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祭欧阳文忠公文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冥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如公器质之深厚,...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8 期末题
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冥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以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杰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辨,如快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任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如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注:冥漠:幽冥难懂。 屯邅困踬:困顿挫折,进退两难。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事有人力之可,犹不可期——致:致使
B.其雄辞辨,如快轻车骏马之奔驰。——闳:恢宏
C.既压复起,遂于世。——显:显著
D.功名成就,不而去。——居:居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
  ②与尔三矢,尔无忘乃父之志。
B.①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其公议之是非。
  ②苟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①故充于文章,见议论,豪杰俊伟,怪巧瑰琦。
  ②管弦呕哑,多世人之言语。
D.①念公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②臣所好者道也。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较为柔婉,深具情致的祭奠散文。 文中对欧公的文章、气节、功业、品德,皆推崇备至,并申一己向慕瞻依之情。
B.本文语语发自心坎,一吟三叹,极尽哀伤沉郁的情思。
C.王安石认为文忠公一生果决勇敢,刚强正直,但在晚年感叹世事难料,宦海浮沉,以致意气萧索落寞。
D.晚期的仁宗皇帝曾经认为欧阳文公是可以交托国家安危的重责大任,事实证明先生已不负众望。
答案
1.A
2.D
3.C
核心考点
试题【祭欧阳文忠公文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冥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如公器质之深厚,】;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②傥:假如。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及父卒,叔齐伯夷 ②小子何敢
B.①左右欲之     ②沛公引西
C.①横行天下,以寿终 ②公子留赵
D.①天道无亲,常善人 ②乃平原君计
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遂饿死首阳山
  ②陈豨拜为巨鹿守,辞淮阴侯
B.①积仁洁行如此饿死
  ②良农能稼不能为穑
C.①亦各从志也
  ②李将军之谓也
D.①岂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②人又谁能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郡。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后语中。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账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后七年六月已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令中尉亚夫为车骑将军,属国悍为将屯将军,郎中令武为复上将军,发近县见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藏郭穿复土属将军武。乙巳,群臣皆顿首上尊号曰:“孝文皇帝”。太子即位于高庙。丁未,袭号曰“皇帝”。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哉,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
  注:①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②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为代王,中郡——都:定都
B.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榜样
C.发近县卒——见:现役
D.藏郭穿复土——穿:贯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上召贵尉佗兄弟——而不王者
B.帝崩未央宫——龟玉毁椟中
C.不得金银铜锡为饰——欲客往赴秦军
D.何以台——胡而来哉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汉孝文帝“善于为政”的一组是[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①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 ②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③匈奴背约入盗,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 ④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
⑤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 ⑥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
  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的解释,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著作郎,不就——臣洗马。
B.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建安十七年,太祖鲍勋丞相掾。
C.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宋均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
D.与从弟球俱高祖——孔明与鲁肃俱孙权。
2.对下列句子中虚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
[     ]
A.之:闺门之内,雍雍如也。——平谢晦,昙首之力也。
B.乃:乃能屈志戎旅——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
C.以: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长太息以掩涕兮。
D.为: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
3.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昙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优秀,兄弟间分财产,他只拿取图书,从军后随高祖外出,高祖要众人赋诗,昙首写成,王弘对他评价甚高,高祖也很高兴。
B.王昙首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同时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询昙首,昙首果然在平定国难中贡献很大。
C.王昙首在平定谢晦事中有功,当时封赏他的诏书已经拟就,但昙首婉拒不受,认为自己虽尽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爱。也无法面对史臣。封赏事于是搁置下来。
D.王昙首看出义康为权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坚持要求调任吴郡。太祖打算重用昙首,未答应他的请求。昙首劝说其兄王弘让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初,景让母郑氏,性严明,早寡,家贫,居于东都。诸子皆幼,母自教之。宅后古墙因雨溃陷,得钱盈船,奴婢喜,走告母;母往,焚香祝之曰:“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天必以先君余庆,矜其贫而赐之,则愿诸孤他日学问有成,乃其志也。此不敢取!”遽命掩而筑之。
  景让在浙西,有左都押牙忤景让意,景让杖之而毙之。军中愤怒,将为变。母闻之,景让方视事,母出坐听事,立景让于庭而责之曰:"天子附汝以方面,国家刑法,岂得以为汝喜怒之资,妄***无罪之人乎!万一致一方不宁,岂惟上负朝廷,使垂年之母衔羞入地,何以见汝先人乎!"命左右褫其衣坐之。将挞其背。将佐皆为之请,拜且泣,久而乃释之。军中由是遂安。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景让母郑氏,性严明——严明:严厉而聪慧
B.其贫而赐之——矜:夸耀
C.母出坐听事——听事:厅堂
D.天子付汝以方面——方面:古指一个地方的军政要职或其长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居东都 ②瓦缝参差,多周身之帛缕
B.①吾闻无劳获 ②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C.①天必先君余庆 ②能顺木之天致其性焉尔
D.①久而释之 ②合于《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郑氏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     ]
①诸子皆幼,母自教之
②遽命掩而筑之
③母往,焚香祝之
④立景让于庭而责之
⑤命左右褫其衣坐之。将挞其背。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②④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郑氏早年丧夫,独自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她善于言传身教,当家人从墙下挖出钱来时,她以不取不义之财来教育和激励孩子。
B.郑氏的家人从古墙下挖出大批钱财,郑氏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让她用这些钱来帮孩子们学业有成;但又考虑"无劳而获,身之灾也",所以又没有接受。
C.景让苛责部下,致人死命,引起军心浮动,形势危急,依靠母亲郑氏的帮助,才得以解围。
D.郑氏听说景让打死部下,害怕引起众怒,于是当机立断,采用当众教子的方法感动了景让的部下,从而使军心安定下来。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符坚闻猛名,召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时始平豪右纵横,劫盗充斥,乃转猛为始平令。猛下车,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鞭***一吏,百姓上书讼之,有司劾奏,槛车徵下廷尉诏狱。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德化为先,莅任未几而***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曰:“臣闻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始***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甘心鼎镬,以谢孤负。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于是赦之。
  猛镇冀州,坚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简召英俊,以补关东守宰,授讫,言台除正。俄入为丞相,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坚尝从容谓猛曰:“卿夙夜匪懈,忧勤万机,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其见重如此。
  猛性刚明清肃,于善恶尤分。微时一餐之惠,睚眦之忿,靡不报焉,时论颇以此少之。(《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猛下车,明法峻刑——下车:从车辆上下来
B.臣闻宁国以礼——宰:主管
C.召英俊——简:选拔
D.劝农桑——课:督促
2.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王猛为政成就的一组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①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 ②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
③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 ④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
⑤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 ⑥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