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礼义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答案
A
核心考点
试题【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主要考察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材料2:梁惠王曰:“晋国,天 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上》
请回答:
(1)由材料1可知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有哪些?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的第一人。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孔子通过教诲学生,“删定”诗书,使这个模式产生了社会影响,并日益渗透在广大人们的生活、关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狂迷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的二00五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推出了“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据了解,海内外现有纪念孔子的孔庙、文庙一千三百多座。)据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的人士介绍,举办“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旨在传承几千年中华文化脉络、宣传保护孔庙(文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搭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民族凝聚力。 材料四 图片一和图片二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
(1)依据材料一,概述孔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西汉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材料三,对材料四中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作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孔子应该是世界人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韩称孔子应是“世界人”汉字属东亚共同财产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名誉教授赵东一最近出版《东亚文明论》一书。书中提出汉字属于东亚文明的共同财产,并强调东亚的几个国家同属汉字文化圈。赵东一在书中对东亚文明的儒、道、佛进行了说明。他在第一章就提出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孔子是哪国人?”他解释说,孔子原来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是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的时候了,为此东亚人应该共同努力,就像苏格拉底是希腊人也是欧洲人,最后成为世界人一样。报道还称,赵东一在书中将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等国家划为“东亚文明圈”成员,并表示东亚文明是所有“东亚文明圈”成员的共同财产。赵东一强调,虽然东亚各国还存在历史和领土纷争等政治问题,但通过共同制定大学课程和加强人员交流等,首先实现“东亚文化共同体”还是有可能的。                                        ——摘自2010年7月13日《环球时报》第3版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是如何从“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苏格拉底是希腊人也是欧洲人,最后成为世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中关于孔子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由此判断,当时孔子对现状的态度是 [     ]
A.肯定          
B.否定           
C.中立          
D.无所谓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