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 >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刹车制动”,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上Ⅰ长
B.虽然“刹车制动”,但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上Ⅰ短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速度比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速度更接近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
魔方格
答案
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a3
T2
=k,半长轴越小,周期越小,所以卫星在轨道Ⅲ运动的周期最短.故A错误,B正确
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月球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由于“刹车制动”,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速度小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速度,所以在轨道Ⅲ上运动的速度更接近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C正确
D、卫星在轨道Ⅲ上在P点和在轨道Ⅰ在P点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BC
核心考点
试题【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主要考察你对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我国在成功发射探月卫星“嫦娥1号”之后,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船,并由翟志刚成功地进行了太空漫步.设“嫦娥1号”绕月球运动的轨迹和“神舟7号”绕地球运动的轨迹都是圆,其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周期分别为T1、T2,线速度分别为v1、v2,角速度分别为ω1、ω2,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月球和地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  )
A.
r31
T21
=
r32
T22
B.
v1
v2
=


m1r2
m2r1
..
C.
ω1
ω2
=


r32
r31
D.
a1
a2
=
r22
r21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如作圆周运动的地球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4倍后仍作圆周运动,则(  )
A.卫星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4倍
B.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1
4
C.根据公式F=
GMm
r2
,可知卫星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1
16
D.可以推导证明卫星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1
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5年lO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六号载人飞船.飞船入轨后,环绕地球飞行77圈,历时115个小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地面.在2000年1月26日,我国还成功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东经98°赤道上空.假设飞船和该卫星都做圆周运动,那么飞船和卫星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  )
A.飞船运动速度比卫星小
B.飞船运动的加速度比卫星大
C.飞船离地面的高度比卫星小
D.飞船运行的角速度比卫星小
题型:宿迁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个宇宙飞船在同一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甲在前、乙在后.对于乙飞船追上甲飞船实现对接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飞船同时启动火箭发动机,乙飞船加速而甲飞船减速,便可实现两飞船对接
B.甲飞船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前喷气,使甲飞船减速,便可实现两飞船对接
C.乙飞船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后喷气,使乙飞船加速,便可实现两飞船对接
D.以上三种方法都不能达到飞船对接的目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平均分布在三个轨道面上的30颗轨道卫星组成,每个轨道平面上等间距部署10颗卫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现假设“伽利略”系统中每颗卫星均绕地心 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一个轨道平面上某时刻10颗卫星所在位置分布如图所示.其中卫星1和卫星3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10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R2g
r
B.这10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为2R


g
r
C.这10颗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km/s
D.卫星A由位置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2πr
5R


r
g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