果能给信徒提供某种形而下的物质动机,或者给信徒提供某种形而上的精神慰藉,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就不会消亡。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在先秦时期就是影响很大的学说,在秦汉之后更是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但它和墨家不同,没有自己的组织。
B.法家也没有自己的组织,并且在舆论上还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却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C.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因而道家学说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D.佛教是东汉以后传人中国的,在禁欲主义方面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虽有遁世色彩,但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