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王仁恭,字元实,天水上邽人也。少刚毅修谨,工骑射。从杨素击突厥于灵武,以功拜上开府。以骠骑将军典蜀王军事。山獠作乱,蜀王命仁恭...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王仁恭,字元实,天水上邽人也。少刚毅修谨,工骑射。从杨素击突厥于灵武,以功拜上开府。以骠骑将军典蜀王军事。山獠作乱,蜀王命仁恭讨破之,赐奴婢三百口。及蜀王以罪废,官属多罹其患。上以仁恭素质直,置而不问。炀帝嗣位,汉王谅举兵反,从杨素击平之。以功进位大将军,拜吕州刺史。迁信都太守,汲郡吏民扣马号哭于道,数日不得出境,其得人情如此。
  辽东之役,以仁恭为军将。及帝班师,仁恭为殿,遇贼,击走之。进授左光禄大夫。明年,复以军将指扶馀道,帝谓之曰:“往者诸军多不利,公独以一军破贼。古人云,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诸将其可任乎?今委公为前军,当副所望也。”仁恭遂进军,至新城,贼数万背城结阵,仁恭率劲骑一千击破之。贼婴城拒守,仁恭四面攻围。帝闻而大悦,遣舍人诣军劳问,赐以珍物,进授光禄大夫。会杨玄感作乱,其兄子武贲郎将仲伯预焉,仁恭由是坐免。
  寻而领马邑太守。其年,始毕可汗率骑数万来寇马邑,复令二特勤将兵南过。时郡兵不满三千,仁恭简精锐逆击,破之。其二特勤众亦溃,仁恭纵兵乘之,获数千级,并斩二特勤。帝大悦,赐缣三千匹。其后突厥复入定襄,仁恭率兵四千掩击,斩千余级,大获六畜而归。
  于时天下大乱,百姓饥馁,仁恭颇改旧节,受纳货贿,又不敢辄开仓廪,赈恤百姓。其麾下校尉刘武周与仁恭侍婢奸通,恐事泄,将为乱,每宣言郡中曰父老妻子冻馁填委沟壑而王府君闭仓不救百姓是何理也以此激怒众吏民颇怨之其后仁恭正坐厅事武周率其徒数十人大呼而入因害之时年六十(《隋书·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骠骑将军蜀王军事——典:主管
B.官属多其患——罹:遭受
C.遣舍人诣军问——劳:慰劳
D.仁恭精锐逆击——简:精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功拜上开府——公独一军破贼
B.帝谓曰——败军将不可以言勇
C.得人情如此——后突厥复入定襄
D.帝闻大悦——大获六畜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王仁恭能征善战的一项是(     )
①上以仁恭素质直,置而不问      
②从杨素击平之       
③数日不得出境
④遇贼,击走之                  
⑤仁恭纵兵乘之        
⑥仁恭率兵四千掩击
A.①④⑥    
B.④⑤⑥      
C.③⑤⑥     
D.①③②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隋炀帝时,王仁恭因为平定杨谅叛乱有功,任命为上将军。
B.仁恭和他的侄子参与杨玄感的叛乱,事情失败后被罢免了官职。
C.始毕可汗率军入侵马邑,王仁恭以少胜多,击败敌军,斩首二特勤。
D.当天下大乱,到处闹饥荒时,王仁恭却晚节不保,收取贿赂。
5.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
  每宣言郡中曰父老妻子冻馁填委沟壑而王府君闭仓不救百姓是何理也以此激怒众吏民颇怨之其后仁恭正坐厅事武周率其徒数十人大呼而入因害之时年六十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及帝班师,仁恭为殿,遇贼,击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委公为前军,当副所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D
3.B
4.B
5.每宣言郡中曰/父老妻子冻馁/填委沟壑/而王府君闭仓不救百姓/是何理也/以此激怒众/吏民颇怨之/其后仁恭正坐厅事/武周率其徒数十人大呼而入/因害之/时年六十
6.①等到皇帝率领军队回朝时,仁恭殿后,遇到敌人,击败并赶跑了他们。
  ②现在委派你担任前军,你应当能符合我的心愿了。(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王仁恭,字元实,天水上邽人也。少刚毅修谨,工骑射。从杨素击突厥于灵武,以功拜上开府。以骠骑将军典蜀王军事。山獠作乱,蜀王命仁恭】;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 杭州仁和县(     )
(2) 以谢平奖进(     )
(3) 于是不复其相知(     )
(4) 所忧者气而骄(     )
2.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B.以谢平昔奖进
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D.以成其德耳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送夏进士序
龚自珍
  乾隆中,大吏有不悦其属员者,上询之,以书生对。上曰:“是胡害?朕亦一书生也。”大吏悚服。呜呼,大哉斯言!是其炳六籍、训万祀矣。
  嘉庆二十二年春,吾杭夏进士之京师,将铨县令,纡道别余海上。相与语,益进,啐然愉,谡然清,论三千年史事,意见或合或否,辄哈然以欢。余曰:“是书生,非俗吏。”海上之人以及乡之人皆曰:“非俗吏!”之京师,京师贵人长者识余者,皆识进士,亦必曰非俗吏也。
  虽然,固微窥君,君若惧人之訾其书生者,又若有所讳夫书生者,暴于声音笑貌焉。天下事,舍书生无可属。真书生又寡,有一于是,而惧人之訾已而讳之耶?且如君者,虽百人訾之,万人訾之,啮指而自誓不为书生,以喙自卫,哓哓然力辩其非书生,其终能肖俗吏之所为也哉?为之而不肖愈见其拙回护其拙势必书生与俗吏两无所据而后已。噫!以书生之声音笑貌,加之以拙,济之以回护,终之以失所据。果尔,则进士之为政也,病矣
  新妇三日,知其所自育;新官三日,知其所与。予识进士十年,既庆其禄之及,于吾里有光,而又恐其信道之不笃,行且一前而一却也。于其行,恭述圣训,以附古者朋友赠行之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其六籍、训万祀矣——炳:使……光大
B.于声音笑貌焉——暴:表露
C.其终能俗吏之所为也哉——肖:与……相似
D.于其,恭述圣训——行:品行
2.下面各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朕亦一书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
B.辄哈然欢——木欣欣向荣
