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7题。(15分)于志宁列传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7题。(15分)
于志宁列传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四。”帝悟,特诏预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是时议立七庙,君臣请以凉武昭王为始祖,志宁以凉非王业所因,独建议违之。帝诏功臣世袭刺史,志宁奏:“古今异时,慕虚名,遗实患,非久安计。”帝皆从之。
时太子以农时造曲室,累月不止,又好音乐过度。志宁谏,以为“今东宫乃隋所营,当时号为侈丽,岂容复事磨砻彩饰于其间?丁匠官奴皆犯法亡命,钳凿槌杵,往来出入,监门、宿卫、直长、千牛不得苛问。爪牙在外,厮役在内,其可无忧乎?又宫中数闻鼓声,太乐伎儿辄留不出,往年口敕丁宁,殿下可不思之?”太子不纳。而左右多任宦官,志宁复谏曰:“奄官者,体非全气,专柔便佞,托亲近为威权,假出纳为祸福。故伊戾败宋,易牙乱齐,赵高亡秦,张让倾汉。近高齐任邓长颙为侍中,陈德信为开府,内预宴私,外干朝政,齐卒颠覆。今殿下左右前后皆用寺人,轻忽高班,陵轹贵仕,品命失序,经纪不立,行路之人咸以为怪。”太子益不悦。东宫仆御旧得番休,而太子不听,又私引突厥,与相狎比。志宁怀不能言,上疏极言曰:“窃见仆寺司驭,爰及兽医,自春迄夏,不得番息。或家有慈亲,以阙温清,或室有幼弱,以亏抚养,殆非恕爱之意。又突厥达哥支等,人状野心,不可以礼教期,不可以仁信待。狎而近之,无益令望,有损盛德。况引内閤中,使常亲近,人皆震骇,而殿下独安此乎?”太子大怒,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往刺之。二人者入其第,见志宁憔然在苫块中,不忍***,乃去。太子败,帝知状,谓曰:“闻公数谏,承乾不听公,故至此。”是时宫臣皆罪废,独志宁蒙劳勉。
显庆四年,以老乞骸骨,诏解仆射,更拜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王皇后之废,长孙无忌、褚遂良固争不见从,志宁不敢言。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后因***无忌,坐免官,出为荥州刺史,改华州,听致仕。卒,年七十八,赠幽州都督,谥曰定。《新唐书》140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爪牙在外,厮役在内,其可无忧乎    爪牙:得力帮手
B.今殿下左右前后皆用寺人            寺人:和尚
C.又私引突厥,与相狎比              狎:亲昵
D.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              衔:怀恨在心
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贞观三年时,太宗设宴近臣,太宗问到志宁,志宁因是四品官职没被有司请,太宗特诏预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而志宁得以参宴。
B.太子用人多任宦官,志宁以历史上用宦官而失天下的例子来进谏太子,太子很不高兴。
C.志宁多次进谏无效,于是向太宗上疏,引起太子不满,并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前往刺***志宁。***手进他家时,看见志宁生活朴素是个清官,就不忍心***而逃离他。
D.在皇上讨论废王皇后事时,因志宁不为武后说好话。武后受封后就认为他不趋附自己,给他定罪并免去原来官职,被贬出任荥州刺史。
7.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志宁以凉非王业所因,独建议违之。(4分)
(2)又宫中数闻鼓声,太乐伎儿辄留不出,往年口敕丁宁,殿下可不思之?(5分)
答案
5.B
6.C
7.(1)志宁认为凉武昭王不具备王家建业的条件,独自建议避开他。(2)又在宫中多次闻鼓声,喜欢的歌舞艺人就留下来不让出去,从前皇上口头告诫叮咛过,殿下(你)怎们能不思考这些事?
