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蝶恋花王诜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北宋著名画家。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曾贬官均州、颖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1)“小雨初晴回晚照”起笔富于象征意味,请简要分析。(2分)
                                                                         
                                                                         
(2)本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与词人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多么相似啊。但夕阳黄昏,词人也年华老去。(2分)
小题2:上片运用乐景衬哀情的手法(1分),通过描绘雨后初晴,富丽迷人、赏心悦目的园林春色,(1分),反衬下片词人因被贬流落多年,如今归来,物是人非,年华老去,内心孤独、凄苦和悲哀的感情(2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起笔“小雨初晴迴晚照。”富于象征意味: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暗寓作者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终见天晴固然可喜,可是夕阳黄昏,亦复可悲。这亦喜亦悲之情,全融于这初晴晚照之中。
点评:鉴赏诗歌当中的景物描写,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诗歌中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小题2:试题分析:上片运用乐景衬哀情的手法,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暗寓作者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终见天晴固然可喜,可是夕阳黄昏,亦复可悲。这亦喜亦悲之情,全融于这初晴晚照之中。接下来“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二句更需玩味。楼台本已巍峨壮观,叠下“金翠”二字状之,气象更加富丽堂皇。如此金碧辉煌的楼台,沐浴于晚照霞辉之中 ,其倒影又映现于荷池之水面,楼台本身与其倒影 ,遂构为一亦实亦幻的庄严景观 。难怪《宣和画谱》称王诜“风流蕴藉,真有王谢家风气”。“杨柳垂垂风袅袅。”词人更以如画之笔,渲染出池塘上一片春色。杨柳垂垂,原是静态;风袅袅,则化静态为动态,姿态具动静相生之妙。“袅袅”二字极美。从其手迹可见,此二字真是姿媚无限,笔意之美,与词情相得益彰。“嫩荷无数青钿小。”歇拍承上文芙蓉沼而来。时值春天,初出水面之嫩荷,宛如无数青钿。至此,盎然春意触目萦怀。反衬下片词人因被贬流落多年,如今归来,物是人非,年华老去,内心孤独、凄苦和悲哀的感情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蝶恋花王诜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一剪梅·袁州解印
南宋·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注释: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出任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这首词。
小题1: 上片中“来是春风,去是秋风”一句有何含义?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2: 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小题1:“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自叙  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熟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也暗示出上句所写“病身”的原因。
B.颔联上下对仗,一取一舍,斩截有力,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闲逸生活的追求。
C.“不容真”三字揭示了志士仁人和黑暗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流露出悲愤之情。
D.本诗以议论为主,但议而不空,议论中突出了形象的特点,饱含着浓郁的感情。
②你在这首诗中读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①对这两首诗,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苏诗“石榴开遍透帘明”一句,用石榴花开写出夏日的燥热,与首句“夏席清”形成对比。
B.从苏诗末句的“梦觉”二字可以看出,前三句写的是午睡前的情景。
C.杨诗中的“追凉”意即“觅凉”、“取凉”,但与“觅”、“取”相比,“追”更能体现对“凉”的渴望。
D.杨诗首句点明追凉之因;末句“不是风”三字,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②两首诗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请对此做简要赏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