C.君若惧人訾其书生者——非独蜀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终之以失据——岂敢盘桓,有希冀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将要担任吏职,作者用皇上也自称为书生的事实来鼓励他,要他不为书生的称呼自卑,不怕嘲笑,保持书生的本色而不要混同于俗吏之流。
B.夏进士被选拔为知县,上任前跟作者和京师的朋友告别,一番言谈过后,作者和京师的朋友都认为他是一个书生,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官吏。
C.作者暗暗地观察夏进士,从他的言谈神色之间发现夏进士像是害怕别人诋毁他是书生,又像是有意隐瞒自己是个书生,作者对此表示担忧。
D.文章中作者对夏进士能得到官职,为乡里增光表示祝贺,同时又担心他信仰圣人之道不坚定,行动上将会有进有退,所以写文章来鼓励他。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为之而不肖愈见其拙回护其拙势必书生与俗吏两无所据而后已。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吏有不悦其属员者,上询之,以书生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书生又寡,有一于是,而惧人之訾己而讳之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尔,则进士之为政也,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解释下列加粗字在句中的意思。
(1)是故圣圣,愚益愚                
(2)于其也,则耻师焉              
(3)句之不知,惑之不解                
(4)小学而大            
(5)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选出下列加粗字与例句中的用法或以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古之圣人,出人也远矣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明也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
C.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D.如土石何
3.指出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其贤不及孔子
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不拘于时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文: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中“此”所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语段中的句子回答)
6.本语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                                                                                                          加以对比,论证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三段关于文章创作的短文,完成1-2题。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①。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 韩愈《答李翊书》)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②。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迭。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苏轼《答谢民师书》)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於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 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③。(王安石《上人书》)
1.翻译文中划线的三句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韩、苏、王三人对于文章写作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人对观点的表述和论证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 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清楚,明白
B.不相师                        耻:以……为耻
C.士大夫之                      族:家族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惑:糊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尝跂望矣                     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 这个结语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
4.翻译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                                                                                 
⑵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                                                                                
⑶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