解析
5.寺人指的是宦官。
6.文中“见志宁憔然在苫块中”说的是志宁因守丧而躺在苫块中,并没说明“他是生活朴素是个清官”。
7.无
参考译文:
于志宁字叫仲谧,是京兆高陵人。贞观三年时,做中书侍郎。太宗尝经宴请身边大臣,问到:“志宁在那里?”有关部门回答:“大王命令请三品大臣,志宁品是第四品大臣。”帝明白,特别加请诏预备宴,就加封他为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当时是商议设立七庙的事,太宗和其他大臣想让凉武昭王做始祖,志宁认为凉武昭王不具备王家建业的条件,独自建议避开他。太宗想下诏功臣世代沿袭刺史官职,志宁上奏到:“古代与现在不一样,慕虚名,遗实患,并不是长久安定的计划。”太宗都听从这建议。
当时太子在农忙季节建造曲室,多月不不停止,又过度喜欢音乐。志宁进谏,以为“现在的东宫是隋时所建造的,当时就被号称奓侈华丽,怎么能再次在这里做营修彩饰的事呢?丁匠官奴都是犯法亡命的人,拿钳凿槌杵,往来出入,守门人、禁军、直长、卫官不能盘查责问。得力的帮凶在外(作威作福),供差遣的奴仆在内生事非非,这怎么会没有忧患难呢?又在宫中多次闻鼓声,喜欢的歌舞艺人就留下来不让出去,从前皇上口头告诫丁宁过,殿下(你)怎么能不思考这些的事?”太子不加采纳。接着在身边多任用宦官,志宁再次上谏到:“阉官大多是身心不健全的人,品性软弱却奸佞,凭借与皇帝的亲近玩耍威信和权力,利用出纳(出入)方便给天下造成祸灾。所以伊戾使宋朝败坏,易牙使齐朝动乱,赵高使秦朝灭亡,张让使汉朝颠覆。最近的高齐任用邓长颙做侍中,陈德信做开府,对内游宴玩耍,对外干涉朝政,齐终于被颠覆了。今殿下身边都派用宦官,轻看高官,欺凌压榨高贵的文官,品级任命没有次序,纲纪法度没有定出,连行路之人都觉得奇怪。”太子更加不高兴。东宫辞去过去外族的仆御,而太子不听,又暗中招来突厥头人,一起戏游。志宁心中想却不能说(无法管教),上书太宗说道:“我看见仆寺司驭,变的如此野蛮,下流),从春到夏,没有停止过。有的家中有长辈,以阙温清,或室有幼弱,以亏(缺失)抚养,大概不是恕爱的意思。又加上突厥达哥支等人,人形野蛮心,是不可用礼来教化,不可用仁信来相待。一起戏游接近他们,对你名望没有好处,有损害你高大的德旺。何况带到内閤中来,让他经常亲近,一般人都感到震惊,然而殿下独喜欢这种生活呀?”太子非常愤怒,派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前往暗***他。这两个人偷溜进志宁的住处,看见黄瘦的脸色的志宁因守丧躺在草荐土块上,不忍心***他,于是就离开。太子的事败后,太宗知这底细,对他说:“听到你多次劝谏,承乾不听你的话,所以到这种地步。”这时东宫的上下都被罢官,唯独志宁受到慰问勉励。
显庆四年时,因年纪大自请退职,诏消除仆射职,改为太子太师职,仍然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在讨论废除王皇后的事,长孙无忌、褚遂良固争不被采纳,志宁没有正面表达。武后认为他趋附自己,心里痛恨他,后来就***了无忌,定罪他免去原来官职,被贬出任荥州刺史,又改华州,等待辞职归家。死于七十八岁,朝廷赠幽州都督,谥曰定。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7题。(15分)于志宁列传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7-9题。
王方翼,并州祁人也,高宗王庶人从祖兄也。祖裕,武德初隋州刺史。父仁表,贞观中为岐州刺史。友人赵持满犯罪被诛,暴尸于城西,亲戚莫敢收视。方翼叹日:“栾布之哭彭越,大义也;周文之掩朽骼,至仁也。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乃收其尸,具礼葬之。高宗闻而嘉叹,由是知名。
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迁肃州刺史。时州城荒毁,又无壕堑,数为寇贼所乘。方翼发卒浚筑,引多乐水环城为壕。又出私财造水碾硙,税其利以养饥馁,宅侧起舍十余行以居之。属①蝗俭,诸州贫人死于道路,而肃州全活者甚众,州人为立碑颂美。   
会吏部侍郎裴行俭西讨遮匐,奏方翼为副,兼检校安西都护。又筑碎叶镇城,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五旬而毕。西域诸胡竞来观之,因献方物。   
