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文言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节选自《项脊轩志》)
小题1: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母立于兹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③一日,大母过余曰         ④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A.①②意思相同,③④意思不同B.①②意思不同,③④意思相同
C.①②意思不同,③④意思不同D.①②意思相同,③④意思相同
小题2: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臣具以表闻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小题3:下列各句中全都能够表现祖母关爱孙子的一组是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②儿寒乎?欲食乎?    ③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答案

小题1:选C。(在,到;拜访,责备。)
小题1:选A。
小题1:选C。
小题1: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到身影了,为什么整天不声不响地待在这儿,真像个女儿家呀?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刘备之奔公孙瓚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公孙瓚使豫守东州令,瓚将王门叛瓚,为袁绍将万余人来攻。众惧欲降。豫登城谓门曰:“卿为公孙所厚而去,意有所不得已也;今还作贼,乃知卿乱人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门惭而退。瓚虽知豫有权谋而不能任也。瓚败而鲜于辅为国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豫,以为长史。时雄杰并起,辅莫知所从。豫谓辅曰:“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辅从其计,用受封宠。太祖召豫为丞相军谋掾,除颍阴、朗陵令,迁弋阳太守,所在有治。
鄢陵侯彰征代郡,以豫为相。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军人扰乱,莫知所为。豫因地形,回车结圜阵,弓弩持满于内。胡不能进,散去。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迁南阳太守。先是,郡人侯音反,众数千人在山中为群盗,大为郡患。前太守收其党羽五百余人,表奏皆当死。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具以状上,太祖善之。
太和末,公孙渊以辽东叛,帝(魏明帝)欲征之而难其人,中领军杨暨举豫应选。乃使豫以本官督青州诸军,假节,往讨之。会吴贼遣使与渊相结,帝以贼众多,又以渡海,诏豫使罢军。豫度贼船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随无岸,当赴成山。成山无藏船之处,辄便循海,案行地势,及诸山岛,徼截险要,列兵屯守。贼还,果遇恶风,船皆触山沉没,波荡着岸,无所逃窜,尽虏其众。初,诸将皆笑于空地待贼,及贼破,竞欲与谋,求入海钩取浪船。
正始初,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屡乞逊位,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书喻未听。拜太中大夫,食卿禄。年八十二薨。
小题1:下面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恨不与君共成大事    恨:悔恨
B除颖阴、朗陵令      除:解除
C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    次:驻扎
D一时破械遣之            遣:派遣
小题2: 下列句子,能表现田豫军事才能的一项是(   )
1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 2辄便循海,案行地势,及诸山岛,徼截险要,列兵屯守 3豫因地形,回车结圜阵,弓弩持满于内 4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5诸将皆笑于空地待贼,及贼破,竞欲与谋,求入海钩取浪船 6瓚败而鲜于辅为国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豫,以为长史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②⑤⑥
小题3: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豫最初曾跟从过刘备,刘备非常看重他,在他以母亲年老为由向刘备辞行时,刘备表现得非常惋惜。
B当叛将王门来攻打东州时,众人看到敌军势大,非常害怕,想要投降,但田豫一番说辞,说之以大义,令王门非常惭愧,不战而退。
C公孙瓒败亡之后,鲜于辅执掌了太守之位,后来听从了田豫的话,归附了曹操,田豫也因此而得到曹操的重用与封官。
D田豫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人物之一,不仅有杰出的军事才华,在治理社会方面也非常有才能,颇受器重。
小题4: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卿为公孙所厚而去,意有所不得已也;今还作贼,乃知卿乱人耳。
                                                                      
(2)会吴贼遣使与渊相结,帝以贼众多,又以渡海,诏豫使罢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每题3分)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致:达到
B.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逐:被驱逐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贱:地位低下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雠: 同“仇”,仇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其孰能讥之乎?
C.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D.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为什么要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小题5: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题(11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4分)
答:____                                            ___                  
(2)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3分)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到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送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交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知:结交
B.往税凡五百金税:赠送
C.大臣多害辟阳侯行害:害怕
D.狱急,不敢见君狱:案件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①因使人欲见平原君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①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平原君“刻廉刚直”的一项是
①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 ②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③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 ④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 ⑤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 ⑥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A.③④⑥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③⑥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了辟阳侯。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
D.朱建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3分)
(2)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12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
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①,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②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胜之素闻不疑贤,至勃海,遣吏请与相见。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③,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门下欲使解剑,不疑曰:“剑者,君子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请退。”吏白胜之。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④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门下诸从事皆州郡选吏,侧听不疑,莫不惊骇。至昏夜,罢去。胜之遂表荐不疑,征诣公车,拜为青州刺史。
久之,武帝崩,昭帝即位,而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青州刺史。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擢为京兆尹,赐钱百万。京师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言语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⑤,衣黄襜褕⑥,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⑦违命出奔,辄⑧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
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由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久之,以病免,终于家。
——《汉书·隽不疑传》
【注】① 直指使者:汉代官职,平时穿绣衣,负责监察官员,调动军队,可以诛***各地官员。 ② 军兴:指战时的法令制度。 ③ 櫑(léi)具剑:古代长剑。 ④ 躧(xǐ)履:趿拉着鞋。⑤ 旐(zhào):技旗的一种。 ⑥ 襜褕(chān yú):直裾禅衣(古短便装)。 ⑦ 蒯聩(kuǎi kuì):卫灵公太子。 ⑧ 辄:蒯聩之子。蒯聩得罪卫灵公后,出奔,辄立位后拒绝他返卫。
小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治《春秋》,为郡文学治:研究
B.收捕,皆伏其辜辜:罪过
C.诣北阙,自谓卫太子诣:到……去
D.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距:离开
小题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小题3: 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隽不疑“非庸人”的一组是(     )
① 治《春秋》,为郡文学
② 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
③ 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
④ 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
⑤ 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青州刺史
⑥ 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⑥D.①②⑤
小题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隽不疑特意穿戴整齐,腰带佩剑,就是想灭震动渤海郡的暴胜之的威风。可是,暴胜之非常欣赏他,认为他不是平庸之辈,且恭敬地接纳了他的意见。
B.齐孝王的孙子刘泽,勾结郡国豪杰,欲谋反。隽不疑发觉其阴谋,悉数收捕。隽不疑被提拔为京兆尹,京城官吏百姓都敬重他。
C.隽不疑巡查郡县,都要认真平反冤狱,而且得到母亲的支持。隽不疑处理案件严厉而不凶残,与他母亲对他严格要求有关。
D.天子和大将军霍光非常赞赏隽不疑对卫太子事件的处理,认为公卿大臣应当像他那样用经术明确大义,从此隽不疑在朝廷更有声望。
小题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3分)
(2) 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4分)
(3) 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士众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 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 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节选自《宋书•朱修之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可谓不忝尔祖矣忝:辱没
B.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礼:以礼相待
C.时竺超民执义宣执:掌管
D.而旋与佐吏分之旋:随即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3分)  (   )
①修之潜谋南归 
②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③而遣使陈诚于帝
④复欲率南人窃发
⑤凡所赠贶,一无所受  
⑥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平定义宣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道路,使他无功而返,最终朱修之又***了义宣。
B.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C.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