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语言文字运用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
题目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南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节选自《元史·许衡传》
(1)以”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为主题写一句公益广告宣传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和评价?结合你的体会谈谈为人之道。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示例1:拿的是东西,失的是人格。
示例2: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示例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许衡的做法乍看迂腐,实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人生有许多机会,就面临许多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
(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主要考察你对语言文字运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明代大儒王阳名,名“守仁”,字“伯安”,号“阳名”。据说他的名字是爷爷取的,出自《论语卫灵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意思是说 “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智慧,他的智慧足以使他达到某种境界的,,但如果他不能以仁德保持它,即使得到那种境界,也一定会丧失那种境界。”
(1)古人的名字在寓意上往往是有联系的,请结合王阳名的名字说说长辈给他取这个名字所寄寓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另举一人,并分析其名与字所寄寓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决不向一个提裤子的人开枪
   英国作家奥威尔在《西班牙战争回顾》中,讲述了一件“有趣”的事:一天早晨,他到前沿阵地打狙击,好不容易准星里才闯进一个目标——一个光着膀子、提着裤子的敌方士兵,正在不远处……真乃天赐良机,且十拿九稳。但奥威尔犹豫了,他的手指始终凝固在扳机上,直到那个冒失鬼走远……他的理由是:“一个提着裤子的人已不能算是法西斯分子,他显然是个和我一样的人,我不想开枪打死他。” 
  根据本文的内容,请从“人与士兵的区别”的角度说说,奥威尔应不应该开枪,为什么? 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写文章不说虚话,不说没有实际内容的话,不说言而无物的话,不说没用的话,要说实话。实有两层重要的意思:
(1)结实的实。话要结实,要实在。虚话就是________________。话要结实,指的就是要挤掉语言叙述中的水分和空气。
(2)沉实的实。好的文章都是由具体的生活积累沉淀下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应该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而成的 “愁”。
请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各补写一句话,把语意表达完整。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周末逛街买东西砍价很正常,但近日南京某校园出现了有组织的专业“砍价团”,他们通过帮人砍价来赚取“砍价顾问费”。“砍价团”现在有7名成员,砍价业务主要包括数码产品、服装、饰品等。组员利用各自对所学专业领域产品的了解来帮助买家砍价,每次收取1%至5%的“砍价顾问费”。有人觉得这些学生不务正业,也有人觉得这是大学生学以致用,接触社会的方式。
请你就此发表看法。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请就下面两则新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新闻评论。
(1)《北京晨报》7月12日报道:今年高考的高分考生有多名已被北大、清华录取。携优良教育机制和高额奖学金的双重优势,港校火爆的招生阵势引起部分社会人士和学者的担忧。目前关于“北大、清华将被香港高校扫成二流”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的激烈争论便是明证。
(2)《新京报》7月16日报道:包括今年文科状元在内的北京90名学生入围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录取计划名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