永隆中,车簿反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兵救之,至伊丽河。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俄而咽曲悉发众十万,与车簿合势,以拒方翼。屯兵热海,与贼连战。流矢贯臂,徐以佩刀截之,左右莫有觉者。遣裨将分道讨袭咽曲等。贼既无备,于是大溃,擒首领突骑施等三百人,西域遂定。以功迁夏州都督。属牛疫,无以营农,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百姓赖焉。
永淳二年,诏征方翼,将议西域之事。于奉天宫谒见,赐食与语。方翼衣有旧时血渍之处,高宗问其故,方翼具对热海苦战之状。高宗使袒视其疮,叹日:“吾亲也。”赏赐甚厚。俄属绥州白铁余举兵反,乃诏方翼副程务挺讨之。贼平,封太原郡公。
武则天临朝,以方翼是庶人近属,阴欲除之。及程务挺被诛,以方翼与务挺连职素善,追赴都下狱,遂流于崖州而死。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上.良吏上》)
【注】①属:副词,恰好,正值。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赵持满犯罪被诛,暴尸于城西,亲戚莫敢收视   亲戚:内外亲属
B.时州城荒毁,又无壕堑,数为寇贼所乘        乘:登
C.俄而咽曲悉发众十万,与车簿合势,以拒方翼     悉:全都
D.高宗问其故,方翼具对热海苦战之状         具:准备
8.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体现王方翼的“仁”和“智”的一组是(  )
①乃收其尸,具礼葬之
②又出私财造水碾硙,税其利以养饥馁宅
③又筑碎叶镇城,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
④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⑤属牛疫,无以营农,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
⑥高宗问其故,方翼具对热海苦战之状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②⑤    D.①②/④⑥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属蝗俭,诸州贫人死于道路,而肃州全活者甚众,州人为立碑颂美。(3分)
                                    
②屯兵热海,与贼连战。流矢贯臂,徐以佩刀截之,左右莫有觉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年四十余,生一子,溺爱甚至。纵任之,惟恐拂。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无何,子病,翁故蓄善骡,子曰:“骡肥可啖。***啖我,我病可愈。”柳谋***蹇劣者。子闻之,大怒骂,疾益甚。柳惧,***骡以进,子乃喜。然尝一脔,便弃去。病卒不减,寻死,柳悼叹欲绝。
  后三四年,村人以香社登岱。至山半,见一人乘骡驶行而来,怪似柳子。比至,果是。下骡遍揖,各道寒暄。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但问:“在此何作?”柳子拱手曰:“适有小故,不暇叙间阔,明日当相谒。”上骡遂去。厌旦俟之,子果至,系骡厩柱,趋进笑言。众曰:“尊大人日切思慕,何不一归省侍?”子讶问:“言者何人?”众以柳对。子神色俱变,久之曰:“彼既见思,请归传语:我于四月七日,在此相候。”言讫,别去。
  众归,以情致翁。翁大哭,如期而往,自以其故告主人。主人止之,曰:“曩见公子,情神冷落,似未必有嘉意。以我卜之,殆不可见。”柳啼泣不信。主人曰:“我非阻君,神鬼无常,恐遭不善。如必欲见,请伏椟中,察其词色,可见则出。”柳如其言。既而子来,问曰:“柳某来否?”主人曰:“无。”子盛气骂曰:“老畜产那便不来!”主人惊曰:“何骂父?”答曰:“彼是我何父!初与义为客侣,不意包藏祸心,隐我血资,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言已出门,曰:“便宜他!”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主人呼之出,狼狈而归。
  异史氏曰暴得多金何如其乐所难堪者偿耳荡费殆尽尚不忘于夜台怨毒之于人甚矣!
