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李贺小传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奚奴:奴仆。②距驴:一种像驴子一样的动物,此处指驴。③复省:再看。④欻:忽然。⑤阿:母亲。⑥:烟气向上的样子。⑦嘒管:声音轻微的管乐器。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长吉之奇甚尽状:描述,描绘
B.语长吉之事尤备。      备:戒备、小心
C.恒从小奚奴骑距驴。     从:跟从,使动用法
D.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   造作:编造,虚构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②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B.①阿老且病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①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①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小题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李贺之“奇”的一组是
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②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③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 ④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⑤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云当召长吉⑥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贺写诗时先苦心推敲,反复吟咏,然后则挥笔而就,最早为大诗人韩愈所了解。
B.晚饭后,李贺的女仆将他白天写的诗补充完整,就放在另外的袋子里,就不再翻看。
C.李贺常往来于京、洛之间,所写的诗随意乱丢,所以他的朋友沈子明家里仅存四卷。
D.李商隐对李贺的文学才华非常钦佩,同时对他的英年早逝和不为时人所重感到叹惋。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3分)
(2)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4分)
(3)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
(1)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女仆(婢女)接过袋子倒出(诗稿) 。(3分)
(2)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大约能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长吉最终死了。(4分)
(3)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3分)
解析

小题1:完备,全面
小题2:A前一个“为”是介词,被;后一个“为”是介词,替。B前一个“且”是连词,又,而且;后一个“且”是连词,况且。C两个“之”都是代词,这些。D前一个“而”连词,表并列关系;后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小题3:②介绍李贺交游的情况,⑥说明李贺的寿命及曾任官职;①③④⑤分别从形象、行为、创作、传说等方面说明李贺的“奇异”之处。
小题4:不是由女仆补充完整,而是由李贺自己补充整理。
小题5: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替李长吉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很是详尽,所以能流传于世。长吉嫁到到王家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详尽。
李长吉为人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心吟诗,并快速书写,最先被昌黎韩愈所了解。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参元、扬敬之、权璩、崔植等人最为密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头驴,背着破旧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女仆(婢女)接过袋子倒出(诗稿),见所写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点上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的女仆拿出诗稿, 研墨拿纸将诗稿补成完整,投入其他袋子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扬敬之等随时来从袋子中取出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偶有诗作,随意丢弃,放在沈子明家的仅是所剩的四卷罢了。
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有角的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立即召你为楼写记。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卧室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大约能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长吉最终死了。长吉的姐姐是不会编造出长吉这些事来的,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天空幽深而高远,上面真的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天的高远,天帝的尊严,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为什么单单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噫,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七岁,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奇才,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人们反到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李贺小传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往余在吴中,常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渡,彷徨者久之,因与其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
王君与余同年月生,而长余二十余日,其行事虽不同而意相得,凡余心之所存,及是非好恶无不同者,虽不学古而暗合于义,仁而爱人,乐善不倦,其天性然也。生八岁而孤,事母孝,事其兄恭,其居财也有让。少为帖括之学,及中年,遂闭户不试。家颇饶,每受人负,折券不较,以是其产稍落,而四方宾客至者,未尝不与之周旋。
当余在太原,而余友潘力田死于杭,系累其妻子以北。少弟耒年十八,孑身走燕都,介余一苍头以见王君。王君曰:“我固闻之。宁人尝与我言,潘君力田,贤士也,不幸以非命终。而宁人之友弟,则犹之吾弟也。”迎而舍之。比其归也,则曰:“家破矣,可奈何!吾有女年且笄,将婿子。”间二年,耒遂就昏。王君与耒非素识也,特以宁人之友故,而余在远,弗及为之从臾也。
每为余言:“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逡巡未果,而别君之日,持觞送我大河之北,留一宿,视余上马,为之出涕,若将不复见者。乃明年,余遂有山东之厄,而海、岱以南大震,君亦为里中儿所齮齕,意不自得。又明年六月庚午,君卒。
惟君生平以朋友为天伦,其待余如昆弟,而余以穷厄蹇连,无能申大义于诈愚凌弱之日者。以十九年之交再三之约而不获与之分宅卜邻同晨共夕其终也又不获视其含敛而抚其遗孤。吁,可悲矣!
