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小题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初夏...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小题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初夏之景的?试简析。(6分)
小题2:试析“燃”字的妙用(5分)
答案

小题1:作者分别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初夏之景:写看到了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的景象;听到了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感受到了怡人的熏风(和风)。(每答对一个角度并分析得2分)
小题2: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化静为动。(2分)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气。(1分)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喜悦心情,2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绿槐高柳”、欲燃的榴花、翻转的荷叶等,这是从视觉角度;“新蝉”的鸣咽,这是从听觉角度;“薰风初入弦”“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是从触觉的角度。
点评:描写的角度,一般指两个方面,一是时空角度,一是感官角度。时空角度,即是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感官角度是指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只得注意的是,描写的角度一般不是单一出现的,比如说,如果有视觉的出现,也应有其他感觉的出现。
小题2: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这个“燃”字本身的意义,然后结合此,理解它在句中的意义,最后来解读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点评:高考题对语言的考查,一般从词句入手。回答方式,一般总说语言特色,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从手法(修辞、炼字)、内容、思想感情入手分析。就近几年高考题来看,从思想内容方面考查多些,表达效果也主要体现在表情达意上。炼字、诗眼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核心考点
试题【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小题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初夏】;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小题1: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概括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共7分)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小题1:出门前后,诗人的心情有变化吗?试作简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夜》:“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
〔元〕倪瓒
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
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注】①倪瓒,元代最有影响的画家,画界的权威。②王右军,东晋书法家王羲之。③宗炳,字少文,南朝宋代画家,平生喜观漫游山水,将所见景物图于壁上,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④扛鼎:《史记•项羽本记》:“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小题1:诗的前两句提到王右军和宗少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小题2:后两句暗含王叔明画作的特点。作为元代著名画家,他的画作有较强的代表性。请结合作者对王叔明画作的感情倾向,分析元画的欣赏趣味。(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小题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          。(3分)
小题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曹操《短歌行》,回答后面问题。
小题1:下列句中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慨当慷(没有实际意义。以:而。)
B.唯有杜康(这里指代酒。)
C.瑟吹笙 (弹奏)
D.用相存(白白地)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譬如”两句是说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逝去的日子不必再提,忧苦也正一天天地增多。
B.“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C.“山不”两句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D.“周公”两句是诗人借用周公三次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小题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曹操晚年所作,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贤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B.“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写思念贤才,忧思绵绵;“明明如月”以下八句写得到贤才,热情款待。两部分,一正一反抒发了对贤才的渴望。
C.“山不厌高”以下四句,诗人以借代和引用手法,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得到贤才、统一天下的雄心。
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