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贤士隐居者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其一...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①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已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王氏:王安石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一岁四五访其庐      率:大概      B.自昼竟夜,殆忘寝食    殆:恐怕
C.虽细事不苟也          苟:马虎      D.辄一扣之              扣:求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不蕲人之知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不妄与人接                        ②欲呼张良与俱去
C.①与所缺而未知者                    ②重为乡党所笑
D.①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3分)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4.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
5.翻译和断句(9分)
(1)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
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2)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3分)
②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3分)
答案

1.B
2.B
3.D
4.A
解析

1.(殆:几乎)
2.(两个“与”都是介词,“和、跟”的意思;A项,①否定句中,宾语前置。②动词,“去”“到”;C项,①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②“所”和“为”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D项,①连词,就。②表判断的副词,就是。)
3.(①②句主要表现蒋季庄、王茂刚的“隐”;⑤是侧面表现其贤。)
4.(“从来不与外人交往”意思与原文不符。)
5.(1)用“/”断句(2分)
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每错两处扣1分)
(2)翻译
①读书人加强自身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被别人知道(或理解)。(说明:“修己笃学”大意1分,“善”1分,“不求知于人”句式1分。)
②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说明:“隆寒披纸裘”大意1分,“就访”1分,“延纳”1分。)
附:文言译文
读书人加强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别人知道,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这样的人物间或有之,我时常痛惜他们的事迹没能流传。近见《上虞李孟传》记载有四件事,因此恭谨地抄录下来。
其一说,慈溪人蒋季庄,正当徽宗宣和年间,鄙视王安石的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考究经书,不随便和人往来。高抑崇居住在明州城中,大概每年都要四五次到他家去拜访他。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一定急忙出去迎接,二人相对坐在小屋里,尽情地谈论,从白天到晚上,几乎忘记睡觉吃饭。高抑崇告辞离开时,季庄都要送他到数里之外。有人间高抑崇说:“蒋季庄不多与人来往,却只有和你交情深厚,你也对他情真意切,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高抑崇回答说:“我终年读书,凡是有疑问而不能决断时,以及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每次累积数十条,只要一去拜访蒋君,没有不迎刃而解的。”但是蒋季庄的长处,其他人未必能够了解。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其二说,王茂刚,居住在明州的林村,在山涧深处。他有个弟弟不喜欢读书,王茂刚就让他经商来糊口,他自己却潜心研读,从不轻易出门,尤其对《周易》一书的造诣深速。沈焕任通判州事时,曾经拜访过他,说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过专门作传注的人。还说他气质严谨持重,看他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是个在学问上永无止境的人了。
其三说,顾主簿,不知道是哪里人,高宗建国之后他南渡寓居在慈溪。他保持廉洁的操行,安于贫贱,不祈求别人知道他。至于他经历过的事情,即使是小事也不马虎。天明起床,等卖菜的经过家门,问了菜价多少钱,随他所说的付给菜钱。其它饮食布帛的购买也是如此。时间一长,人们都信服他了,不忍心欺骗他。假如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读典籍,不喜欢交游。
其四说,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耿直廉洁,被县里的人尊敬。他开门教授徒弟时,收人只求自给,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他家境很穷,经常一整天断粮,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最终也不求别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观察他的容颜,聆听他的论议,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把一套袭衣送给他,说:“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敬意,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能分辨礼义啊!”最终还是推辞掉。
这四位君子,真应该写进史书里。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贤士隐居者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其一】;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暴乱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按之国章,***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在古,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宥,显于此矣。然而邪由正生,理心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故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不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