君讳略,字起田,淮安山阳人。家清江浦之南,卒时年五十七。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
【注】①帖括:科举考试文体名称。②系累:捆绑,拘囚。③宁人:即顾炎武。他原名绛,字宁人。④从臾:同“怂恿”,劝导。⑤齮齕(yǐhé):咬噬。这里引申为毁谤、中伤。⑥含敛:意思是办理丧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    过:拜访。
B.每受人负            负:亏欠。
C.迎而舍之            舍:留人居住。
D.逡巡未果         逡巡:滞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王君与余同年月生   ②宁人尝与我言
B.①少为帖括之学     ②能为君办之
C.①其居财也有让     ②比其归也
D.①以朋友为天伦     ②而余以穷厄蹇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所记述的王略,为人仁爱,乐善好施,视朋友为兄弟,行文凸现了他仁义的品行。
B.本文写王略,在概述他的品性、行为之外,还通过语言描写,具体表现他的为人及对我的挚情。
C.本文写作者怀念朋友王略,既有敬佩、感激之情,也有自己不能帮助朋友的内疚、痛苦之情。
D.本文语言平实,叙事客观,通篇不事修饰,文章详略得当,体现了作者自如驾驭材料的能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世为儒而仕,父讳绪,亦以儒学,天宝末应进士,遂及大乱,举族东迁,以违患难,因为东诸侯所用,后为浙西从事。本府就加盐铁副使,遂转殿中,主务于埇桥。其后罢归浙右,至扬州,遇疾不讳。小子承夙训,禀遗教,眇然一身,奉尊夫人,不敢殒灭。后忝登朝,或领郡,蒙恩泽,先府君累赠至吏部尚书,先太君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赠至范阳郡太夫人。
  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官司间旷,得以请告奉温凊。是时少年,名浮于实,士林荣之。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
  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因白丞相以请,曰:“诺。”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难,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至是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遂阴荐丞相杜公为度支盐铁等使。翌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未几,特迁户部侍郎,赐紫,贵振一时。予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余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等案。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言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
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曰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于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宰相贬崖州。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转苏州刺史,赐金紫。移汝州兼御史中丞。又迁同州,充本州防御长春宫使。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秘书监分司。一年,加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
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寝于北牖,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之,庸讵知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族东迁,以违患难       违:违背
B.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     忧:丧事
C.涉二年而道无虞         虞:艰险
D.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   被:遭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名浮于实,士林荣之杳不知所之也
B.因白丞相以请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C.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D.三子者皆与予厚善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能表现刘禹锡“孝顺父母”的一项是( )
① 举族东迁,以违患难  ② 承夙训,禀遗教       ③ 奉尊夫人,不敢殒灭
④ 迫礼不死,因成痼疾  ⑤ 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 ⑥ 葬近大墓,如生时兮
A.①②③B.②③⑥C.②③④D.①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刘禹锡的父亲以儒学做官,后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曾为殿中省官员,主持埇桥政务,后罢官而病故。
B.刘禹锡才华横溢,一考即中步入官场,但仕途曲折,因王叔文改革失败受牵连,先贬官连州,赴任途中,又贬为朗州司马。
C.刘禹锡在自传中花了较多的笔墨赞颂王叔文治国才能,这并非旁逸斜出,实际上是刘禹锡借言王叔文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情怀。
D.作为一篇自传,本文记叙了作者的籍贯身世、从官经历。文末的的铭文感情真挚,流露了作者受谗遭毁、怨天尤人的愤慨之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4分,共10分)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下列各项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了的人办丧事B.勿夺其时夺:耽误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查D.王无罪岁罪:归罪、责备
小题2: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C.涂有饿殍而不知发D.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
小题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无乃尔是过与B.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小题4:将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7分,共13分)
臣光曰:臣闻垂①能目制方圆,心度曲直,然不能以教人,其所以教人者,必规矩而已矣。圣人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然不能以授人,其所以授人者,必礼乐而已矣。礼者,圣人之所履也;乐者,圣人之所乐也。圣人履中正而乐和平,又思与四海共之,百世传之,于是乎作礼乐焉。故工人执垂之规矩而施之器,是亦垂之功已;王者执五帝、三王之礼乐而施之世,是亦五帝、三王之治已。五帝、三王,其违世已久,后之人见其礼知其所履,闻其乐知其所乐,炳然若犹存于世焉,此非礼乐之功邪?
