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与高司谏书〔宋〕欧阳修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与高司谏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予友尹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且希文果不贤邪?抑天子骤用不贤之人?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
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予再至京师再:第二次。
B.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决:断定。
C.便毁其贤以为当黜黜:贬黜。
D.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骤:屡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②卒之东郭墦间
B.①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②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C.①惧饥寒而顾利禄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D.①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表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景佑年间,范仲淹讥讽时弊,被贬谪外地。高司谏却附声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激于义愤,撰文斥责高司谏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
B.本文开篇全文首尾贯通,一气呵成。
C.作者列举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实,运用类比论证,指出无论范仲淹贤与不贤,高司谏的“默默”都是失职,怒斥他是“君子之贼”。
D.文章语言犀利,气势逼人,言辞激愤,读来令人有痛快淋漓之感,充分显现了欧阳修疾恶如仇、无私无畏、不避险恶、仗义执言的性情。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骤:仓促。
小题2:B.其:代词,第二人称,你的。A.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动词,去,往。C.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D.乃:副词,表判断;代词,你的。
小题3:文中无“类比论证”。
参考译文:
欧阳修顿首再拜,禀告司谏足下:我十七岁时,家住随州,看到天圣二年进士及第的布告,您置身其中,单单没有突出的可以称道的地方,我因而怀疑您不知是怎样一个人。以后过了十一年,我第二次到京师,您已担任了御史里行,可还是没有机会与您见一次面。我的朋友尹师鲁说您“正直有学问,是一位君子”。我还有些怀疑。凭借着不可弯曲的气节,有能辨是非的明智,又担任谏官的职务,却随波逐流默默无言,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区别,这果真是贤者吗?这不能不使我怀疑啊!自从您担任了谏官以后,我们才认识了。我自从听说您的姓名直到与您认识,十四年中却有三次怀疑的情况。如今推究您的实际行为再来仔细分析,然后断然肯定您不是个君子。
前几天范希文贬官以后,您极力诋毁讥笑希文的为人。我开头听到这些话,还怀疑您是讲着玩的。等到碰见师鲁,他也说您极力否定希文的所作所为,然后我就不再怀疑了。希文平生刚正、好学、博古通今,他立身朝廷始终如一,这是天下都知道的。如今又因为正直敢言触怒了宰相得到罪责,您既不能为他辨明无罪,又害怕有识之士会责备自己,于是就跟着别人来诋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斥,这真是太可怪了。您家中有老母,自身又爱惜官位,害怕忍饥受冻,顾念利益俸禄,因而不敢稍有违反宰相以致受刑遭祸。这也是平庸之辈的常情,只不过是做了一个不称职的谏官罢了。如今却不是这样,您反而昂然挺胸十分得意,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畏惧,随意诋毁希文的贤能,认为他应当遭受贬斥,希望以此掩盖自己不据理力争的过错。应该说,有能力而不敢去做,那只是愚笨之人做不到罢了。而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那就成了君子的敌人了。
况且希文难道真的不贤吗?或者是天子仓促起用不贤之人吗?您身为司谏之官,是天子的耳目,当希文仓促间被起用之时,为什么不马上为天子辨明他的不贤,反而默默地不讲一句话。等到他自己失败了,然后跟着别人说他的不是。如果希文真是贤人,那么如今天子和宰相因为他违背自己的心意而斥逐贤人,您就不得不出来讲话。如此说来,那么您认为希文贤,也不免遭受责备;认为希文不贤,也不免遭受责备,大概您的过错就在于默默无言罢了。
我恭敬地以为,当今皇帝即位以来,进用谏官,采纳意见,如曹修古、刘越虽然已经去世,还被人们称扬。如今希文与孔道辅都由于敢于进谏而被提拔任用。您幸运地生于此时,碰到如此能听取意见的圣主,尚且不敢说一句话,为什么呢?前几天又听说御史台在朝廷中贴出布告,告诫百官不可超越本职谈论政事,这样,能够提意见的只有谏官了。假如您又不说话,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您在谏官那个位置上却不说话,就应该离职,不要妨害胜任谏官之职的他人。昨天安道遭到贬谪,师鲁也等候着罪责,您还能够有脸面去见士大夫们,出入朝廷号称谏官,那是您不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事了。所可惜的是,圣朝有事情,谏官不说而让别人去说,这种事情记载在史书上,以后使朝廷蒙受到羞辱的,是您啊!
