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愚溪诗序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愚溪诗序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成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不可以不也——更:改,这里指改换名称
B.其隘为愚池——塞:堵塞
C.嘉木异石置——错:错误
D.余得而名焉——专:占有
2.下列句中加粗的“以”字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余愚触罪,谪潇水上
A.或曰,可染也
B.名之其能,故谓之染溪
C.余故,咸以愚辱焉
D.不可溉灌
3.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柳宗元贬居永州后,为自己的《八愚诗》写的序。
B.文章通过描绘当地的奇山异水和更改溪名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保守势力颠倒贤愚的愤懑。
C.作者认为小溪不能用来灌溉,不能用来通航,水浅狭窄,对世人好处不多,正像作者自己,因此命名“愚溪”,也不算辱没了它。
D.文章中以宁武子和颜回与作者相比,说明宁武子和颜回的愚比不上自己,自己有负于皇上重托,做错了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C
3.D
4.(1)这条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来命名,所以称它为染溪。
  (2)可是唯独这条小溪为“愚”名所玷辱,这是为什么呢?
  (3)正因为如此,所以天下的人没有谁能和我争这条小溪,我才能占有它并为它命名。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愚溪诗序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到
B.倚而和之——歌:动词,唱
C.举酒客——属:通“嘱”,劝酒
D.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壬戌秋——泣孤舟嫠妇
B.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月出东山之上
C.不知其所止——倚歌和之
D.而不知所止——何为然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同时写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B.后人习惯把苏轼所作的两篇《赤壁赋》的前一赋称为《前赤壁赋》,我们的课文选的就是这一篇。
C.这篇赋中作者谈到的三国赤壁之战,周瑜破曹军于赤壁,其地方就是黄州的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也有这样的明证,“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这篇赋在写法上仍受传统赋体的束缚,虽然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豪迈奔放,但仍保持了押韵和骈偶句式等特点。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苏轼的《后赤壁赋》,完成问题。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官。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①巉岩:险峻的山石。②蒙茸:草木丛生。③冯(píng)夷:水神。④畴昔:昨夜。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B.今者暮——薄:迫近
C.蒙茸——披:拨开
D.攀栖鹘之巢——危:高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
B.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掠予舟而西也
C.予乃摄衣而上/余亦悄然而悲
D.返而登舟/揖予而言曰
3.对《赤壁赋》《后赤壁赋》的比较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赤壁还是那个赤壁,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境界。
B.《赤壁赋》字字秋色,《后赤壁赋》句句冬景;两赋因季节不同而呈现景物的变化。
C.《后赤壁赋》登山情景的惊险,与《赤壁赋》风月水光的安谧幽静形成鲜明的对照。
D.《赤壁赋》是作者以主客对答的形式,发表的一篇议论;《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的故事抒发超脱的情怀。两篇文章写的都是舟中发生的实事。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顾安所得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待子不时之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加粗词语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何可道也哉
A.日出江花红
B.予观夫巴陵
C.二战而一一负
D.举不
2.下列关于文段内容要点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游山所见的景物
B.写游华山洞的经过
C.写游华山洞的心得
D.提出治学应采取的态度
3.下列说法与作者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
A.目标越远大,能够达到的人就越少。
B.要达到目的应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其中 “志”是根本。
C.只要“尽吾志”,即使没有成功也可以无悔了。
D.古人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往往比今人更深入、广泛。
4.翻译下列句子。
(1)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龙渊义塾记
[明]宋 濂
  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一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后敝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义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都然云。
  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围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已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果如是,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 (选自《文宪集》)
1.对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卜地官山之阴——卜地:选择地点
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受业:传授学业
C.无有所与——俾:使
D.毋朋党而互相低昂——植:培植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     )
①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 ②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 ③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④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 ⑤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⑥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君秉承先辈遗志,设法筹资,在陈京兄弟的帮助下创办了龙渊义塾。
B.章君订立了义塾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财务,一年结算两次。
C.章君担心来义塾读书的人不能坚持到底,因此派使者请宋濂作这篇记。
D.章君的办学举动得到了官府的支持,本文作者也希望义塾能一直办下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入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成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长,辩——赡:丰富
B.裕亦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目:看待
C.然闻至,咸自矜持——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世——冠:位居第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谢安未仕时亦居——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B.意甚悦,求市之——不敢与较,少年强之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赠耳——不久当还归,誓天不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归——吾尝终日思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在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