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 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   (   )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   (   )
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
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
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
D.报摊上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本

答案
D
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是在1918年。
核心考点
试题【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   (   )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言论出自   ( )
A.激进派B.革命派C.维新派D.洋务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民族和种族问题上形成了不同观念,这些观念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里“夷”主要指我国少数民族)
材料二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   1842年5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材料四   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材料五  19世纪末,欧洲诗人吉卜林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 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华夷”观?对唐代社会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乾隆怎样的“华夷”观?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材料四与材料二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五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什么观念?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实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方吹来十月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来,随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
(1)说出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分析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3)***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形成标志是什么?发展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具体表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同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摺》
材料二 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以今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
——冯桂芬(早期维新派)《制洋器议》
材料三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为此,他们分别采取了 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张? 
(2)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更符合史实?说出你的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