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7分)喜逢郑三游山                                天平山中(唐)卢仝               ...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7分)
喜逢郑三游山                                天平山中
(唐)卢仝                                (明)杨基
相逢之处花茸茸,石壁攒峰千万重。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小题1:这两首诗虽然用了相同的形容词“茸茸”,但描写的景物特点却不尽相同:卢诗是形容花草的          ,杨诗是形容细雨的            。(各不超过4个字) (2分)
小题2:分别赏析两首诗的后两句。(5分)
答案
 
小题1:(2分) 柔嫩茂盛   温和细密
小题2:(5分)卢诗通过问答式话语的设置,既抒发了希望再次相遇好友的美好情意,又彰显出自己不媚世俗、傲岸不羁的人格追求。 杨诗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既表达了一路沉醉花香鸟语的悠然心情,又从侧面衬托出天平山的景色之美。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修饰性的词语可直接提取,描述性的词语概括即可。前者“茸茸”描写的对象是花,花“茸茸”自然给人以柔嫩茂盛的美感;后者描写的对象是雨,雨“茸茸”,可联想到牛毛细雨,给人以细密温和的特点美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一般要从表现手法及情感的角度分析作答。答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加以理解,卢诗中,“何处好”“一株松”,很明显运用了设问式,“期君”可从期望与友人相遇的角度分析;“一株松”可根据象征意义来表达自己的人格追求。杨诗中“莺啼送”表明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或拟人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与自然相亲近,喜爱自然的悠闲惬意心情自然流露出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7分)喜逢郑三游山                                天平山中(唐)卢仝               】;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只选3小题)
(1)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论语》)
(2)士不可以不弘毅,         。         ,不亦重乎?(《论语》)
(3)鹏之背,             ;怒而飞,               。 (庄子《逍遥游》)
(4)但见悲鸟号古木,          。又闻子规啼夜月,            。(李白《蜀道难》)
(5)纵一苇之所如,_____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_____,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8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 罟(gǔ)师:渔夫,这里指船夫。
(1)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
                                                                        
(2)这两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释:①蔡家亲:指表亲。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侧重写荒村贫居的环境:秋夜沉沉,荒野空寂,旧业困顿,左右无邻,为全诗笼上冷寂悲怆的气氛。
B.颈联中“独沉久”写诗人长期离群索居、孤独落寞;“愧”字流露出因处境困窘而对卢纶无以为报的心情。
C.尾联写人的一生中与朋友相处总是会有聚有散的,就连亲戚间也难以避免,表现出诗人的达观情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柴侍御                   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                       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              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小题1: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  _;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小题2: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
小题3:请概括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歌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双溪种花(其一)
(宋)王炎
双溪渐有杂花开,每日扶筇到一回。
胜似名园空锁闭,主人到老不归来。
注释: ①筇(qióng):竹做的手杖。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菩萨蛮》起写平林寒山皆在黄昏时呈现出凄黯之色,烘托出苍茫哀愁的氛围。
B.“宿鸟归飞急”写宿鸟归巢之急切,反衬出游人无归,增添了全词的“愁”味。
C.《双溪种花》前两句说园中春花正好,因此诗人每天扶杖到此观赏,有闲适之感。
D.《双溪种花》后两句写这里胜似名园别墅,后悔自己宦游直到年老才能归来赏园。
小题2:两首诗中“空”字有炼字之工,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诗中“空”字的妙处。
小题3:文学创作过程中,为了更准确地表达思想情感,创作者常常无数次改动作品中的字词,来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有“推敲”之说,法国作家福楼拜也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
文学家炼字炼句的过程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或阅读经验,谈谈你的感悟。不少于200字。(1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