(《聊斋志异·柳氏子》)
【注】厌旦:黎明。 夜台:坟墓,也指阴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至,果是                等到
B.适有小故,不暇叙间阔      广大
C.隐我血资,悍不还          凶狠
D.汗流接踵,不敢出气        脚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法内史之主计仆也         ②何父之有
B.①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   ②自以其故告主人
C.①翁大哭,如期而往         ②主人呼之出,狼狈而归
D.①众归,以情致翁           ②以我卜之,殆不可见
7.下列句子属于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在此何作
B.言者何人
C.何不一归省侍
D.彼是我何父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西川四十余岁才生儿子,溺爱异常,言无不从。儿子生病,要把家中那头肥壮骡子
***来吃,柳西川想换一头瘸腿的,儿子便寻死觅活。
B.柳氏子死去几年后,村里人却在泰山见到了他。他骑着一头骡子,对村里人颇为客气,
谦恭有礼,谈笑寒暄,但一谈起他父亲就变了脸色。
C.柳西川跑到泰山想见儿子,客店主人认为神鬼无常,劝他先藏起来。柳氏子满怀仇恨
陈说的一番话语,令藏在柜子里的柳西川冷汗淋漓。
D.作者认为,一下子得到很多钱财当然快乐无比,可偿还起来就不那么好受了;而将家
产几乎破费净尽,到了阴间还念念不忘,这怨恨也太厉害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异史氏曰暴得多金何如其乐所难堪者偿耳荡费殆尽尚不忘于夜台怨毒之于人甚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
②彼既见思,请归传语:我于四月七日,在此相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①,是何濡滞也?”轲曰:“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鲁平公驾,将见孟子,嬖人臧仓谓曰:“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乐正子②曰:“克告于君,君将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以为“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也。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杨、墨,放淫辞,正人心,熄邪说,以承三圣者。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
(东汉·庆劭《风俗通义·穷通》)
【注】①昼:齐国邑名。②乐正子:即乐正克,孟子弟子,当时在鲁国做官。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嬖人有臧仓者沮君                             宠幸
B.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陷害
C.闲先王之道                  捍卫
D.距杨、墨,放淫辞                             抵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尹士认为,孟子不远千里来见齐王,如果不是不明智,就是为谋求个人利禄,离开齐国时在昼“三宿而后出”,这也太迟缓了。
B.孟子在昼“三宿而后出”,是因为他相信如果多停留几天,齐王就可能回心转意请他回去,可等到齐王改变态度,他已经不便在昼再停留下去了。
C.孟子游说诸侯的途中,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为《诗》、《书》等作序,最后终于被梁惠王聘为上卿。
D.孟子认为,杨朱、墨翟的学说不破除,就会阻止仁义施行,杨墨将会率领野兽吃人,并导致人们相互残***的局面。
8.断句和翻译。(8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5分)
①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②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辟阳侯不强争。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
高祖十一年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将兵击灭布,厉王遂即位。厉王早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长安。
尽诛所与谋者。于是乃遣淮南王,载以辎车,令县以次传。是时袁盎谏上曰:“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复之。”县传淮南王者皆不敢发车封。淮南王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上曰:“为之奈何?”盎曰:“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守冢三十户。                  
(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筑外宫而舍之                 舍弃,放弃
B.臣母不当坐赵事                 因……而判罪
C.拟于天子                    比照
D.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     谢罪
9.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淮南王“骄恣”的一项是(  )
①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       
②自袖铁椎椎辟阳侯
③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    
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
⑤谁谓乃公勇者?             
