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患 盗 论刘敞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日:“盗可除乎?”对日:“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日:“请问盗源?”对...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患 盗 论
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日:“盗可除乎?”对日:“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日:“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丰世无盗者,足也;治世无贼者,均也;化世无乱者,顺也。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不务化盗而务禁盗,是纵焚而救以升龠①也。且律:使窃财者刑,伤人者死,兵法重矣;而盗不为止者,非不畏死也,念无以生,以谓坐而待死,不若起而图生也。且律:使凡盗贼能自告者,除其罪,或赐之衣裳剑带,官爵品秩,其恩深矣;而盗不应募,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以谓为民乃甚苦,为盗乃甚逸也。然则盗非其自欲为之,由上以法驱之使为也。其不欲出也,非其自不欲出,由上以法持之使留也。若夫衣食素周其身,廉耻夙加其心,彼唯恐不得齿良人,何敢然哉?故惧之以死而不惧,劝之以生而不劝,则虽烦直指之使,重督捕之科,固未有益也。
今有司本源之不恤,而倚办于牧守,此乃臧武仲所以,辞不能诘也②。凡人有九年耕,然后有三年之食;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今所以使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者,牧守乎哉?吾恐未得其益,而汉武沈命之敝③,殆复起矣。故仲尼有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推而广之,亦曰:“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引而伸之,亦日:“禁盗吾犹人也,必也使无盗乎!”盍亦反其本而已矣。
爰自元昊犯边,中国颇多盗,山东尤甚。天子使侍御史督捕,且招怀之,不能尽得。于是令州郡:“盗发而不辄得者,长吏坐之。”欲重其事。予以谓未尽于防,故作此论。
(选自《宋文鉴》卷九十五,有删改)
[注]①升龠(yuè):都是像酒杯一样的容器。②臧武仲句:臧武仲是周代春秋时鲁国大臣。作者引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如果说牧守捕盗不力是有罪当罚,那么朝廷不去正本清源,养成盗贼,不是一样有罪当罚吗。③沈命之敝:“沈命法”是汉武帝时颁布的一项法律,规定“盗贼起,不发觉”,或捕盗不力者,就将有关大小官员一律处死。结果引发因官员怕治罪而相互隐瞒,以致盗贼更多,称作“沈命之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        慢:缓慢
B.为盗乃甚逸也                      逸:快活
C.若夫衣食素周其身                  素:向来
D.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        犹:相同,一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不赞成对盗贼采用“严刑峻法”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②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
③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
④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
⑤而汉武沈命之敝,殆复起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说明“盗”的产生是由于“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一句话,是“由上以法驱之”造成的。
B.本文着重指出,如果不解决盗贼出现的这些根本问题,任何严刑峻法,残酷镇压,以至招安诱骗,都只能更加激起百姓的反抗。
C.本文写作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但文中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语言,论证了官逼民反这一客观的现实,有助于人们认识封建统治的本质。
D.作者引用孔子的名言,其主要用意是借此说明:做州县长官的捕获了盗贼,如果不如实公正地审理判决,就会激起更大的社会矛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5分)
译文:                                                   
(2)今所以使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者,牧守乎哉?(5分)
译文:                                                    
答案

1.A
2.C
3.D
解析

1.(“慢”应解释为“玩忽,轻视”)
2.(①是盗贼出现的一个原因,④是说明在衣食足的基础上才能对百姓施以道德教化)
3.(作者引用孔子的名言,其主要用意是借此说明平息盗贼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盗贼产生的社会土壤)
4.(1)为行么不可以平息呢?但是盗贼产生也有根源,能够阻止它产生的根源,盗贼有什么可令人忧心的呢?
(2)如今百姓衣食不足,徭役赋税不公平,道德教化不开展的原因,是地方官的过失吗?