前几天您在安道家中,把我叫去议论希文的事情。当时有其他客人在,我不能畅所欲言。因此就写了区区此信,恭敬地希望您明察。不多言了,欧阳修再拜。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与高司谏书〔宋〕欧阳修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大龙湫①记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螯,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口张,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
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②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廿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欲争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老先生谓南山公也。(注:①大龙湫:又名大瀑布。在雁山西谷。②石矼:石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苦雨积日夜积:积累,即连续的意思
B.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又
C.水下捣大潭捣:冲击
D.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牵连:联系在一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又折而入东崦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D.乃解衣脱帽著石上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A.本文记述了大龙湫在涨水季节和枯水季节的不同景象。涨水季节,瀑布从天而降,轰然如万人擂鼓,壮丽异常;枯水季节,“渤渤如苍烟,乍小乍大”,另有一番情趣。
B.本文第一段主要抓住大龙湫瀑布无比壮观的特征来描写景物。一方面从听觉出发由远及近写瀑布的声响;另一方面从视觉出发先整体后局部写瀑布的形状。
C.作者描写大龙湫瀑布,既用比喻、夸张等直接描写了大龙湫本身的壮观,又通过游人对大龙湫的感受来加以衬托,使人读后有一种变幻莫测、美不胜收的感受。
D.作者语言简练,描绘生动,寥寥几笔,就神形毕肖地写出潭中斑鱼恰如避世的自己一般的悠闲淡雅情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毋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君问之状,对曰:“齐王使使求臣之女弟,与其使都饮,故失期。”春申君曰:“娉入乎?”对曰:“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见乎?”曰:“可”。于是李园及进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知其有身,李园乃与其女弟谋。园女弟承间以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则楚更立君后,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
李园既入其女弟,立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迨後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寿州城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来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
(《史记•春申君列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而谒归,故失期失期:过了期限
B.今妾自知有身矣有身:***
C.园女弟承间以说春申君曰承间:趁着机会
D.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徒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李园乃进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B.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C.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D.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申君本对楚王很忠诚,千方百计想让他有一个继承王位的儿子,但在私欲的驱使下,参与蒙骗了考烈王,最后招致***身之锅。
B.李园和女弟劝说春申君时,先是分析了考烈王无后对春申君和不利因素,后用共同推翻楚考烈王来诱惑他,最后终于打动了春申君。
C.楚考烈王十分信赖春申君,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了李园的女弟,后将她生下的儿子立为太子。
D.李园本来就想借春申君来谋取私利,一旦阴谋得逞,就对可能构成自己某种威胁的春申君下了毒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孙征君传①
(清)方苞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人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年十七,举万历二十八年顺天乡试。
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阉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②不辍。
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③,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
鼎革④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注】①征君:称朝廷征聘不出的隐士为“征君”,又称“征士”。 ②弦歌:古代读诗,用王琴瑟伴奏者称“弦歌”,后即泛指儒家的礼乐文化教育。 ③町畦(tīng qí):田界。比喻界限、规矩、约束等。引申为威仪。“无町畦”意为不摆架子。 ④鼎革:改旧换新,旧时多指改朝换代,此处指明亡清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 目:看待
B.其治身务自刻砥 务:一定
C.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 次第:多次
D.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 吾侪:我们这类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孙奇逢不畏权奸和待人诚恳的品格的一组是 (    )
①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
②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
③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
④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
⑤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⑥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奇逢少年时风流倜傥,虽然有治世的经略,又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但是他又不愿意勉强出来做官,而且后来也是坚持不做官。
B.在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滥***无辜时,孙奇逢能够不畏强权,尽全力营救杨涟、左光斗等义士,最终使这些义士得以还乡。
C.孙承宗想请孙奇逢做辅佐军事的官员,而孙奇逢未答应;后来盗贼***扰京城一带,孙奇逢就带着家人和门生亲故到了易州,并部署防守。
D.本文颂扬了孙奇逢坚持陆、王、朱子之学,坚守孝义,而且无论什么资质的人向他求教,他都会启发开导,使他们做好日常的事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之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注:书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把社内人姓名写在簿册上,叫书社。后借指按社登记入册的人口和土地。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者反 反:通“返”,返回。
B.晏子之家若是之贫也 若:像。
C.晏子辞辞:告辞。
D.是臣代君君民也 君:名词做动词,统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请以奉宾客B.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C. 是寡人之过也D. 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
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小题3:下面的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晏婴认为忠臣不应该越权做“代君君民”这种收买人心的事。
B.晏婴认为“筐箧之藏”是为个人得利,不顾百姓的不仁行为。
C.晏婴认为有饭吃,有衣服穿,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D.晏婴把自己比作愚人,把管仲比作圣人,认为愚人要比圣人强。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胡旦,文辞敏丽,见推一时。晚年病目,闭门闲居。一日,史馆共议作一贵侯传,其人少贱,尝屠豕。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书此又难为辞,相与见旦。旦曰:“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莫不叹服。    选自《渑水燕谈录》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地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书此又难为辞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①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①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D.①其人少贱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