⑥乃不食死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淮南王刘长的母亲原为赵王的美人,后因心中充满怨恨而自***,高祖很后悔,便让吕后抚养他,他才得以长大成人。
B.淮南王依仗与孝文帝关系亲密,日益骄横,不仅擅自***害了辟阳侯,连薄太后和太子及诸大臣都害怕他。
C.骄横之极的淮南王后来竟参与谋反,孝文帝再也无法袒护他,而他一直到死都不思悔改。
D.袁盎曾提醒孝文帝,一旦淮南王死了,孝文帝将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孝文帝没有接受,淮南王死后,孝文帝追悔莫及。
11.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10分)
(1)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4分)
(2)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3分)
(3)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少与齐州人何彦先同师事学士王义方,义方嘉重之,尝谓之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半千。及义方卒,半千与彦先皆制服,丧毕而去。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属频岁旱饥,劝县令殷子良开仓以赈贫馁,子良不从。会子良赴州,半千便发仓粟以给饥人。怀州刺史郭齐宗大惊,因而按之,时黄门侍郎薛元超为河北道存抚使,谓齐宗曰:“公百姓不能救之,而使惠归一尉,岂不愧也!”遂令释之。寻又应岳牧举,高宗御武成殿,召诸州举人,亲问曰:“兵书所云天阵、地阵、人阵,各何谓也?”半千越次而进曰:“臣观载籍,此事多矣。或谓:天阵,星宿孤虚;地阵,山川向背;人阵,偏伍弥缝。以臣愚见,谓不然矣。夫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得天之时,此天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得地之利,此地阵也;善用兵者,使三军之士如父子兄弟,得人之和,此人阵也。三者去矣,其何以战?”高宗甚嗟赏之。及对策,擢为上第。垂拱中,累补左卫胄曹,仍充宣慰吐蕃使。及引辞,则天曰:“久闻卿名,谓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境外小事,不足烦卿,宜留待制也。”即日使入阁供奉。前后赐绢千余匹。五迁正诛大夫,封平原郡公。开元初,卒。
(《大唐新语》)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与齐州人何彦先同师事学士王义方  师事:用师礼对待。
B.劝县令殷子良开仓以赈贫馁
贫馁:贫苦饥饿的人。
C.仍充宣慰吐蕃使    充:担任。
D.不意乃在朝列      意:意愿。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及义方卒,半千与彦先皆制服  及对策,擢为上第
B.劝县令殷子良开仓以赈贫馁   半千便发仓粟以给饥人
C.三者去矣,其何以战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D.不意乃在朝列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9.下列句子中加线部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半千与彦先皆制服,丧毕而去   丧毕而去:办完丧事才离开。
B.怀州刺史郭齐宗大惊,因而按之 因而按之:于是审查他。
C.兵书所云天阵、地阵、人阵,各何谓也  各何谓:各位有什么见解。
D.及引辞,则天日    及引辞:等到引见告别。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说明员半千胆识出众的一组是
①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
②会子良赴州,半千便发仓粟以给饥人。
③三者去矣,其何以战?
④及对策,擢为上第。
⑤久闻卿名,谓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
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⑤     D.①④⑤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员半千青年时与何彦先拜著名学者王义方为师学习,王义方认为员半千是很难得的人才。
B.员半千任武陟县尉,他劝县令开仓救灾民而不听,后趁县令不在开仓发放灾民粮食,此举受到上级官员薛元超的赞赏。
C.在唐高宗询问应举的人军事问题时,员半千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是军战最重要的,他的见解受到皇帝赞叹。
D.员半千任宣慰吐蕃使,他被引见告别时的言行引起武则天的重视,武则天决定留下他,后来他受到重用。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百姓不能救之,而使惠归一尉,岂不愧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境外小事,不足烦卿,宜留待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