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
题目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
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见下图)
材料三: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等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加尔文
材料四: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行动是针对当时的什么事件?这一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社会进步;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为其提供经济条件;文艺复兴促使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其提供思想条件;统一民族国家的出现也为其提供了政治条件。
(2)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激起了各地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3)主张“因信称义”“先定论”。共同点:“信仰得救”。
(4)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特点: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保留了较多天主教的成分。
(5)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社会运动。
历史作用:①政治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西欧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②经济方面:宗教改革中天主教被剥夺的财产大多落到了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方面:它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方面的准备。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主要考察你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     ]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中世纪的欧洲,文学作品的题材大多是    [     ]
A、宗教    
B、现实生活    
C、社会改革    
D、英雄人物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宗教改革从德意志开始的主要原因是[     ]
A、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
B、天主教会成为德意志社会矛盾的焦点
C、德意志爆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
D、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这句话反映了[     ]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题型:江苏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题型:四川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