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 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小题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          。(3分)
小题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答案

小题1:孤寂
小题2:词人以象征手法,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作者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由此可见,写出来寓居环境的孤寂。
点评: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时,抓住主要景物,运用描写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忠实于原诗,想象合理,语言优美。当然,本题只是要求写上环境特点,不需要详细描述,那无疑大大降低了试题难度,但是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描述环境特点的词语,如:清幽寂静、恬淡闲适、空旷辽远、萧瑟荒凉等,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相关术语。
小题2:
试题分析:下片将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点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无论着眼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凸显出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据分值决定。
核心考点
试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 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曹操《短歌行》,回答后面问题。
小题1:下列句中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慨当慷(没有实际意义。以:而。)
B.唯有杜康(这里指代酒。)
C.瑟吹笙 (弹奏)
D.用相存(白白地)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譬如”两句是说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逝去的日子不必再提,忧苦也正一天天地增多。
B.“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C.“山不”两句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D.“周公”两句是诗人借用周公三次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小题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曹操晚年所作,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贤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B.“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写思念贤才,忧思绵绵;“明明如月”以下八句写得到贤才,热情款待。两部分,一正一反抒发了对贤才的渴望。
C.“山不厌高”以下四句,诗人以借代和引用手法,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得到贤才、统一天下的雄心。
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②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③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小题1:选文第①段运用民歌常用的一种什么样的手法来营造悲剧氛围(    )  
A.赋的写法B.比兴写法C.动作描写D.景物描写
小题2:第②段着力铺陈兰芝精心打扮的情况,下列分析不属于“起严妆”作用的一项是( )
A.表明兰芝对焦仲卿的恋恋不舍,写出了她欲去而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B.表明兰芝不甘示弱,其严妆是对焦母无声的抗议与示威。
C.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D.预示兰芝已经做好了“举身赴清池”的准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小题1:“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运用什么手法抒发怎样的感情?
小题2:“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精神?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小题1:“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一句意蕴深厚,试做赏析。(5分)
小题2:词的下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小题。(11分)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北宋】郭祥正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①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②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注释】①青蛾:指南朝陈后主宫廷里的年轻歌妓。②结绮临春:指陈后主营造的结绮阁、临春阁。
小题1:诗中的“凤凰台”位于今日的       (古称金陵)。标题中“次……韵”是古人作应和诗歌的一种格式,请仔细观察这首诗的形式特点并调动你的阅读积累,理解“次韵”特点。
                                                                       
                                                (4分) 
小题2:选出对作品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3分)
A.首联以“浩浩”“入海”的眼前景来突出长江的气势和不朽,与下联衰败的人事形成鲜明对照。
B.颔联写当年宫中歌妓随陈后主一起被掳离故国,而战争留下的累累白骨依旧埋在江边古墓中。
C.尾联写陈后主华美坚固的楼阁已无迹可寻,人们只能年年在楼阁故址向荒草诉说不尽的愁意。
D.从韵脚和“现实—怀古—现实”的思路看,作品既符合“次韵”的要求,又融入诗人的独特感受。
小题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潮卷新沙换故洲”一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