参考译文:
天下正在忧心盗贼蜂起。有人问我说:“盗贼可以平息吗?”我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平息呢?但是盗贼产生也有根源,能够阻止它产生的根源,盗贼有什么可令人忧心的呢?”那人又说:“请问盗贼(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田答他说:“穿的吃的不足,是盗贼产生的根源;徭役赋税不公平,是盗贼产生的根源;道德教化不开展,是盗贼产生的根源。第一个根源(指衣食不足)被忽视,就会掏别人的腰包开别人的箱柜而成盗贼;第二个根源(指赋税不公)被忽视,就会手拿兵刃抢劫良民而成盗贼;第三个根源(指道徳教化不开展)被忽视,就会攻占城池劫掠百姓而成盗贼。这就是所说的盗贼也有产生的根源。”
富足的年代没有盗贼,是生活无忧;政治修明的年代没有盗贼,是贫富差距不大;教化盛行的年代没有大的社会乱子,是人心顺畅.如今不致力于人人丰衣足食却致力于天下没有盗贼,就像堵住水流却不去堵住它的源头;不致力于“教化”的方法使盗贼受到“感化”却致力于用刑法禁止做盗贼。这是纵火燃烧却要用杯水去扑灭大火。说到法律(的作用):(是)让偷东西者受刑。将伤人者处死,其惩罚的力度够重了;但是盗践却没有因此而平息,并不是不害怕处死。只因想到无法生活下去,以为(与其)眼睁睁等待死亡。不如铤而走险另找生路。说到法律(的规定):(是)让听有能够自首的盗贼,免除他们的罪行,有的还赏赐他们穿戴佩剑,官职和实禄,其恩泽够深了;但是盗贼却不受招安。并非不想活命,只是想到无法安定的生活下去,以为做百姓是太痛苦,当盗贼是太快活。然而不是人民愿意做强盗,而是由于朝廷用不合理的法令逼出来的。盗贼不来自首。也并非他们不想自首,而是由于朝廷用不合理的法令让他们不愿悔过自新。如果衣食向来能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礼义廉耻早就充满内心。他们就会唯恐不能列入良民的范圉,哪里还敢如此呢?所以用死威胁他们却不能让他们害怕,用活命劝勉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感激奋发,那么即使烦劳专管捕逐盗贼的官吏,加重督促逮捕盗贼的科条法令.原本就不会起太大的作用。
现在有关部门不从源头上担忧考虑。如一味依靠惩办州县地方官,这就如同说牧守捕盗不力是有罪当罚,那么朝廷不去正本清源,养成盗贼,不是一样有罪当罚吗。所有百姓经过九年的拼种,就可以储蓄足够三年吃的余粮;有了足够三年吃的余粮,这以后可以把礼义教给他们。如今百姓衣食不足。徭役赋税不公平,道德教化不开展的原因,是地方官的过失吗?我担心这样做(指惩办州县地方官)不会有什么收效,而地方大小官吏都怕因此定为死罪而互相隐瞒:以致动乱事件增多的弊端,几乎又要出现了。所以孔子说:“要我办理诉讼案件,我不过也和其他办案人员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诉讼。”推而广之,也可说:“要我使用军事手段,我不过也和其他将领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战事!”再引申推广,也可以说“要我镇压盗贼,我也过也和其他州县官员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盗贼产生的土壤!”何不也返回到根本的治理办法去呢?