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选自陈子昂《复仇议状》,略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进:提拔
B.元庆宜伏辜辜:罪
C.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苟:马虎
D.然后旌其闾墓旌:表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居礼者不以法伤义斧斤以时入山林
B.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已亭亭如盖矣
C.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谈法说礼,先叙后议,叙议结合,通过徐元庆“手刃父仇,束身归罪”这一案例,阐述了“礼”与“法”的辩证关系。
B.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这就是徐元庆案的特殊性。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害朝廷命官,虽然触犯“国章”,有违“政纲”,但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所以其罪可恕。
D.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按之国章,***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作者认为,对徐元庆不予处置,于法不容;予以处置,于礼不合。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处置徐元庆呢?请摘录原文作答。(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淮南左牙指挥使张颢、右牙指挥使徐温专制军政,弘农威王(杨屋)心不能平,欲去之而未能。二人不自安,共谋弑王,分其地以臣于梁。戊寅,颢遣其党纪祥等弑王于寝室,诈云暴薨。
  已卯,颢集将吏于府庭,夹道及庭中堂上各列白刃,令诸将悉去卫从然后入。颢厉声问曰:“嗣王已薨,军府谁当主之?”三问,莫应,颢气色益怒。幕僚严可求前密启曰:“军府至大,四境多虞,非公主之不可。然今日则恐太速。”颢曰:“何谓速也?”可求曰:“刘威、陶雅、李遇、李简皆先王之等夷,公今自立,此曹肯为公下乎?不若立幼主辅之,诸将孰敢不从!”颢默然久之。可求因屏左右,急书一纸置袖中,麾同列诣使宅贺,众莫测其所为。既至,可求跪读之,乃太夫人史氏教[注]也。颢气色皆沮,以其义正,不敢夺。既罢,副都统朱瑾诣可求所居,曰:“瑾年十六七即横戈跃马,冲犯大敌,未尝畏慑,今日对颢,不觉流汗,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因以兄事之。
  颢以徐温为浙西观察使,镇润州。严可求说温曰:“公舍牙兵而出外藩,颢必以弑君之罪归公。”温惊曰:“然则奈何?”可求曰:“颢刚愎而暗于事,公能见听,请为公图之。”可求往见颢曰:“公出徐公于外,人皆言公欲夺其兵权而***之,多言亦可畏也。”颢曰:“右牙欲之,非吾意也。业已行矣,奈何?”可求曰:“止之易耳。”明日,可求邀颢及承嗣俱诣温,可求瞋目责温曰:“古人不记一饭之恩,况公杨氏宿将!今幼嗣初立,多事之时,乃求自安于外,可乎?”温谢曰:“苟诸公见容,温何敢自专!”由是不行。颢知可求阴附温,夜,遣盗刺之,可求知不免,请为书辞府主(杨隆演)。盗执刀临之,可求操笔无惧色。盗能辩字,见其辞旨忠壮,曰:“公长者,吾不忍***。”掠其财以复命,曰:“捕之不获。”颢怒曰:“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财为!”
温与可求谋诛颢,可求曰:“非钟章不可。”泰章者,合肥人,时为左监门卫将军,温使亲将翟虔告之。泰章闻之喜,密结壮士三十人,夜,刺血相饮为誓;丁亥旦,直入斩颢于牙堂,并其亲近。至是,隆演以温为左、右牙都指挥使,军府事咸取决焉。以严可求为扬州司马。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梁纪》
【注】教:教谕,指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其地以臣于梁臣:投降称臣
B.军府至大,四境多虞虞:欺诈
C.麾同列诣使宅贺诣:到
D.颢知可求阴附温阴:暗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严可求“智慧”和“勇敢”的一组是
A.公面折之如无人颢必以弑君之罪归公
B.不若立幼主辅之既至,可求跪读之
C.急书一纸置袖中可求操笔无惧色
D.请为书辞府主可求瞋目责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可求劝说张颢暂时不要篡位夺权,实则这是严可求的缓兵之计,以图长远打算。
B.在非常之时,严可求跪着宣读了太夫人史氏亲笔写的教谕,才平息了这场夺位之争。
C.严可求游说徐温不要出任外藩,这是为了制衡张颢,为以后诛***张颢最准备。
D.严可求在和徐温共谋诛***张颢时,他认为“非钟泰不可”,可见他有知人之明。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
译文:
(2)温谢曰:“苟诸公见容,温何敢自专!”由是不行。
译文:
(3)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财为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困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南到居巢就瑜。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益贵重之。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间,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帮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合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征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肃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选自《三国志•鲁肃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数百人故过候肃          拜访
B.向察众人之议              考察
C.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绘制
D.总括九州,克成帝业        能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肃乃指一困与周瑜           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
B.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   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C.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       更以安车软轮征肃
D.为将军计,惟竟长江所极     权为举哀,又临其葬
3.下列各句,属于孙权认为鲁肃“明于事势”的一组是     (3分)
