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德国两位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曼飞在他们的《制度经济学》中文版序中写道:“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两位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曼飞在他们的《制度经济学》中文版序中写道:“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受艰难、战争、骚乱和困苦……(但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这一不幸趋势的转向。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
(1)材料中“不幸趋势的转向”指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包括哪些内容?(6分)
(3)中国的“再次开放”与第一次开放相比较,有何新的特点?(5分)谈谈你对中国历史上两次“开放”的认识。(4分)
答案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或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均可给分。)(2分)
(2)A.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为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B.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点2分,共6分。)
(3)特点:背景不同,主动开放,平等互利,促进了经济发展等(5分,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3点以上给5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认识:两次开放有本质的区别;开放要建立在国家独立的基础上;需要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平等的开放与交流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等。(每点2分,答对2点以上即给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德国两位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曼飞在他们的《制度经济学》中文版序中写道:“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主要考察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中共(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四届三中全会D.十五大
(12分)照片是历史的见证。观察下列我市市民、城市景观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市民为何穿着列宁装?(2分)
(2)图片2中的学生为何穿着绿军装?(4分)
(3)列举由图片3向图片4变化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6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回答16~20题。
小题1: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应该诞生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小题2: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这标志着  
A.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B.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C.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
D.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小题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抛弃“左”倾错误,实现拨乱反正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改革开放
小题4: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小题5: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B.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主要是指(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C.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创刊于1949年的《厦门日报》是中共厦门市委机关报,1978年报道的新闻中有可能涉及(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