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乘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乘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无恤,曰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桀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照,及之康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是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率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而。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攒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种,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释: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数量:艰难的样子③乐:喜欢、乐意④康:大路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歌者 致:使……到来
B.行见公曰   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 逮:赶上
D.之百姓 委:任命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三请,不许       徒行公曰
B.令国致乐不       狗马室妾,不厚乎
C.公驱,及康内     愿夫子幸存寡人
D.晏子返           断其喉,尽其肉,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被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号原文的一项是(    )
A.(但)无乐有上矣。
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
C.惟夫子之令(是听)。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    )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③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攒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毕上。
⑥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答案
1.D
2.D
3.A
4.C
5.B
核心考点
试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乘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解释下面字的含义。
1.草而坐( )
2.意有所( )
3.外与天( )
4.箕踞而( )
5.回溪( )
6.故为之文以。( )
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横渡)     木直绳,輮以为轮(合于)
B. 居是州,惴栗(一直)     染溪,斫榛莽(沿着)
C. 六艺经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学习,研究)
D. 驽马十驾,功在不(停止)     顺风而呼,声非加也(快、速,引申为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交往)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一也(导致)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韩愈《北湖》诗中有“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句。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元丰类稿》)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实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名义     而者远
B.草树众而泉石     余其能行古道
C.又者矣 假于物也
D.而有之     游于是乎
2.下列各组加粗的虚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即丰乐饮皆在衽席之下     輮为轮
B.吾君优游而无为上     徘徊斗牛之间
C.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     圣人之所以为圣
D.以文词托名于公文次      皆在衽席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醒”贯穿全篇。
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修的“醉”、“乐”、“醒”展开议论,正体现本文以“议”为主的特点。
C.作者指出欧阳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 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
D.正如韩愈诗所说“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欧公筑亭题名的含意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策扶老以流憩——手杖
B.帝乡不可——期待
C.翳翳以将入——太阳
D.复驾兮焉求——助词,不译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