自从西夏元昊侵扰边境,国内盗贼蜂起。山东一带更加厉害。天子派遣侍御吏督促逮捕,并且对它们加以招安,不能全部平息。于是下令州郡:“盗贼出现却不能捉住,长吏要牵连受罪。”要加重其事的惩处力度。我认为在防备方面做得不够完善,因此写了这篇文章。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患 盗 论刘敞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日:“盗可除乎?”对日:“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日:“请问盗源?”对】;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①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②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乎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予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③,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予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日:“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日:“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日:“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l980年12月版)
注:①文同:字与可,宋代著名画家,擅长画竹。他与苏轼是表兄弟。筼筜:yún dāng,是一种竿粗节长的大竹。筼筜谷:地名,在洋州,谷中多筼筜竹,故名。②蜩,是蝉。蛇蚹,是蛇腹下的横鳞。蜩腹蛇蚹,指竹笋节节环生的形状,好像蝉腹下的条纹和蛇腹下的横鳞。③彭城:即徐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与:连词,和,同。
B.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遂:完成
C.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会集   
D.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口实:话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予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 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独不怜公子姊邪
D.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沦、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随笔挥写,却是形散神凝。
B.文章的第一段,高度评价文同的画竹主张和画竹实践。接着由第二段的“并得其法”引出文章的第三段,叙写作者与文同关于画竹的书信、诗歌往来的故事,进而高度评价文同的画品、画德。
C.文章前半部分侧重于叙事,后半部分侧重于说理,全文是以画竹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的。整篇文章生活气息浓厚,感情色彩强烈。
D.作者引用有关曹操的典故,体现的是他与文同之间的“亲厚无间”。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译文:
(2)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文:
(3)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译文:
5.本文题为绘画记,而它实际上是一篇纪念文章,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对文与可这位诗人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的追怀、悼念的?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秋湖觞芰图序
[清]曾燠①
去年此日,湖②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舍离,已殊于前度。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于时,晓凉犹嫩,残署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老僧来迎,群贤毕至,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俄而锦缆徐牵,彩虹乍落。桥亭暂过,天水忽空。入香海之慈云,有琅玕之别馆;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于是过莲性之寺,沿筱园之堤,厥有层楼,颇宜高咏。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飕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将返山阴之棹,复回曲院之风,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树交阴。竹露品茶,林风醒酒。则归途访桃花庵也。
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容拙吏。谓非厚幸,宜得纪传。爰有董、巨山水之家,徐、黄丹青之手。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其图惠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诗。是为序。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曾燠:江西省南城人,乾隆进士,有《江西诗征》《赏雨茅屋集》等文集。②
湖:即江苏扬州瘦西湖。当时作者担任两淮盐运史,在扬州设了题襟馆,与宾客们饮酒咏诗为乐,因在闰六月游湖,故题目中称“秋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就:靠近
B.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酌酒:斟酒
C.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   已:而已
D.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       凡:总共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所说的“胜游”的一组是
①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②晓凉犹嫩,残暑欲收 ③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
④ 厥有层楼,颇宜高咏  ⑤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  ⑥竹露品茶,林风醒酒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作者一行游玩瘦西湖的几个主要景点,从惠因寺到虹桥、桥亭,再到净香园、莲性寺、筱园、高咏楼,经过别港,最后到桃花庵。
B.本文用了很多典故,但是语言却清丽,琅琅上口,有音韵之美。