夫礼乐有本、有文:中和者,本也;容声者,末也;二者不可偏废。先王守礼乐之本,未尝须臾去于心,行礼乐之文,未尝须臾远于身。兴于闺门,著于朝廷,被于乡遂比邻,达于诸侯,流于四海,自祭祀军旅至于饮食起居,未尝不在礼乐之中;如此数十百年,然后治化周浃,凤凰来仪也。苟无其本而徒有其末,一日行之而百日舍之,求以移风易俗,诚亦难矣。是以汉武帝置协律,歌天瑞,非不美也,不能免哀痛之诏。王莽建羲和,考律吕,非不精也,不能救渐台之祸。晋武制笛尺,调金石,非不详也,不能弭平阳之灾。梁武帝立四器、调八音,非不察也,不能免台城之辱。然则韶、夏、濩、武之音,具存于世,苟其馀不足以称之,曾不能化一夫,况四海乎!是犹执垂之规矩而无工与材,坐而待器之成,终不可得也。况齐、陈淫昏之主,亡国之音,暂奏于庭,乌能变一世之哀乐乎!而太宗遽云治之隆替不由于乐,何发言之易而果于非圣人也如此?
夫礼非威仪之谓也,然无威仪则礼不可得而行矣。乐非声音之谓也,然无声音则乐不可得而见矣。譬诸山,取其一土一石而谓之山则不可,然土石皆去,山于何在哉!故曰:“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奈何以齐、陈之音不验于今世而谓乐无益于治乱,何异睹拳石而轻泰山乎?必若所言,则是五帝、三王之作乐皆妄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惜哉!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垂:古代的一位巧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违世已久违:离开B.夫礼乐有本、有文文:文化
C.不能弭平阳之灾弭:消弭,消除D.其馀不足以称之称:相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所以教人者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B.圣人履中正而乐和平悚然而听之
C.求以移风易俗初淅沥以萧飒
D.然无威仪则礼不可得而行焉位卑则足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司马光认为,古代的巧匠垂能用眼睛测方圆,用内心量曲直,但他却不能将此传授给别人:圣人不费力而能切中事物的道理,不深思而能获得治国之道,但他们却不能将此传授给别人。
B.从结构上看,文章第2段的论述思路是先总后分,其中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
C.文中以“齐、陈淫昏之主,亡国之音,暂奏于庭,乌能变一世之哀乐乎”的事例与汉武帝、王莽、晋武帝和梁武帝等帝王的事例相对照,证明乐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礼重要。
D.文章围绕“礼乐”两个字,主要论述了“礼乐”的作用,“礼乐”的本、末关系和“礼乐”与威仪、声音的关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其乐知其所乐,炳然若犹存于世焉。(3分)
                                                                               
(2)奈何以齐、陈之音不验于今世而谓乐无益于治乱,何异睹拳石而轻泰山乎?(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韩林,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號州刺史。號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號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尾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敞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诡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都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思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加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
(节选自《新唐书·韩休传》)
[注]①厩刍:草料。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室宅舆马僭法度僭:超越B.吏白恐尾宰相意尾:违反
C.帝不能夺夺:使……改变D.吾用休,社稷计耳计:计策
小题2:以下各级句子中,全都说明韩休严肃正直、不求名利的一组是(   )
①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
②嵩以休柔易,故荐之。
③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④免號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
⑤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
⑥已而疏辄至。
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在玄宗为太子时,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
B.韩休任號州刺史期间,体察民情,请求为虢州百姓减免赋税,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表现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
C.韩休因萧蒿举荐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因而得到宋璟的赞许。
D.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压力,但面对谗言,玄宗非常清醒,将韩休与萧嵩进行比较,说明了任用韩休的理由。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