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2年是中华民国建立100周年,100多年来,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
题目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2年是中华民国建立100周年,100多年来,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1912年9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材料二  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材料三  1942年,***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材料四  1956年,***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1)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924年到1927年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为什么?武汉三镇是哪三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继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民族统一(“五族共和”)、民族平等。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团结各民族进行革命。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解放。
(2)答案一 武汉。辛亥革命首先从此开始。汉口、汉阳、武昌。 答案二 南京。临时政府所在地(或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汉口、汉阳、武昌。
  (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其失败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4)原因: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担负反帝反封建的相同任务。表现: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平等;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人权;完成了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2年是中华民国建立100周年,100多年来,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国植树节定于3月12日,3月12日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就在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这体现孙中山的
[     ]
A. 民本思想         
B. 民族主义思想   
C. 民权主义思想     
D. 民生主义思想
题型:江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文
材料二  “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92年,***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人教版教材
(1)材料一中“世界潮流”指什么?根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指出孙中山提出的重要思想及其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中国三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题型:湖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于危亡,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偿,抑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应对时局诉求的回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自人教版历史选修一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四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孙中山《论三民主义》(1919年)
(1)“转折”是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种解释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状况,如方向、形式等。在历史上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转型的变化就是转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
(2)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国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三国改革对三国君主统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尽管改革失败,但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矢志不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终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与近代西方民权思想相比,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有何显著特征?
                                                                                                                                                                
题型:四川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时倡导在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从前的弹劾权,他说“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梗直得很,风骨凛然。……由此可见中国从前的弹劾权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 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     ]
A. 古代监察制度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
B. 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优于西方的政治设计
C. 监察权可以在民主体制中发挥实际效能
D. 官员素质在国家政治中有决定性作用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南女,无少长,皆就役。——《隋书》
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家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进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辛白马坂以观之。——《旧唐书》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 “民生主义,就是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并且要有便宜的饭吃”; “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 就在“打破社会上不平等之阶级”。…… “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三 二战后,欧洲社会福利国家出现。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在高福利的瑞典,失业工人领取的失业津贴相当于原工资收入的90%,而且可以领取300天。——摘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材料四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机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人们开始享受电灯、电话、汽车、飞机、化学工业等发明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人们的民生民计得到极大的改善。第三次科技革命更是把人类带入信息化时代,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科技革命成果日益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之中,民生民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和迈进。 (1)依据材料一,说明灾害发生后隋炀帝、唐太宗对待百姓的态度,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目的和基础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4年后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与1905年有何新变化。
                                                                                                                                                                
(3)依据材料三,概括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实施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民生问题的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
                                                                                                                                                                 
题型:福建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