C.本文先叙写了作者在观莲节与宾客秋游的情形,最后一段交代客人们作画吟诗的缘由,并抒发了对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的赞美之情。
D.本文是一篇给诗集作的序文,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抒写了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乐趣,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3分)
译文:                                                  
(2)拂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4分)
译文:                                                    
(3)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①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已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王氏:王安石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一岁四五访其庐      率:大概      B.自昼竟夜,殆忘寝食    殆:恐怕
C.虽细事不苟也          苟:马虎      D.辄一扣之              扣:求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不蕲人之知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不妄与人接                        ②欲呼张良与俱去
C.①与所缺而未知者                    ②重为乡党所笑
D.①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3分)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4.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5.翻译和断句(9分)
(1)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
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2)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3分)
②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进:提拔
B.元庆宜伏辜辜:罪
C.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苟:马虎
D.然后旌其闾墓旌:表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居礼者不以法伤义斧斤以时入山林
B.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已亭亭如盖矣
C.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谈法说礼,先叙后议,叙议结合,通过徐元庆“手刃父仇,束身归罪”这一案例,阐述了“礼”与“法”的辩证关系。
B.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这就是徐元庆案的特殊性。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害朝廷命官,虽然触犯“国章”,有违“政纲”,但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所以其罪可恕。
D.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按之国章,***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处置徐元庆呢?请摘录原文作答。(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淮南左牙指挥使张颢、右牙指挥使徐温专制军政,弘农威王(杨屋)心不能平,欲去之而未能。二人不自安,共谋弑王,分其地以臣于梁。戊寅,颢遣其党纪祥等弑王于寝室,诈云暴薨。
  已卯,颢集将吏于府庭,夹道及庭中堂上各列白刃,令诸将悉去卫从然后入。颢厉声问曰:“嗣王已薨,军府谁当主之?”三问,莫应,颢气色益怒。幕僚严可求前密启曰:“军府至大,四境多虞,非公主之不可。然今日则恐太速。”颢曰:“何谓速也?”可求曰:“刘威、陶雅、李遇、李简皆先王之等夷,公今自立,此曹肯为公下乎?不若立幼主辅之,诸将孰敢不从!”颢默然久之。可求因屏左右,急书一纸置袖中,麾同列诣使宅贺,众莫测其所为。既至,可求跪读之,乃太夫人史氏教[注]也。颢气色皆沮,以其义正,不敢夺。既罢,副都统朱瑾诣可求所居,曰:“瑾年十六七即横戈跃马,冲犯大敌,未尝畏慑,今日对颢,不觉流汗,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因以兄事之。
  颢以徐温为浙西观察使,镇润州。严可求说温曰:“公舍牙兵而出外藩,颢必以弑君之罪归公。”温惊曰:“然则奈何?”可求曰:“颢刚愎而暗于事,公能见听,请为公图之。”可求往见颢曰:“公出徐公于外,人皆言公欲夺其兵权而***之,多言亦可畏也。”颢曰:“右牙欲之,非吾意也。业已行矣,奈何?”可求曰:“止之易耳。”明日,可求邀颢及承嗣俱诣温,可求瞋目责温曰:“古人不记一饭之恩,况公杨氏宿将!今幼嗣初立,多事之时,乃求自安于外,可乎?”温谢曰:“苟诸公见容,温何敢自专!”由是不行。颢知可求阴附温,夜,遣盗刺之,可求知不免,请为书辞府主(杨隆演)。盗执刀临之,可求操笔无惧色。盗能辩字,见其辞旨忠壮,曰:“公长者,吾不忍***。”掠其财以复命,曰:“捕之不获。”颢怒曰:“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财为!”
温与可求谋诛颢,可求曰:“非钟章不可。”泰章者,合肥人,时为左监门卫将军,温使亲将翟虔告之。泰章闻之喜,密结壮士三十人,夜,刺血相饮为誓;丁亥旦,直入斩颢于牙堂,并其亲近。至是,隆演以温为左、右牙都指挥使,军府事咸取决焉。以严可求为扬州司马。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梁纪》
【注】教:教谕,指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其地以臣于梁臣:投降称臣
B.军府至大,四境多虞虞:欺诈
C.麾同列诣使宅贺诣:到
D.颢知可求阴附温阴:暗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严可求“智慧”和“勇敢”的一组是
A.公面折之如无人颢必以弑君之罪归公
B.不若立幼主辅之既至,可求跪读之
C.急书一纸置袖中可求操笔无惧色
D.请为书辞府主可求瞋目责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可求劝说张颢暂时不要篡位夺权,实则这是严可求的缓兵之计,以图长远打算。
B.在非常之时,严可求跪着宣读了太夫人史氏亲笔写的教谕,才平息了这场夺位之争。
C.严可求游说徐温不要出任外藩,这是为了制衡张颢,为以后诛***张颢最准备。
D.严可求在和徐温共谋诛***张颢时,他认为“非钟泰不可”,可见他有知人之明。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
译文:
(2)温谢曰:“苟诸公见容,温何敢自专!”由是不行。
译文:
(3)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财为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