A.①肃乃指一国与周瑜                       ②曹公破走,肃即先还
B.①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②遂任瑜以行事
C.①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            ②肃劝追召瑜还
D.①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②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肃曾经慷慨地送了—大仓米给前来求取粮食的周瑜,周瑜认为鲁肃家财很富裕,因此与他结下了深厚情谊,后来又把他推荐给孙权。
B.袁术听闻鲁肃的名声后,安排他担任地方行政长官,但鲁肃却认为袁术没有法纪制度,不值得与他共建大业,于是前往居巢投奔周瑜。
C.鲁肃非常诚恳地劝谏孙权不要投降曹操,认为孙权如果投降了曹操最多只能做到州郡长官,因此不要采纳众人的意见,而应早定大计。
D.击败曹操后,孙权特地为他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鲁肃却恃功自大,认为迎接仪式不够显赫,希望孙权以帝王身份用安车软轮迎接他。
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译文:                                                                 
②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钱徽,字蔚章。徽中进士第,居谷城。谷城令王郢善接侨士游客,以财贷馈,坐是得罪。观察使樊泽视其簿,独徽无有,乃表署掌书记。蔡贼方炽,泽多募武士于军。泽卒,士颇希赏,周澈主留事,重擅发军廥,不敢给。时大雨雪,士寒冻,徽先冬颁衣絮,士乃大悦。又辟宣歙崔衍府。王师讨蔡,檄遣采石兵会战,戍还,颇骄蹇。会衍病亟,徽请召池州刺史李逊署副使,逊至而衍死,一军赖以安。梁守谦为院使,见徽批监军表语简约,叹曰:“一字不可益邪!”衔之。入拜礼部侍郎。宰相段文昌以所善杨浑之、学士李绅以周汉宾并诿徽求致第籍。浑之者凭子也,多纳古帖秘画于文昌,皆世所宝。徽不能如二人请,自取杨殷士、苏巢。巢者李宗闵婿,殷士者汝士之弟,皆与徽厚。文昌怒,方帅剑南西川,入辞,即奏徽取士以私。访绅及元稹,时稹与宗闵有隙,因是共挤其非。有诏王起、白居易覆试,而黜者过半,遂贬江州刺史。汝士等劝徽出文昌、绅私书自直,徽曰:“苟无愧于心,安事辨证邪?”敕子弟焚书。初,州有盗劫贡船,捕吏取滨江恶少年二百人系讯,徽按其枉,悉纵去。数日,舒州得真盗。州有牛田钱百万,刺史以给宴饮赠饷者,徽曰:“此农耕之备,可他用哉!”命代贫民租入。徽与薛正伦、魏弘简善,二人前死,徽抚其孤至婚嫁成立。任庶子时,韩公武以赂结公卿,遗徽钱二十万,不纳。或言非当路可无让,徽曰:“取之在义不在官。”时称有公望。文宗立,召拜尚书左丞。群臣在廷,方大寒,稍稍引避,徽素恭谨,不去位,久而仆。因上疏告老,不许。俄以吏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字不可益邪                    益:有益
B.诿徽求致第籍                      致:取得
C.取滨江恶少年二百人系讯           讯:审问
D,方大寒,稍稍引避                   引:退出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钱徽廉洁公正的一组是(3分)
①以财贷馈,坐是得罪                ②观察使樊泽视其簿,独徽无有 
③徽不能如二人请,自取杨殷士、苏巢  ④徽按其枉,悉纵去   
⑤遗徽钱二十万,不纳                  ⑥徽素恭谨,不去位,久而仆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师戍还,士兵骄蹇,主帅病重,军中潜伏着危机;钱徽奏请召李逊为副使,因奏请及时。崔衍死去之后,全军仍能保持安定局面。
B.宰相段文昌上奏说钱徽取士以私,有人劝钱徽拿出文昌、绅私书以自直;钱徽只求无愧于心,不作辩解,令子弟焚毁有关私信。
C.刺史欲将州里的牛田钱给宴饮赠饷者,钱徽认为,这是应该用于农耕的款项,不可挪作他用;于是下令用其代替贫苦农民的租税收入。
D.钱徽在自己的两个朋友去世后,对他们的儿子,尽其抚养之责,一直到他们各自成立家庭。这充分说明他是一个非常注重情义的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大雨雪,士寒冻,徽先冬颁衣絮,士乃大悦(4分)                                                                              
(2)浑之者凭子也,多纳古帖秘画于文昌,皆世所宝(3分)                                                                               
(3)访绅及元稹,时稹与宗闵有隙,因是共挤其非(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
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同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乃开后营,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曰:“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
(《后汉书.王霸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移檄购光武   购:悬赏捉拿
B.发兵攻拔邯郸   拔:攻取
c乃闭营坚壁   壁:驻扎
D.方飨士作倡乐   飨:犒劳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霸“善抚士卒”和“有谋略”的一组是(3分)
A. 死者脱衣以敛之   追斩王郎,得其玺绶
B. 伤者躬亲以养之   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
C. 客兵远来,粮食不足   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
D. 方飨士作倡乐   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霸跟从光武渡过黄河之后,当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几十个宾客,都渐渐离去
了,只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对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
B.王霸与马武一起讨伐周建。马武没有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
逃到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没有立即出兵救援。
C.王霸手下将士争相要求出战,甚至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此时王霸认为贼兵精锐,
人数众多,而马武又过于依赖王霸,出兵容易失败,王霸没有出兵。
D.王霸对光武帝一片忠心,对将士们抚爱有加;他作战勇猛,机智沉稳;一生战功显
赫,屡受封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2)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3)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